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七一勛章”獲得者】??
盛夏的百坭村,漫山蒼翠,鳥鳴陣陣。許多人從各地趕來,走進村里的黃文秀先進事跡陳列館,在一件件展品面前靜靜駐足。
百坭村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的一個邊遠山村,是“七一勛章”獲得者黃文秀生前戰斗過的地方。這位年輕的壯族姑娘研究生畢業后,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主動請纓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把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事業,譜寫了新時代青春之歌。
初心如磐
【“我就是要回來的人”】
暑期已至,百坭村的房前屋后,孩子們的身影多了起來,陽光下的臉龐充滿朝氣。
“文秀書記駐村時,特別關心孩子,有時下屯入戶還會特意帶些文具、小禮品。”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難忘昔日場景:“她說自己也是從大山里走出來的,想多幫幫孩子。”
黃文秀的老家位于廣西百色市田陽區,地處山區,家境貧寒,黃文秀在國家助學政策幫助下一步步完成了學業。
“她很刻苦,也懂得感恩,夢想考上大學,學成后回報家鄉。”黃文秀高中時期的老師李品忠回憶道。
初心如磐。2016年,黃文秀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面對人生選擇,她毅然回到家鄉,2018年3月,奔赴百坭村。
“我們村屬于深度貧困村,當時條件比較艱苦,她一來就直接在村里住下了,說‘我就是來駐村的,不怕苦’。”百坭村脫貧戶黃態昇對這位年輕的第一書記印象深刻。
“很多人從農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黃文秀曾這樣對同學說。她在入黨申請書里寫道:“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
【深夜冒雨奔向牽掛的群眾】
百坭村舊村部,黃文秀的工作照依舊展示在脫貧攻堅工作隊員信息欄里。
2019年6月16日晚,黃文秀冒雨驅車行駛在百色市通往樂業縣的山路上,目的地是她牽掛的百坭村。
那一天,病重的父親剛做完手術不久,她利用周末回家看望,看到天氣突變,她擔心村里受災,急著回村。病床上的父親卻有些放心不下:“預報說晚上暴雨,現在開車回村里不安全,明早再回吧?”
“正因為有暴雨更得趕回去,怕村里受災,我馬上得走了。”黃文秀告別了父親,叮囑老人“按時吃藥”,便啟程回村了。
夜幕里,雷聲轟隆,雨越下越大……周昌戰清晰地記得,黃文秀在當天返程途中還在不斷詢問村里的情況,提醒大家做好災情防范。
雨夜凌晨,山洪襲來,黃文秀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傾心扶貧
【“我心中的長征”】
群山環繞的百坭村如今路網暢通,不僅屯屯通上水泥路,鄰近的高速公路、二級公路也已貫通。
三年多前,這個有著11個自然屯的村子則是另一番模樣:村屯分散,一遇大雨,出行困難,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短板突出。黃文秀剛駐村時,全村尚有103戶473人沒有脫貧,貧困發生率達22.88%。
“我們這里窮了那么多年,真的能脫貧嗎?”初到村里,一些村民見到這位講普通話的年輕姑娘,并不愿意積極配合。
面對困難,黃文秀沒有退縮。在請教有駐村經驗的同事和村里的老支書后,她迅速調整工作方法,到村民家不再直接問東問西,而是主動幫他們掃院子、種油茶、摘砂糖橘,一邊干活一邊嘮家常。
為提高工作效率,黃文秀將貸款買的私家車開到村里當工作車用。駐村兩個月,她走遍了全村的貧困戶。“她對村里的事情特別上心,時常工作到深夜。”百坭村村委會副主任班智華說。
“我的方言進步了,可以和貧困戶用桂柳話交流了。”
“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
……
在扶貧日記里,黃文秀記錄下工作的點點滴滴,并繪制了百坭村“民情地圖”,逐一標明貧困戶的信息。
2019年3月26日,黃文秀駐村滿一年,汽車行駛里程約2.5萬公里,當天她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
【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
在百坭村,村民們一提到黃文秀總有說不完的話。
“她把村里人看作是自己的親人,大家對她感情很深。”百坭村村醫羅昌明曾多次和黃文秀一起走訪村里患病的貧困戶。“現在下屯入戶,有的老人提起文秀書記仍止不住抹眼淚。”
貧困戶的日常生活、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扶貧產業發展……這些都是黃文秀駐村期間傾心牽掛的事,她帶領村干部和群眾想點子、找路子,積極申請項目改善村里“硬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產業,并探索發展電商。
記者近日走訪看到,在黃文秀先進事跡陳列館旁,一所幼兒園已完成主體建設。在村里建一所幼兒園是黃文秀未竟的心愿之一,今年9月份,百坭村和附近幾個村的孩子們就有望實現就近入學了。
