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安全、便捷的橋,是群眾的期盼。連日來,咸安區各個危橋改造施工現場,機械隆隆,人頭攢動。
記者從咸安區交通運輸局了解到,咸安今年將完成86座危橋改造任務,動工率達到了100%,目前已完成39座危橋改造。
拆除重建,讓賀家橋成為安全橋
四月初,大幕鄉西山下村賀家橋施工現場,工人正在進行橋面鋪裝。
賀家橋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如今,“服務期”已超過40年,曾經的橋面鋪裝破損,混凝土老化,鋼筋外露、銹蝕……“無論是橋面寬度還是承載能力都難以滿足通行需求,經鑒定屬五類危橋,只能拆除重建。”賀家橋施工負責人程宣勝告訴記者。
“以前,橋只能過人和小車,大車經過時都會產生震動。”西山下村村民賀廣勝說。
據介紹,新橋長10米,寬6米,完工后同步實施橋梁連接線改建工程,預計兩個星期后建成通行,將緩解周邊交通壓力,方便群眾出行。
加長加寬,讓折木橋成為致富橋
離賀家橋大約500米處,是西山下村折木橋。折木橋位于咸安與通山交界處,是兩地村民的必經之橋。因運營時間長,橋面出現裂縫,欄桿破損開裂,加之近年來重型貨車、私家車不斷增多,經檢測被評定為五類危橋。
西山下村村支書胡柏紅介紹,大幕鄉楠竹資源豐富,楠竹加工廠超過5家,很多村民靠竹為生。而橋的損壞,也大大影響了運輸效率。
“考慮到折木橋給當地群眾帶來的經濟效益,在設計方案時,對新橋進行了加長、加寬。”折木橋施工負責人程宣勝說。新橋長13米,寬7.5米,完全滿足貨車的通行、錯車,目前已建成通車,正在進行防撞護欄安裝。
留舊建新,讓方包橋成為鄉愁橋
在桂花鎮南川水庫附近,一座老橋安靜的佇立在淦河上,它就是方包橋,也是淦河流域西源頭上的第一座石橋。在它旁邊,方包新橋已建設完成,專業技術人員正在對橋梁進行質檢。
方包橋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存在砂漿脫落、拱弧線形變形、過水斷面小、橋面寬度不足等諸多問題。“考慮到方包橋連接白沙村和南川村,交通出行需求較大,再加上它是淦河西源頭上的第一座橋,意義特殊。所以在初步設計時,我們建議對原橋進行保留,在原橋下游處新建一座橋梁。”方包新橋項目經理吳石告訴記者。
方包橋是白沙小學和南川小學大多學生的必經地,放學時間,三三兩兩的學生從橋上穿過。
校園安保人員告訴記者,“以前老橋護欄欄桿破損、開裂,特別是汛期,走在橋上能感覺到水流的沖擊感。現在新橋修好后,過橋感覺安全多了!”
“為保證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行動’建得成、管得好,我們按照50年壽命的標準新建每一座橋梁,確保今年完成86座危橋的全部修復,明年實現危橋‘清零’。”咸安區農村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負責人陳勇說。(見博)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城“本草天香”山茶油連續兩年入駐“832”消費幫扶平臺
目前,嘉魚縣41座危橋已拆除40座,其中20座完成主體建設,預計到今年12月底將全面建成通車。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鄧青、李娟、吳科瓊報道:近日,咸安區總工會與賀勝橋鎮花坪村開展“工農手拉手,結對共建文明”活動,投...
“正月到現在,我們隊員就沒有休息過,這不,明天又是一家過新屋,邀請咱們去湊個熱鬧。”日前,咸安區程益橋村舞蹈隊負...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余靜報道:清明小長假將至,為改善占道經營回潮及亂搭亂放等現象,3月28日,賀勝橋鎮提前部署、周密安排...
咸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 陳志茹 通訊員張嶺)清明時節,慎終追遠。為倡導文明新風,杜絕安全隱患,連日來,一群身穿迷...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特約記者 胡劍芳、通訊員 洪瓊芳、李星、李想報道:“路修通了,村民進城只需半個小時了,山里的竹木...
初冬的咸安,暖流涌動。十九大勝利閉幕以來,桂鄉大地到處洋溢著十九大精神宣講的濃烈氛圍,鄉村巷里、企業車間、機關學校,...
大理石的護欄,清可見底的塘水,粉刷一新的機站泵房……14日,在咸安區馬橋鎮曾鋪村11組,記者看到這樣一幅圖景。
咸寧新聞網訊(記者 陳志茹 通訊員 饒輝煌 曾悅)近日,咸安區總工會一行來到咸安供電公司張公供電所,代中華全國總工會為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