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13日訊(記者周滿珍)“吃了五芳齋的湯圓年就圓滿了!”13日早上7點,位于中山大道的五芳齋總店,從武漢三鎮趕來的200余位顧客排起長隊,等待著熟悉的、懷念的老味道——一年賣一回的五芳齋招牌疊式湯圓。來自武昌的徐先生告訴記者,每年元宵節前到漢口排隊買五芳齋湯圓,已成為他們家過年必須完成的儀式,“往年排三個多小時,今天排了五個小時,吃了五十多年,不能中斷的,除了地道的老味道,還有記憶和鄉愁?!?/p>
12點一過,徐先生興奮地向記者展示排隊五小時的收獲——每人限購兩份的四盒手工制作疊式湯圓,感嘆“年過圓滿了!”他1963年出生于浙江,小學一年級時隨父母定居武漢,具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五芳齋,對他的父母輩是故鄉浙江的味道,對吃了五十多年漢口五芳齋的他來說,是武漢味道,每個月都要來漢口買一次,但“滾”出來的疊式湯圓制作技藝是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每年只在元宵節期間限量推出,是幾代人的過年情結。他特意拿起盒子聞了聞,“還是熟悉的芝麻豬油香。”
排隊等待的市民中,不乏許多年輕人。 記者彭年 攝
據悉,五芳齋第34屆湯圓節于1月24日正式開幕,吃了五芳齋的湯圓才算過完年,仍是武漢市民的過年“口頭禪”。當天的五芳齋總店,有兩列長隊,味口不刁的直接買袋裝速凍湯圓走人,講究的,就和徐先生一樣,排隊買疊式湯圓。從青山過來的肖女士也是一大早就來排隊,她說,傳統節日吃湯圓,是過節文化之一,“疊式湯圓是手工現做,有媽媽的味道,口感軟糯、Q彈,滋味綿長,好東西是需要時間等待的?!睘榱吮WC排隊的體力,也有市民到附近租小板凳,累了就輪流坐一會兒。
五芳齋的工作人員忙個不停。 記者彭年 攝
記者發現,盡管上午11時左右,已限號發售200位顧客,排隊的長龍仍未有消減的趨勢,現場維護秩序的工作人員只得勸說沒拿到號的市民明天再來排。排在尾端的小劉,只好和父母相約明日“再戰”。24歲的小劉告訴記者,“我是為了長輩來排隊的,他們吃過正宗的老味道,對老字號有深厚的情感,我們年輕輩也被感染,希望藉由吃湯圓買湯圓,保持住傳統過年氛圍,把這種過節文化一代代傳下去?!?/p>
五芳齋的師傅們馬不停蹄地緊制作湯圓。 記者彭年 攝
當天,有路過的市民,也被熱烈的年味感染,好奇地隔著透明的玻璃,觀摩師傅現場制作傳說中的疊式湯圓,感受老字號制作工藝的講究,這也是五芳齋的疊式湯圓受歡迎的“法寶”。五芳齋湯圓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李杰介紹,疊式湯圓制作復雜,需要人工搓好湯圓內芯放入機器里翻滾,沾滿糯米粉,然后灑點水打濕再滾一遍,像“滾雪球”一樣來回近20遍,圓潤瓷實,寓意好,口感更好。
手機支付讓買湯圓的顧客更便捷。 記者彭年 攝
據了解,虎年春節,除了五芳齋湯圓,不少文化里的“老武漢”藉著年節儀式感,越來越受市民喜愛。如老字號汪玉霞的現炸酥京果,便是武漢人年貨必備。過年期間,拎一盒包裝清新的汪玉霞年禮禮盒,走親訪友,既實惠又講情懷。此外,漢繡產品杯墊、屏風等,因為喜慶、寓意吉祥,又有非遺文化加持,不少市民在春節期間會精心定制,作為新春居家裝飾。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漢口里賞盛唐霓裳、園博園觀博虎贊冬奧,國潮風鬧元宵,給你好看
元宵節,是中國民族的重要節日之一,正所謂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是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顒油葡蛄硪粋€高潮。據說,中國...
長江燈光秀元宵節特輯效果圖。此次長江燈光秀元宵節特輯重點呈現“非遺傳承”“元宵民俗”等內容,動態演繹形態豐富的主題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夏正鋒攝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報道:19日,第七屆香城大舞臺“春潤香城·啟航2019”咸寧市元宵...
圖/趙忠志張仰強毛亞軒文/杜培清2月19日,咸寧市舉辦第七屆香城大舞臺“春潤香城啟航2019”元宵節城鄉文化聯盟大聯動,精彩紛...
牛年元宵節即將到來,今年元宵月有何特色呢?記者23日從廣州市五羊天象館了解到,牛年元宵節十六月最圓。據介紹,今年月亮最圓...
極目新聞記者陳希李輝視頻剪輯李輝通訊員陳長麗春節前,蘭花盛開,牡丹花已提前催開,眼下元宵節將至,桃花朵朵開,還有郁金香大部...
袁傳寶(江蘇)元宵節的秦淮河枕著明清女子的夢搖曳的畫舫有胭脂的味道清波彈奏當年的繁榮黑瓦白墻的江南民居記憶著六朝盛衰的...
老字號五芳齋的手工湯圓是武漢人喜愛的老味道。疊式湯圓制作十分考究,由五芳齋高級湯圓技師將手工搓好的湯圓芯,倒進機器大...
這時月亮的地平高度達到整夜最高,萬籟俱寂, “皓月頂空照”也別有一番味道。
17日至19日,市博物館舉辦首屆“文博新春樂”系列活動,喜迎新春佳節。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紅菊通訊員彭禹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