行走在百坭村,山坡上隨處可見成片的杉木、油茶、砂糖橘、八角。駐村一年多,黃文秀帶領百坭村88戶418人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增收6.38萬元,百坭村還獲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鄉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
馨香永存
【干干凈凈的人民公仆】
6月29日上午,人民大會堂,黃文秀的姐姐黃愛娟和哥哥黃茂益代妹妹領取“七一勛章”。29名“七一勛章”獲得者中,黃文秀是最年輕的一位。
“文秀只是1800多位犧牲在脫貧攻堅戰場的英雄中的一個。”黃愛娟撫摸著沉甸甸的勛章說,“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他們貢獻了光和熱。”
在田陽老家,黃文秀的父親黃忠杰望著女兒獲得的榮譽,難抑思念之情:“她為黨的事業、為老百姓認認真真做了些事,我為她感到驕傲。”
父親曾對她說:“你入了黨,就要為黨工作。要回到家鄉來,做一名干干凈凈的人民公仆。”黃文秀傳承著好家風,回鄉后一心撲在工作上。
“妹妹生前很少和我們提她工作上的事,每次聽到她的事跡都深受觸動。”在北京代妹妹領取“七一勛章”后,黃茂益連夜寫下了入黨申請書。
【“她是我們青年人的榜樣”】
眼下,百坭村的砂糖橘已長出青果,村民班統茂一早便出門到果園里忙碌。作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班統茂種植的砂糖橘已超過60畝,并帶動上百戶村民參與到砂糖橘產業中。
“我讀書不多,不懂什么技術,當時文秀書記來到我家,讓我帶頭發展產業,我怎么都想象不到自己能成功。”從貧困戶到產業能手,班統茂覺得離不開榜樣的力量。
在黃文秀精神的感召下,班統茂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如今已被列為發展對象。“我也想像文秀書記一樣,為村里的發展盡自己的力量。”班統茂說。
在百坭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返鄉,投身到鄉村建設中。
“村里每天都在變化,大家都特別拼,努力用實實在在的成績去告慰文秀。”新“接棒”的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旭說,“文秀曾說,‘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參與鄉村振興,做好接力,是我們這些青年黨員的光榮。”
(新華社南寧7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25日?02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新中國第一代勞模黃寶妹:一輩子為民紡紗
首期節目《扶貧路上》,講述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讓我從片子里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英雄,深受感動。短短一期節目塑造的...
昨天,一陣陣悠揚的歌聲從東方歌舞團主樓傳了出來,由田沁鑫執導的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正在這里聯排。《扶貧路上》再現了...
同一個周末,昆劇《眷江城》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院上演,聚焦疫情中的普通人,以古老昆曲述說當代故事,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戲...
許愛瓊(嘉魚)在溫暖、寧靜的夜晚,慢慢翻開紅色的扉頁,細細品讀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讀她的滄桑與悲壯,讀她的求索與信仰,...
“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
近日記者獲悉,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隆重表彰在脫貧攻堅歷史進程中涌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咸寧農商行被授予“湖...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意見》22日發布。支持脫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成為拓展...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稅務系統落實支持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實現減稅金額從2015年的263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742億元...
1月2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參加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恩施代表團審議。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彭小萍嘉賓名片省人大代表、陽新縣縣長明進華列席會議的紅安縣縣長劉堂軍省人大代表、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