中新網上海5月26日電 (李秋瑩)“粽子葉是干垃圾,榴蓮殼是干垃圾……”大家還記得被“你是什么垃圾”支配的日子嗎?你現在的垃圾分類堅持得如何?垃圾分類的知識你還記得多少?
從今年起,我國將于每年5月第四周開展“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首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時間為2023年5月22日至28日,宣傳主題為“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時值首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中新網記者走進上海市虹口區嘉興路街道,這里曾因垃圾分類的各項措施成為“網紅”,四年時間過去,這里情況如何?
一米花園的“擴容”
對于嘉興路街道,記者的同事們也同樣印象深刻,早在2019年7月,中新網視頻記者徐銀、康玉湛就曾對嘉興路街道的宇泰景苑進行過采訪,“我對他們垃圾分類版的冰箱貼印象尤為深刻?!毙煦y回憶道。
如何把濕垃圾變廢為寶,放在現在來看,可能很多人都能列舉出個一二三四,但是在2019年,利用濕垃圾進行堆肥、在小區內部建設“堆肥花園”“一米花園”等載體,小區內部自行消化掉部分濕垃圾,將濕垃圾變廢為寶,成為小區的“生態肥”,無疑是一大創新舉措。
現如今,嘉興路街道上部分小區也采取了此類方式,“就地對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讓居民直觀感受到怎樣分類、為什么分類,如此進一步提高垃圾分類的參與度?!睉c陽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崔鳳林說。
而街道內的一米花園們,在這幾年內也不斷“擴容”。
在愛家豪庭小區,一米花園已經擴建成了“環保小屋”?!八墙Y合廢舊衣物再利用、濕垃圾堆肥,和雨水灌溉的資源循環型綠化方案,首次引入了‘無廢小區’的概念?!惫ぷ魅藛T介紹。
在環保小屋里,雨水也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一場雨落下,小區的雨水收集系統便會開始工作,經過幾道工序,最后流入儲蓄頭桶內,實現了雨水的資源再利用;而種植植物的土壤,也內藏“玄機”,它們利用了廢舊衣物再造而成,“透明的花壇讓人們能更直觀感受不同層次的土壤以及植物生長的過程。最底下一層黑色的是廢舊衣物再造的保水層,主要用于儲存植物所需要的水分,第二層是植物纖維層,植物纖維層更加蓬松,便于植物根系發展,第三次是用于育種的土壤層和植物層?!惫ぷ魅藛T介紹道。
對于上海民辦蘭生復旦中學的學生們來說,愛家豪庭的一米花園也是他們的社會實踐基地,他們與志愿者們一起用廢棄礦泉水瓶做成小型雕塑,果殼搭成燭臺,裝點“一米花園”的藝術氛圍……
習慣背后的力量:可持續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工作人員也想到了各種辦法進行普及教育,“我們會定期舉辦快閃集市、趣味定向賽等各類活動來幫助居民們更深入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常識?!比鹨痪用駞^黨總支書記華磊介紹道。
“尤其是各類親子活動,小朋友們感興趣了,還能回家監督大人完成垃圾分類?!卞X晶補充道。
“針對年齡比較大的居民,我們選擇上門進行普及教育,如果是腿腳不便的居民,我們還有志愿者團隊進行代扔垃圾?!眽I居委會主任張慧雋對記者介紹。
執行垃圾分類也不是“一竿子打死”,不同人群都有自己的難處,比如投放時間,早晚兩次對于上班族來說有些困難,部分居委就將時間改為早中晚三次,“此外,如果家中臨時有人生病、外出等特殊情況,也可以與居委或物業聯系上門代扔”。工作人員介紹。
不光是居民區,對于沿街850余家商鋪,嘉興路街道一方面結合“路長制”常態化工作,采取定人包路段的方式,督促商鋪做好垃圾分類,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商戶的自治管理。
“如果商戶的垃圾分類做得不到位,工作人員有權拒收垃圾?!奔闻d路街道市容管理所負責人丁杰表示。此外,街道內部還定期為商戶們培訓相關知識,讓垃圾分類的相關理念深入人心。
垃圾分類離不開志愿者的積極參與
志愿者也是垃圾分類隊伍中強大的力量,五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來,如今這支隊伍的總人數已達到2150人。
如何幫助新來的居民了解小區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嘉興路街道也有自己的答案。針對這種情況,志愿者們實施“迎新工程”、撰寫了“迎新手冊”,讓新入住的居民第一時間了解垃圾分類投放的時間、地點,以及樓長、周邊設施、便民服務等信息?!坝率謨浴庇须娮影妗⒂⑽陌?,社區、物業在對接新住戶時,會將手冊推薦給大家。
在志愿者們看來,當前垃圾分類在推進過程中存在的瓶頸,同樣也是超大城市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努力方向。
丁杰建議,未來對于可回收物的投放可以再精細化一些,比如紙片、玻璃制品、易拉罐等通過細分投放,讓它們在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中發揮更大價值。而這樣的精細化管理,對社區治理同樣有著啟發。(完)
編輯:trsadmin
上一篇:
全國生活垃圾分類達人”孫芳的心愿—— 讓每一片垃圾各歸其位
下一篇:
【光明時評】涵養環保理念 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