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紫山景區一角(2020年6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新華社石家莊9月2日電?題:河北:生態修復展新顏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閆起磊
道路兩旁常見的“白茬山”變綠了,廢棄已久的礦坑里“長”出了層層梯田,從前得躲著走的黑臭沉陷區變成市民爭相“打卡”的濕地公園……
近十年來,河北城鄉居民陸續發現,從綿綿燕山到巍巍太行,從獨立工礦到城市新區,一塊塊礦山開采遺留下的生態“瘡疤”正在全面修復、面貌一新。
初秋,天高氣爽,邯鄲市叢臺區西部的紫山景區里,草木蔥蘢,花團錦簇,風光怡人。沿石階梯登臨山頂,可俯瞰湖光山色,也能遠眺城市輪廓,空氣中彌漫的清新氣息,不由得讓人深深呼吸。很難想象,七年前這里還是滿目瘡痍、坑洼破碎的廢棄礦區。
2022年6月2日,在位于石家莊市井陘縣威州鎮南固底村的河北省太行山區礦山掌子面治理技術試驗項目現場,工作人員在檢查噴淋設備。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挖煤把地下挖空了,抽上來的水都是黃的,沉淀幾天才敢喝,一刮風全是煤灰,家家不敢開窗,一些房屋還因采礦塌陷開裂成危房。”臨近紫山的叢臺區三陵鄉西陶莊村村民張永勝回憶說。
從20世紀80年代起,紫山區域先后開辦40多家礦廠,長時間高強度開采導致山林損毀、礦坑沉陷,空氣污染、生態急劇惡化,紫山逐漸淪為城市脊背上的巨大“瘡疤”。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粗放的“靠山吃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必須還林于山、還綠于民,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河北邯鄲峰峰礦區通過礦山修復改造而成的南響堂山森林公園(2020年8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2015年起,紫山區域全力開展工礦廢棄地整治,拆除煤礦和石料廠,引水上山,植樹逾80萬株,新增綠化面積6500多畝,森林覆蓋率從16%提升到如今的96%。
如今的紫山,變成了湖水蕩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城市后花園”。
許多附近村民在景區找到了新工作,有的還將閑置房屋改成特色民宿。“真沒想到,家鄉還能變得這么美。”已在紫山景區上班的張永勝說。
河北曾有大小礦山2萬余座,礦山開采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環境問題,遺留下大量礦山跡地,成為生態治理的“硬骨頭”。如何再造秀美燕趙山水成為不容回避的一道課題。
2022年7月19日,居民在河北邯鄲武安市九龍山礦山生態修復公園拍照游玩。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從2014年起,河北陸續探索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礦山修復新模式,全省累計修復治理礦山跡地4000多處共40余萬畝。像紫山一樣的“蝶變”圖景不斷在各地展現。
在秦皇島市區,棲云山上大大小小采礦“瘡疤”逐步愈合,山間溪流水質復清,重現“山水畫卷”。在唐山市區,30多平方公里的采煤塌陷區改造成南湖生態公園,曾經的“納污坑”變身“大氧吧”。邢臺市則在采礦沉降區上建成4600余畝的“人文山水園”,將原來阻隔城市發展的“塌陷帶”變成連接新老城區的“綠心”。
依托礦山修復新模式,河北2016年以來陸續出臺系列支持政策,明確修復過程中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補平衡,鼓勵社會資本采取“生態保護修復+產業導入”方式發展適宜產業獲得收益等,各方積極性大為提高。
廊坊三河市累計投入財政資金20多億元,吸引撬動社會資金60多億元,將礦山修復與生態保護、土地復墾、產業導入相結合,把東部礦區這個數十年高強度開采遺留的環境“包袱”,變成了新的發展資源。
“治理后的東部礦區不僅能復墾大量耕地,還將利用區位優勢招商引資,發展綠色康養、鄉村旅游等產業,打造區域發展新引擎。”三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同志說。
十年間,昔日的“老包袱”正變成“新財富”,曾經的“開山人”正成為“養山人”……隨著生態修復工作不斷深化,一幅生態秀美的畫卷正在燕趙大地徐徐展開。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夯實文化自信之基 提振民族復興精氣神——新時代文化建設述評
下一篇:
邁出法治中國建設新步伐——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述評
修復之后,青春有了“超清版”影視作品修復已不是新鮮事物, 2009年,導演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在內地重映取得了近4000萬元的...
9月16日,我省“考古出土曾國青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結項驗收會”在京山召開,經專家組實地考察、評審,該項目通過驗收。項目負...
,電影檔案影片數字化修復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中國電影資料館已完成影片修復3100余部,其中包括普通影片修復2606部, 2K和4...
縱四點四米,橫二點八米。不同以往的是,此次通過“無損傷況勘察技術”“顏料檢測分析”等現代科技檢測手段進行病害分析,結合...
咸寧網訊記者張敏、通訊員薛志勇、魯玉玲報道:昨日, ,湖北省2020年度“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案例”評選結果日前出爐,我市信...
11月13日,湖北省斧頭湖管理局組織咸安區紀委、財政局、水利和湖泊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咸安分局、咸寧向陽湖濕地管理...
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古畫——訪大英博物館東方書畫修復室裱畫師邱錦仙由于疫情的關系,今年,大英博物館從3月18日起暫停對公眾...
唐李道堅墓壁畫室內清理修復。陜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透露,該院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對唐代貴族李道堅墓葬壁畫完成了第一階段修復...
“修補燈泡其實并不復雜,當時拍這個視頻也只是覺得好玩,沒想到一下‘火’了。”57歲的西安鋦瓷手藝人柴桂寧笑稱,自己發在網...
“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1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同時,展出了古籍修復工具設備以及古籍修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