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1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清智)
鷺島之夏,清風徐來,生機盎然。
7月18日—19日,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廈門舉行,八方賓客相聚海上花園城市,共話網絡文明建設。
這是一次美好的“遇見”:一個是線上文明的年度盛會——中國網絡文明大會連續舉辦至第三屆,在理念宣介、經驗交流、成果展示、文明互鑒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個是線下文明的杰出代表——自2005年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至今,廈門已連續六屆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文明,讓城市與網絡都更加美好。線上與線下、精神與物質的文明交匯,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01
當前,我國網民規模超過10億,網絡空間成為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文明建設至關重要。本屆大會的召開可謂正當其時,具有特殊意義。
去年10月,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作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7月14日至15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前,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鮮明提出網信工作“舉旗幟聚民心、防風險保安全、強治理惠民生、增動能促發展、謀合作圖共贏”的使命任務,明確“十個堅持”重要原則,并對網信工作提出要求。
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的召開,就是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工作會議要求,推動網絡文明建設走深走實,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豐厚文明滋養和有力精神支撐。
作為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誠信建設高峰論壇、網絡文明之夜晚會,先后于17日下午和晚上在廈門舉行。
18日上午,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正式拉開大幕。大會以“網聚文明力量 奮進偉大征程”為主題。在一天半的會期里,舉辦了開幕式及主論壇、12場分論壇,全方位展現我國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
02
這是一屆具有“閩味”的盛會。
17日晚舉行的網絡文明之夜晚會,通過交響樂、鋼琴協奏曲、歌曲、講述及合唱等形式,藝術化展現網絡空間的絢麗繽紛。
除了演職人員包括廈門愛樂樂團、廈門六中博雅合唱團、廈門雙十中學、廈門大學學生藝術團、廈門大學藝術學院舞蹈團等群體外,這場晚會的節目也極具本土風情。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糅合了世界各地多元文化風貌和多姿多彩的閩南風情。透過這扇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我們能看到文明碰撞交融的璀璨光芒?!敝鞒秩嗽捯魟偮?,悅耳的鋼琴協奏曲《我愛鼓浪嶼》緩緩響起,傳遞著山海之間文明交融相和的魅力。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留學生帶來故事講述《老外不見外——我們的廈門緣 中國情》和歌曲合唱《世界一家》,讓觀眾體會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多彩文明魅力。廈門市同安區蓮花鎮軍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高泉偉和全國道德模范、福建省藍天救援總隊隊長陳素珍則先后講述了《新時代 我做鄉村振興答卷人》《新征程 我做網絡文明踐行者》等主題故事,通過現場直播,同網友們分享奮斗歷程,傳播正能量。
福建是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發源地,也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記者注意到,為全面展現福建省網絡文明建設取得的新成果,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召開前,福建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委文明辦聯合編寫出版了《網絡文明 福潤八閩》一書,本屆網絡文明大會上,該書成為與會嘉賓了解福建網絡文明建設成果的鮮活讀本。
此外,大會還舉辦“海峽兩岸青少年網絡素養建設”分論壇,并發布福建省網絡文明建設“十佳優秀案例”和“十大文明網站”。
03
這是全國網絡文明建設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發布。
17日下午舉行的網絡誠信建設高峰論壇上,發布了《互聯網平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評估報告2023》《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2023》和“2022年中國網絡誠信十件大事”,并為互聯網平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典型案例頒發證書。
根據《互聯網平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評估報告2023》,互聯網平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不斷向好,企業治理、勞動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平臺治理、公平運營、環境保護、社會促進等七項指標與上年度相比均有提升。報告同時對平臺企業進一步開展社會責任建設提出強化對新技術治理、推動企業科技向善等建議。
《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年我國制定或修改、出臺有關網絡誠信的法律2部、綜合性規劃3個、司法解釋10部、涉及網絡誠信的行政法規15部,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網絡誠信基礎進一步夯實;網民對2022年網絡誠信建設狀況滿意率達84.24%,我國網絡誠信領域向上向善形勢更加鞏固。
