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2月9日電?題:“人造太陽”上的這些“超級材料”中國造
新華社記者劉菁、徐海濤、陳諾
“超高溫”與“超低溫”共存,“超強磁場”與“超大電流”并行,要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陽”,必須要有性能極其特殊的材料承載。新春前夕,記者走進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聽到一個又一個中國“超級材料”從無到有、后來居上的故事。
產生核聚變反應需要幾千萬攝氏度乃至上億攝氏度的高溫,這么高的溫度常規材料無法承受,一個可行方案是用磁力將其約束在“磁籠子”里。但是,產生強磁場需要“超大電流”,用電強度達到普通家用空調的數千倍乃至數萬倍,這將產生巨大的熱量,普通導體會被燒斷。
“超導是一種在特殊條件下電阻為零的材料,利用這一特性可以避免導體發熱,實現‘人造太陽’的長時間運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剛說,當年中國啟動研制“人造太陽”的時候,超導技術控制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向國外購買超導材料,有的出爾反爾不賣,有的開價高,還只賣三流產品。
“當時國家的工業基礎薄弱,科研經費也不寬裕,遇到材料‘卡脖子’,我們決定自己做。”李建剛院士說,邊建設邊研發,他們在建設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的過程中,發展出60多項關鍵技術,所需的超導、低溫等尖端材料90%都是靠自己的力量研究,在自己的工廠車間里一步步試制出來的。
從超導材料、超導接頭、超導配線到大型磁體系統,經過約20年的持續努力,如今中國已擁有世界先進的超導技術。“可以說,研制‘人造太陽’,也推動中國的超導材料產業前進了20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云濤介紹,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超導材料的最大出口國,從被“卡脖子”的對象成為主供應商。
“上億度的一團火球,碰到什么燒什么。”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王騰博士說,“人造太陽”的腔體器壁材料是另一個難點,雖然有強磁場約束,仍然會有一些“不聽話”的高溫等離子體逃逸,打在器壁上造成損傷。
“剛開始EAST使用的是石墨材料,熱負荷能力達到每平方米1兆瓦。”王騰說,如今,器壁材料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改為自主研發的鎢銅合金材料,熱負荷能力提升到每平方米20兆瓦。
前不久,外徑超過11米、總重超過400噸的極向場6號線圈(PF6),在法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現場通過最終驗收測試。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制的PF6,是目前國際上最重、技術難度最高的超導磁體。
“自主研發PF6,我們用了6年時間,沒有這個艱難的過程,就沒有今天的進步。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宋云濤說。
從無到有、刻苦攻關、后來居上,自立自強的科學家精神,成為托起“人造太陽”的“核心超級材料”。
“未來的核聚變電站,可能需要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的不間斷運行,這就要求更多更強的‘超級材料’。”李建剛院士說,這是研制“人造太陽”最大的技術難題,也是新階段科研工作者聚力攻關的方向。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山溝里好消息連連(新春走基層)
紫金山實驗室自2018年8月成立以來,以劉韻潔院士團隊、尤肖虎教授團隊、鄔江興院士團隊為基礎,匯聚了1000多人的科研隊伍,整...
:截至目前,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50萬個。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有關負責人指出,下一步將穩步推進網絡建設。推動運營企業從...
來源:中新網2020-09-09 15:50 ?大閘蟹醋爆珠月餅橫空出世,立即成為爆品。”吃大閘蟹必須要蘸醋,吃大閘蟹月餅,也能一口蟹...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日前做客新華網全球5G產業高端交流協作平臺《5G瞰天下》,介紹中國移動在推動5G、新基建、6G發展...
隨著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收尾,除了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業績指標外,投資者還非常關注研發投入,因為這一指標不僅是一家上市...
藥物研發其實是人類和疾病之間一個漫無止境的斗爭史,正如鐘南山院士作序《新藥的故事》所說:藥物創新是一個艱苦的歷程。院...
Wind統計顯示,截至2月3日,科創板225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24家對2020年業績進行了預告,占科創板公司總數的55.1%。仕佳光子1...
經濟日報訊記者柳潔、通訊員丁元拾報道:0.2毫米厚的金屬掩膜板通過傳送帶,緩緩滑入真空腔,經過20多個小時的濺鍍處理后,被...
借助工業繪圖軟件完成產品設計、帶入仿真系統進行可靠性評估、采用生產控制軟件實現自動化流程管控……如今,工業軟件已廣泛...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饒敏姜明助吳文謹特約記者胡劍芳李星矢“智”不渝,政府拿出真金白銀,鼓勵企業加快技改步伐。經過2月“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