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日前報道,威斯康星大學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電子煙對心臟的危害不亞于傳統香煙。路易斯維爾大學的研究者日前在《自然》子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也表明,吸入電子煙氣溶膠會引發小鼠心率失調等,短暫擾亂小鼠正常心臟功能。
電子煙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自誕生以來,有人把它看作傳統香煙的安全替代品,有人標榜電子煙不會致癌不會成癮,還有一些年輕人把使用電子煙看作一種時尚。
那么電子煙究竟是煙民的“救星”,還是損害健康的“魔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使用后讓人上癮還會產生肺刺激物
科技日報記者查詢有關資料獲悉,電子煙由含煙液的煙彈、霧化器和電池桿部分構成。其煙液通常包含丙二醇和甘油混合溶劑,并添加尼古丁、調味劑或大麻提取物。其中,丙二醇和甘油在電子煙中加熱時會產生肺刺激物等有害物質。
大多數電子煙使用的煙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尼古丁。“而尼古丁是導致卷煙等煙草制品成癮的物質,所以電子煙也具有成癮性。”中日友好醫院煙草病學與戒煙中心主任、世界衛生組織戒煙與呼吸疾病預防合作中心執行主任肖丹告訴記者,尼古丁是一種具有精神活性的致癮性物質。
人們在吸煙的同時吸入了尼古丁,而這些被吸入的尼古丁經由血液傳送,平均只需要10到20秒即可到達腦部,促使大腦產生令人感到愉悅和興奮的多巴胺。肖丹表示,一旦停止吸煙,體內尼古丁濃度下降,吸煙者無法繼續體驗“愉悅感”,就會出現戒斷癥狀,激發吸煙者對香煙或電子煙的渴求,促使吸煙者每隔一小段時間就要通過吸煙來維持血液中的尼古丁水平。
因此電子煙不僅不是“戒煙神器”,而且使用后同樣會讓人上癮。
不僅如此,電子煙還可能暗藏“毒物”。
肖丹告訴記者,電子煙的煙液中除了含有尼古丁外,還有甲醛、乙醛等羰基化合物以及煙草特有的亞硝胺,“這些都是國際癌癥研究組織明確列出的致癌物,不僅具有極強的致癌性,而且還會抑制呼吸道上皮細胞纖毛的運動,對呼吸道產生損害。”肖丹說。此外,電子煙加熱時產生的氣溶膠中也含有有毒物質,其含量可能比卷煙煙霧中的更高。
對健康損害獲多項研究和臨床證實
多年來,關于電子煙危害健康的研究證據層出不窮。
有研究發現,暴露于電子煙煙霧中的細胞更易發生DNA損傷和死亡。也就是說,電子煙煙霧具有細胞毒性。相關人群研究也發現,使用電子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發病風險。此前,還有研究稱,電子煙與脆性骨折的患病率高相關,電子煙可能對骨骼健康有害。
一些臨床病例也證實了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已有病例報告顯示,使用某些電子煙產品會引起急性肺部損傷、過敏性肺炎、彌漫性肺泡出血、嚴重哮喘等。我國有關調查也顯示,電子煙使用者會出現咳嗽、口干、惡心等不良反應。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明確指出,大多數電子煙使用者都會同時使用卷煙或其他煙草制品,會出現兩種或多種產品導致的健康危害疊加。該報告強調,電子煙并不安全,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近年來,電子煙在青少年中越來越受歡迎。肖丹呼吁,尤其要警惕電子煙對青少年的危害。
“青少年如果使用電子煙,日后成為卷煙使用者的風險較從不使用電子煙者增加至少1倍。而且,電子煙本身也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電子煙中的尼古丁會影響青少年的大腦發育,這種影響會一直持續到25歲左右。”肖丹說,“青春期使用電子煙會對青少年的注意力、學習、情緒波動和沖動控制產生影響,造成注意力和記憶力下降、沖動和焦慮增多。”
“電子煙比傳統香煙安全”是認識誤區
近年來,電子煙在全球市場的使用量迅速增長。使用量快速增長的背后緣于許多煙民認為電子煙比卷煙更安全,因為電子煙使用時不會產生焦油。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有國外研究者發現,不同品牌的電子煙每口尼古丁含量范圍在0.5~15.4毫克,而某些品牌的香煙每口的尼古丁含量僅為27~43微克。
此外,電子煙煙液成分復雜,含有金屬、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酚類化合物、多環芳烴、香料、溶劑載體、煙堿等成分,這些成分均被證明對人體是有害的。在電池加熱并霧化的作用下,這些有害物質更易于被皮膚、黏膜、氣道及胃腸道所吸收。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病學研究室副研究員陳俊還表示,目前電子煙市場混亂,不同廠商使用的材料、成分不同,導致加熱后產生的煙霧所含成分也不同,讓電子煙的危害更加難以預測和判斷。
如何擺脫電子煙依賴?肖丹表示,對電子煙的依賴其實跟對卷煙等煙草制品的依賴一樣,都是尼古丁成癮,因此其治療原理一樣。“對于依賴較輕者,可以在激發戒煙動機后,嘗試憑毅力戒煙;對于依賴較重或者憑意志力戒煙失敗者,目前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包括心理干預、行為療法和戒煙藥物在內的綜合戒煙干預。”
此外,戒煙門診是對吸煙者進行專業化戒煙治療的有效途徑,目前已有數百萬人通過戒煙門診成功戒煙。(記者代小佩)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每日辟謠|味精會致癌?市場監管部門告訴您答案
下一篇:
每日辟謠|“被狗咬”一定會得狂犬病嗎?如何預防狂犬病?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鄭璐 實習生劉玉 通訊員汪陽)“雖然啟動會只有短短兩個小時,但我們從中收獲了有益于一生的健康知識,對...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報道:12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健康咸寧建設專題會議,圍繞健康咸寧工作再研究再部署。...
疫情之下“健康碼”成了出行“神器”掃一掃便知身份信息和健康狀況大幅提高了核驗工作的效率和精準度但在普及應用中也遭遇了...
3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積極有序推進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為貫徹...
實施“健康碼”跨地區互通互認,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的重要舉措。通告稱,完善落實健康碼互認工作機制,對于...
在黨中央強有力領導之下,我國積極應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在體制優勢凸顯的同時,也初步構建起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公眾健...
近年來,咸寧市衛生健康委緊緊圍繞“健康中國咸寧實施”發展標目,始終堅持“生命至上,健康至上”原則,以“預防為主”方針...
咸寧網訊記者?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報道:3月15日,記者從赤壁市衛健局獲悉,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1年度全國健康...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21年度全國健康促進縣(區)技術評估情況和典型經驗的通知》,赤壁市經過省級評估和國家級專家...
根據國家低風險地區之間必要的健康證明要做到全國互認,不得再設置障礙,不對人員采取隔離措施要求。3月24日,在上海工作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