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海關關員在跨境電商保稅倉內進行監管作業。
武漢海關關員對高新技術企業生產急需原料進行查驗。
武漢海關關員進行高級認證企業實地認證。
武漢海關關員在出口果園進行有害生物監測。
武漢海關關員對出境江海直航船舶進行現場監管。 (本版圖片均為通訊員 武關宣 攝)
2017-2022年湖北省外貿進出口情況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通訊員 施婧婧 范思齊
我愿重申,中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高水平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習近平2022年5月18日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的致辭
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5年來湖北外貿規模逐級躍升,從3000億接連跨越4000億、5000億,湖北外貿邁上新臺階。
量質齊升,結構優化
5年來,湖北外貿連創新高。
2017年湖北進出口首超3000億元。2020年,盡管湖北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外貿仍持續向好,成功邁進4000億元臺階。2021年,湖北進出口總值突破5000億元,達5371.2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從2017年的3136.3億元,到2021年的5371.2億元,5年凈增量接近2013年外貿總值。
巨變的不僅是量,還有質。
走向海外的湖北貨結構日趨優化。2021年,湖北出口3508.8億元,其中手機、電腦、集成電路等機電產品占比達52.2%,而包括服裝、鞋帽及箱包玩具等在內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降至16%。顯示出湖北出口主導產業,已由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升級,出口產品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不斷提高。
進口規模不斷擴大,經貿合作互利共贏。2021年,湖北進口1862.4億元,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73.6%。大量國外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優質消費品等源源引入湖北,更好地滿足了省內生產、人民生活的需要。5年來,湖北電子元件進口值年均增長15%,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值年均增長28.2%,集成電路進口值年均增長16%,為“光芯屏端網”產業聚集成勢提供了有力支撐。
5年來,湖北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大,貿易伙伴多元發展,布局更加合理。湖北與歐盟、美國、日本這些傳統市場貿易伙伴的地位穩固,上述貿易伙伴2021年合計占湖北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3.8%。與此同時,湖北積極開拓東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與上述貿易伙伴進出口占比由2017年的24.7%提升到2021年的29.3%,2021年東盟為湖北最大貿易伙伴。值得關注的是,湖北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對沿線國家進出口1434.7億元,較2017年增長74.3%。
家門口就能“買全球”“賣全球”
5年來,伴隨著外貿高歌猛進,我省外貿市場主體大幅增加,新動能不斷激發,新優勢加速形成。
從外貿主體看,2021年我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8532家,比2017年增加36.8%;其中民營企業7509家,占企業總數的88%。從進出口規模看,民營企業自2017年以來保持著第一大外貿主體地位,2021年進出口值的占比達到60.6%。
從新動能看,對外開放平臺作用明顯。2021年,湖北綜合保稅區合計進出口558.8億元,同比增長102.9%;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1512.6億元,同比增長39.2%,以全省0.06%的面積貢獻了全省28.2%的進出口值,成為新時代湖北改革開放的新高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新興貿易業態方面,湖北市場采購規模迅速擴大,2021年湖北市場采購出口值209.8億元,同比增長41.8%,較2017年增長4.9倍。“網購保稅進口”“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監管模式,滿足了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需求,使湖北群眾“買全球”“賣全球”成為現實。
“湖北經驗”走向全國
管得住、放得開。更快更穩服務湖北開放大局,武漢海關多項改革經驗全國推廣。
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武漢海關持續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加快企業急需貨物通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今年1—4月湖北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39.1小時、0.6小時,較2017年壓縮78.5%、97%,超額完成國務院要求較2017年壓縮一半的目標,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大力支持對外開放平臺建設。推動綜合保稅區創新發展,湖北獲批設立綜保區6個,封關運營4個,襄陽綜保區5月27日通過正式驗收。2021年,湖北省綜保區進出口值對全省外貿增長貢獻度超過26%,武漢東湖綜保區首次躋身全國和中西部“雙A”綜保區行列。
