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
微博上一段祝福視頻火了。
“終于見到大神們的廬山真面目了”“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風采,文如其人,一點兒沒錯”“祝愿偉大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網友們如此留言。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晉江文學城上線了多部免費網文作品,還組織十余位網絡作家錄制了祝福視頻,網絡文學愛好者過足了癮。
不只是網絡文學。細心的觀眾還會發現,最近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優酷等平臺首頁,上線了“優秀網絡文藝作品展示”專題,觀眾們不用付費,就可以看到優秀的影視劇作品;QQ音樂、網易云音樂、咪咕音樂、太合音樂集團、唱吧等音樂平臺也辟出專區,集中展示優秀原創網絡音樂作品。
今年5月至7月,中宣部文藝局協調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指導網絡音樂、網絡視聽、網絡文學相關行業,開展“光輝歷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網絡文藝作品展示”活動,集中展示新創主題性網絡文藝作品、與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有關的經典作品、主題性網絡文化活動。“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央視網、央廣網及各商業網絡平臺等積極參與本次活動。
網絡文學、網絡視聽、網絡音樂,集中亮相,多管齊下,交織成一個內容多樣、內涵豐富的網絡文藝矩陣,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為網友送上精彩的文化大餐。
網絡文學:
引導網絡作家創作更多現實題材力作
暮春時節,浙江嘉興南湖旁,樹木蔥蘢,游人如織。網絡作家“畫骨師”盯著紅船,若有所思。“我們帶著作品出現在這里,不是因為我們有多了不起的才華,寫得有多好,而是趕上了好時代。”她說。
建黨主題網絡音樂MV《少年》
從4月開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組織網絡作家分批赴嘉興、井岡山等地進行專題培訓和采風,每期100名學員,核心是學習中共黨史,通過專家講座、現場教學和實地采風等,引導網絡作家深入了解黨的發展史、革命史、創業史。“畫骨師”就是首批學員。
在專題培訓班上,“畫骨師”帶來了她的近作《繁星織我意》。這部作品以現代化都市上海為背景,講述了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傳統手工藝“緙絲”,描寫出在經濟文化繁榮的時代背景下大城市的變遷和發展,致敬黨的百年風華。談起創作的初衷,“畫骨師”說:“越來越多女性創作的內容,不再拘泥于言情,而是深入到各行各業,科技、醫學、歷史、建筑等。作品視角宏大,立意更加豐富深遠。”
現實題材創作成為網絡文學創作的重要轉向。近年來,網絡文學界涌現了一大批反映時代、貼近現實的優秀作品。為充分展示網絡文學“建黨百年”主題創作成果,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組織國內30余家重點網站,遴選出一批反映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的優秀網絡文學作品,以線上聯展的形式,向廣大讀者免費開放。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網絡文學線上聯展部分入圍作品
目前,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已從30余家網站征集的作品中,遴選出“建黨百年”主題優秀作品564部。既有反映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的宏大題材作品,如《秋江夢憶》《浩蕩》《大國重工》《大國航空》《復興之路》《春雷1979》等,也有書寫個人夢想融入國家和民族復興偉大事業中的“時代新人”和平凡勞動者的故事,如《寫給鼴鼠先生的情書》《特別的歸鄉者》《朝陽警事》《你好消防員》《我的祖國我的生活》《大山里的青春》《特別的歸鄉者》《傳國功匠》等。
為了動員更多網絡作家參與建黨百年主題創作,從3月開始,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開展了以“黨在我心中”為主題,用散文、詩歌等體裁,將個人成長、寫作、生活經歷與建黨100年當中的偉大歷史時刻、重大歷史事件、著名歷史人物相聯系,抒發對黨的情感,寫黨、頌黨、愛黨。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表示,網絡文學目前受眾超4億人,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內容源頭。舉辦這些活動,就是要讓年輕網絡作家重溫黨的歷史,飲水思源,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書寫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展示網絡文學的新成就、新面貌。
