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負責人正在演講 攝影:艾毅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丁晨 實習生 尹幸芷
4月21日下午,在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舉辦期間,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首屆沉浸式文旅產業發展論壇在武漢舉辦。多位嘉賓與專家匯聚一堂,就數字經濟時代沉浸式文旅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與沉浸式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沉浸式產業推動夜間經濟等主題發表了真知灼見。論壇還發布了《沉浸式文旅新業態2021年-2022年發展報告》。
沉浸式體驗助推“夜經濟”發展
目前以沉浸式演藝、沉浸式展覽、沉浸式娛樂、沉浸式影視等為代表的沉浸式體驗發展勢頭非常強勁。沉浸式體驗正成為各地“夜經濟”場景營造的重要手段。陜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鄒林豐認為“萬物可沉浸”。作為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的主要負責人,他認為,在沉浸式體驗的催生下,人們不再滿足于單一的影像、聲音、文字的描述,而是追求全感官體驗互動。“我們推崇沉浸式體驗,堅持只有演員和游客的全唐運營理念,深入推進演員是主角、工作人員是配角、游客是群眾演員的運營實踐;希望通過全唐市井建筑場景、唐歌樂舞、唐風NPC演員互動,讓每一個中國人,都來長安十二時辰,做一回唐‘潮’人。”
北京昱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高歌帶來了蘇州“姑蘇八點半”、成都“夜游錦江”兩個夜游品牌的創立及運營故事。她認為,借助傳統文化,通過數字化方式打造新的文旅IP,成為當下文旅產業發展的新風口。
知音號、長江燈光秀、兩江游覽等為代表的夜游項目,已成為武漢特色夜游品牌。知音號藝術團藝術總監余濤認為,“知音號”雖是典型的夜間演藝,但它沒有放棄對整個演藝資源的利用與開發。他表示,在鞏固品牌的基礎上,“知音號”還利用空余時間和空間,在城市衍生品、文化演出、戲劇教育、婚典、大型活動、藝術資源引進等多方面創造品牌,形成“知音號”的品牌系統。
沉浸體驗項目數量達到1521項
在本次論壇上,發布了《沉浸式文旅新業態2021年-2022年發展報告》。報告中提到,數據顯示,中國沉浸式新業態種類從2018年的21種增長到目前的41種,沉浸體驗項目數量達到1521項,已成為世界第一。其業態幾乎覆蓋文旅新興消費的所有領域,并顯示出強勁增長勢頭,標志著中國成為全球沉浸產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
報告顯示,近年來,一批原創IP展演項目推出,標志中國沉浸式展演開始從引進IP向自主IP轉變,進入“群體綻放”時期。其中,以密室產業和劇本殺為代表的沉浸式文化娛樂迅速崛起,正成為部分年輕人線下休閑娛樂的新寵。
同時,隨著全域旅游的發展,沉浸式產業成為推動中國城市更新和舊城改造、景區提升和鄉村振興、消費升級和夜間經濟的重要引擎。2018年以來,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文件,重點支持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升級文旅產品供給、打造沉浸式文旅場景消費熱點、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發展融合業態等。
報告顯示,一批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突出、IP轉化價值高、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以沉浸式文化展演為核心引爆的城市型文商旅和景區型文旅商融合發展集群項目不斷涌現。“沉浸式”作為“夜經濟”新藍海,正成為各地“夜經濟”場景營造的重要手段,“沉浸式夜經濟”逐漸從一線、新一線城市向二線、三線城市下沉,演藝、戲劇、密室、展覽等業態成新寵。
編輯:yangweijie
近年來,崇陽縣依托幕阜山綠色產業帶資源和鄉村資源,整體打造特色鄉村旅游公園,已建成天城茅井養生小鎮、銅鐘野櫻花天堂小...
糧食安全形勢總體向好,物價運行平穩,基礎設施投資恢復經濟運行總體處于恢復發展期核心閱讀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延續了...
同時,張娟文代表認為,鄉村有了產業支持,農民就業就有了方向, “三農”發展終極目標,就是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
第四產業未來已來,愿《第四產業》揚起一面思想的風帆,帶我們一起駛向數據業的星辰大海。
市領導楊良鋒、吳剛、吳曉波、李麗、熊享濤,咸寧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夏福卿出席會議。
19.4:46.5:34.1,這是2010年我市一、二、三產業的比例。 17.5:49:33.5,這是2015年我市一、二、三產業的比例。 五年間...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饒紅斌報道:13日至15日,上海產業合作促進中心考察團在我市考察。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小強與中心主任唐德...
一是要有質量思維,由速度發展向質量發展轉變,要改變過去更多依賴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長方式,注重經濟增速、質量和效益的協調...
咸寧市清潔能源產業推進會議要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咸寧網訊記者周榮華報道:2月25日,我市清潔能源產業推進會議召開。市委...
孟祥偉在市委專題會議上強調扎根本地找準方向建好重點產業研究院堅定不移加快推進撤點并校提升教育質量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