5年來,武漢海關積極開展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自2017年湖北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累計推出創新監管舉措74項,其中“先出區、后報關”“先放行、后改單”“貨物貿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3項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7項創新舉措獲海關總署備案,26項改革試點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
近年來,武漢海關持續推進改革創新,積極落實“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倡議,依托遠程作業支撐平臺,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智慧監管模式;穩健推進高級認證企業(AEO)培育,湖北103家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在境外享受和國內同樣的通關便利,降低了貿易成本。
專家點評
搶抓兩大機遇湖北外貿迎頭趕上
近5年來,湖北外貿形勢非常不錯,不僅增速快,發展也很穩健。很大程度反映湖北對外開放及相關改革的成效,表明湖北經濟的外向度、參與國際分工得到明顯改善,湖北外貿在中部的地位正在迎頭趕上。
這主要得益于湖北抓住了兩大機遇:一是2017年湖北自貿區掛牌,為我們的開放創新打開了“腦洞”。湖北與其他自貿區在開放競爭中,基于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收獲政策紅利,走向更加開放,深度參與國際分工。二是抓住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尤其是中歐班列的開通,使得湖北打通了亞歐陸上貿易新通道,對擴大湖北經貿的國際朋友圈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面向未來,湖北正全面落實RCEP開放政策,開始更大幅度地開放,抓住關稅減讓、貿易壁壘破除的機遇,更好地參與國際分工,更多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化資源,為其進一步提升經濟開放度創造更好的環境。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 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 陳波
典型案例
2021湖北新能源汽車出口勁增74.7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通訊員 施婧婧
2021年,湖北新能源汽車出口呈高速增長態勢。據海關統計,2021年湖北出口新能源汽車34985輛,同比增加74.7倍;價值29.4億元,增長90.2倍。
2021年湖北新能源汽車出口的主要特點:主要出口車型為純電動乘用車,2021年湖北出口純電動乘用車34747輛,占同期湖北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99.3%。主要出口市場為歐盟,當年湖北98.7%的新能源汽車出口至歐盟。
湖北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較為完整。武漢、襄陽以建設國家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示范基地為契機,形成下一代汽車研發設計、智能終端制造、智慧交通平臺運營的產業生態雛形。十堰、隨州致力于成為湖北新能源商用車基地。宜昌、荊門、荊州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轉向系統、動力系統等零部件生產基地。
2022年新能源汽車出口形勢預期良好,將迎來持續增長期。湖北最大新能源汽車出口企業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表示,2021年該企業出口新能源汽車3.4萬輛,目前已經簽下的2022年訂單為6.8萬輛,同比增長1倍。歐洲市場需求量的持續釋放,也將助力湖北新能源汽車出口快速增長。
出口新能源汽車制造國產化率高,產業整體競爭力增強。據易捷特反映,該企業新能源汽車所需零部件的國產率超八成,其制造核心零部件如電池包和電機均為國內采購。國內汽車產業在智能化趨勢下零配件配套發展均衡,且擁有低成本、響應快等優勢,國際汽車產業競爭格局有望迎來重塑。
編輯:但堂丹
“請您將鏡頭對準原料桶,根據標準,這次你們要傾倒50桶原料,然后靜置20分鐘,我們需要確認一下原料桶是否存在泄漏情況……...
咸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吳青朋通訊員王豐風)昨日, ,今年1-2月份,我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7.4億元,同比增長52.7%,增幅排...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魏明溫泉中心花壇一直是咸寧城區交通最繁忙的地帶之一。而在沃爾瑪購物廣場,凡是進沃爾瑪的車輛必須從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魏明溫泉中心花壇一直是咸寧城區交通最繁忙的地帶之一。而在沃爾瑪購物廣場,凡是進沃爾瑪的車輛必須從沃...
韓國銀行(央行)報告的最新數據顯示,韓國第三季度經濟環比增長1.9%,特別是出口強勢反彈,較二季度增長15.6%。韓國銀行分析...
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5日發表題為《亞洲領導世界在新冠疫情中的經濟復蘇》的報道稱,國際貨幣...
1日上午10時,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中歐班列(渝新歐)跨境電商B2B出口專列緩緩駛出重慶團結村車站,標志著全國首班中歐班列跨境...
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美媒稱,中國也許是世界工廠,但從來都不是汽車出口大國。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23日報道,進...
俄羅斯總統普京29日在出席“俄羅斯在召喚”國際投資論壇時表示,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的驅動器。普京說,盡管今年遇到了種種困難,...
2020年接近年底,國內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增長,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另從細分車型來看,銷量中四類車型全部呈現同比增長,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