自活動上線以來,晉江文學城參與展示的作品總收藏數已近六萬,總閱讀量突破400萬人次。閱文集團旗下166部優秀現實題材作品參加聯展,總閱讀量也超百萬人次。“青羅扇子”的《大愛小愛》是本次展演的入圍作品。這本小說講述了我國改革開放時期化工產業的發展歷程,橫跨了1960年至2020年,生動描繪了在輝煌奮進年代人們的幸福生活。有讀者留言:“《大愛小愛》年代跨度這么大,我從小到大經歷過的事一定在這本書里有體現,也給00后、10后們感受一下,一代又一代的人是怎樣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
“青羅扇子”告訴記者:“我在小說里提到的中國衛星航空測繪、侯式制堿法,看似離我們很遠,實則仍存在于我們現實生活中。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我要告訴讀者這些科學發明背后的故事,以及黨領導人民矢志奮斗的崢嶸歷程,這是網絡作家們的責任。”
網絡視聽:
用光影為黨的百年大慶記載偉業展示輝煌
“1920年8月22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警務日報》在‘中國情報’一欄中,出現了長達36行的情報秘聞,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租界警方已密切關注一名中國籍男子在上海的行蹤動向,并詳細了解他在北京的‘過激’行為。他是誰?他的行蹤為什么會被租界警方密切關注?”
百集微紀錄片《百煉成鋼:中國共產黨的100年》
微紀錄片《百煉成鋼:中國共產黨的100年》第二集這樣開頭,有種神秘懸疑的色調。網友在彈幕中說:“像看懸疑片。”“革命題材作品這么扣人心弦。”
該片是本次活動的入選作品,擷取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歷程中的重要事件,以紀錄影像展示了百年大黨的光輝歷程。每集從懸念切入,層層解剖事件的來龍去脈,受到年輕人群的喜愛,很多網友甚至在留言中“催更”。
用光影致敬時代,以精品奉獻人民。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指導騰訊視頻、愛奇藝、芒果TV、優酷等網絡視聽平臺開展“光輝歷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網絡文藝作品展示”活動,生動鮮活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為黨的百年大慶記載偉業、展示輝煌。
騰訊視頻統一內部內容儲備、頁面編排、頻道運營、市場推廣等力量,充分發揮網絡視聽平臺特色和優勢,助力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歷史偉業的濃厚氛圍。目前,騰訊視頻慶祝建黨百年主題宣傳精品項目共計90余項,覆蓋首頁專題專欄、電視劇、紀錄片、綜藝、電影、動畫片等各品類,這樣的編排將貫穿全年。
愛奇藝專欄集納20余部獻禮建黨百年重點影視劇,如記錄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紀錄片《勞生不悔》,獻禮建黨百年的網劇《約定》;還有專欄頂端播放器展播的網絡電影《浴血無名川》,講述抗美援朝的感人故事等。同時,設有“重點關注”“紅色記憶”“全面小康”“美好生活”等板塊,集納“理想照耀中國”優秀劇目展播的內容專題等。
芒果TV在PC端和APP端上線“建黨百年”子頻道,在首頁頻道欄重點推薦,以專區形式,講述建黨百年以來輝煌歷程中的奮斗故事。在智慧大屏OTT、IPTV端口,上線“建黨百年”分屏,包含“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黨史照耀新征程”“黨史上的湖南之最”等8個特輯,引導網友傳承信仰的力量。
騰訊視頻相關人士表示,本次活動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的致敬與紀念,在回望百年波瀾壯闊歷程的同時,也為開啟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凝聚共識。我們將系統謀劃,精心打造,在全社會營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的濃厚氛圍。
網絡音樂:
在優美音符中高揚愛國主義精神
“擁抱春天/噴薄的太陽/溫暖我們掃盡沉霾/萬物煥發/擁抱春天/看滔滔江水/融化萬里冰河/不負東流。”很多歌迷唱起這首《擁抱春天》,依然眼含熱淚。
2020年年初,疫情肆虐,山河靜默。音樂工作者們從線下走向線上,創作了一首首撫慰人心、鼓舞斗志的作品,讓那個春天不再那么寒冷,讓被疫情籠罩的人們有了前行的信心。
網絡作家赴浙江嘉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抗疫歌曲也是本次展演的重點題材。用優美的旋律喚起紅色記憶,以鏗鏘的音調催人奮進。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指導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經典原創網絡音樂作品展示活動,QQ音樂、網易云音樂、咪咕音樂、太合音樂集團、唱吧等網絡音樂平臺積極參與。