18日,大會主論壇上發布了《中國網絡文明發展報告2023》《新時代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并視頻發布了2022年網評工作“創四優”競賽成果。其中,《中國網絡文明發展報告2023》全景展示我國網絡空間思想引領、文化建設、道德建設、行為規范、法治建設、生態建設、文明創建、交流互鑒等八個方面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顯著成就。報告顯示,我國網絡空間文化建設蓬勃發展,網絡文化精品持續涌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綻放異彩,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
04
這是觀點交流碰撞激蕩出的一場思想盛宴。
“我的微博名字叫@藍天水草,意思是像‘水一樣純粹、草一樣堅韌’?!标愃卣湔f,她經常在微博分享一線救援故事,持續參與到微博社會化應急協作網絡中,傳遞逆行救援力量。
和陳素珍一樣,許多“網絡大V”從線上走到線下,通過這次大會,講述參與網絡文明建設的心路歷程。
“我是‘意公子’,從事傳統文化的傳播已經十年了。”主論壇上,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意外藝術”創始人吳敏婕回顧了拍攝蘇東坡相關短視頻的體會。她認為,傳統文化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它的美輪美奐,還在于其傳承千年,“用傳統文化點亮當下生活,讓中華文化如涓涓細流,溫暖世界,滋養人心”。
在網絡上講什么樣的故事、怎樣講故事,不僅是網絡意見領袖思考的重點,也關系著諸多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成效。
如何在互聯網上講好主流故事?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站上演講臺,分享B站在網絡文明建設方面的經驗。
“要用青年人喜愛的內容去激發他們內心的善良。”陳睿說,“引導和放大那些向上向善、傳遞關愛的內容,遠離那些挑撥紛爭、利用人性弱點的內容。我相信青年人的內心本身就是向善的,只要讓他們看到更多的好內容,他們內心的正向情感就會被激發出來,從而成為維護正向網絡氛圍的中堅力量?!?/p>
作為本次大會的關注焦點之一,青少年出生在互聯時代,被稱為“互聯網原住民”,他們是網絡上最活躍的人群,其網絡素養對網絡文明建設至關重要。
“要培養網生代成為打造和維護清朗網絡空間的責任者和主力軍?!迸c會嘉賓普遍認為,信息時代,互聯網正深刻影響著廣大青少年,青年好網民是點燃“青春中國”的網信力量,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網絡素養已成為迫切的時代命題。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教授、傳媒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開長期研究國際傳播、媒介素養和網絡素養。她建議,提高青少年的政治思想覺悟,夯實他們的信息傳播基本知識,提升他們在國際傳播中的洞察力、分析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拓寬他們的國際視野,最終轉化為國際傳播中的溝通能力和講故事能力。
如何在網絡文明建設過程中講好中國故事,亦是不少與會專家建言獻策的方向。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副所長李雙套認為,在網絡上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需要堅持“信、達、雅”,既要講現代化的共同特征,也要講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同時還要做到形式通達、語言曉暢。
會議期間,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互聯網企業和網絡社會組織代表、專家學者和網民代表深入交流研討、集思廣益,精彩的觀點引來陣陣掌聲,也凝聚起促進網絡空間向上向善的共識與力量。
風正好揚帆,奮楫正當時。當下,匯聚網絡文明建設合力,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將日益變成各項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辟謠論壇在廈舉行
公司也對虧損業務進行了成本優化,以便保持更加健康地增長。
論壇上還發布了《互聯網平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評估報告2023》《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2023》和“2022年中國網絡誠信十件大事”...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重慶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智能技術,助力企業盡快安全復工復產。重慶...
在當前的全球經濟變革中,我國只有深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步伐,才能充分發...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發展態勢平穩,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穩步增長。分業務來看,信息服務收入增速繼續小幅回...
20日,中新網了解到,繼螞蟻集團之后,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等平臺相繼下架互聯網存款產品...
咸寧網訊通訊員劉智利報道:隨著雅購、我連網、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入駐,崇陽縣電商發展氛圍日益濃厚,帶動了更多的村民參與電...
近年來,大量居住小區內的民宅以“民宿”“公寓”等形式對外出租,同時也帶來治安、擾民等問題,引發大量居民投訴。提供短租...
截至目前,全市城區戶外區域、傳統媒體及新媒體、企業自建網站、互聯網平臺現存校外培訓廣告全部清除,新增校外培訓廣告為零。
歲末通常是銀行攬儲的關鍵時點,但今年,中小銀行一大“攬儲利器”卻遭重創。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中小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