目前,參與活動的網絡音樂平臺已征集到包括軍旅歌曲、愛黨歌曲、愛國歌曲、抗疫歌曲、少數民族歌曲等多種類型歌曲40余首,通過首頁展示、歌單推薦、音樂人推廣、手機推送、站外社交平臺宣傳、舉辦翻唱比賽等方式進行集中宣傳,總播放量達1188萬次。
從抗疫歌曲《英雄》《眾志成城》到軍旅歌曲《軍旗為什么這樣紅》《奮進的號音》,從獻禮歌曲《不忘初心跟黨走》《中國脊梁》到傳統文化題材歌曲《民族歌》《絲綢之路(中國)》,QQ音樂平臺通過首頁展示,正能量活動推薦、正能量歌曲歌單推薦和音樂人推廣等方式推廣網絡原創音樂作品,用鏗鏘激昂的樂符,激發歌迷們的愛國精神。
網易云音樂通過平臺首頁置頂,將歌曲加入正能量紅歌專區等,進行多形式推廣。此外,還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利用網絡紅人、達人的影響力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將歌曲推薦到站內站外的用戶面前。截至目前,歌曲點播量達到50余萬人次。
為了調動網友的參與度,唱吧平臺還來了次翻唱大比賽。《唱響祖國這時代》《希望》等歌曲,通過唱吧平臺站內翻唱比賽進行推廣,點唱量達到42萬人次。隨著參賽選手數量增加,一些歌手還改編創新原有音樂,以適應網友翻唱。不只有業余歌迷,唱吧還會聚全國數千名實力唱將參與。截至目前,參賽選手人數突破數萬人,創下了唱吧舉辦類似活動的最高紀錄。
文旅部市場管理司相關人士表示,活動受到網友廣泛認可,大量網友在歌曲下進行評論和互動,發表對祖國繁榮發展美好祝愿。這些評論也激發了網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整體形成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效應,具有很好的榜樣作用。我們將繼續指導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做好展示活動。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19日?11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以最潮的文藝呈現大主題
原標題:熱播影視劇中網絡文學改編約占21%為助力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提質增效, 1月29日,國內首個集合用戶大數據與專家學術...
網絡文學IP如何實現優質影視轉化——專家熱議網絡文學改編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繼電視劇《大江大河》贏得滿堂彩后,它的續集《...
海外用戶達3193萬,海外市場規模4.6億元中國網絡文學走紅海外(網上中國)如今,閱讀中國網絡文學已成為不少海外讀者的日常“打...
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日前,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發布《2019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梳理了2019年中國網絡...
《2019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發布網絡文學成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新亮點近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編制的《2019中國網絡文學藍...
《2019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發布網絡文學成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新亮點近日,由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編制的《2019中國網絡文學藍...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的通知》,要求規范網絡文學行業秩序,加強網絡文學出版管理,引導...
作者:月斜影清,本名吳玉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網絡作協副主席)踏上網絡文學這條路很偶然,不知不覺間,已經走了十幾年...
中國網絡文學脫胎于傳統神話體系及文學經典,又融合西方奇幻文學的創作元素,巨大的想象力成為網絡文學創作的重要特征,幻想...
? ? ?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記者宋宇晟)從幾年前的《瑯琊榜》到去年的《慶余年》,再到今年關于網絡文學作品版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