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 題:永不消逝的“半部電臺”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
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9號,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所在地。在土地革命戰爭館里,陳列著一部電臺。這部電臺裝在一個木制箱里,電臺開關和調節旋鈕銹跡斑斑,變壓器、線圈等零件布滿塵垢。別看簡陋陳舊,它卻是紅一方面軍的第一部電臺,在紅軍一次次戰役中“屢建奇功”,并與黨和國家的通信事業和新聞事業密切相關。
1930年12月底,紅一方面軍殲滅了孤軍冒進的國民黨軍第18師,斃傷俘敵師長張輝瓚以下9000余人。
“在這一仗中,我們繳獲了18師的電臺。”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南京警備區副司令員的李衍福回憶。其實,這部電臺是“半部電臺”,發報機已壞,只能收報,不能發報,就像一部電話,只能接聽,卻打不出去。
1930年以后,隨著根據地的建立,紅軍的作戰形式由游擊戰過渡到以運動戰為主,為了便于組織各地區部隊配合行動,及時獲取消息至關重要。當時為了得到外面的消息,只能派一些紅軍戰士進入敵占區打探,但這風險很高,許多戰士為此付出生命。
對紅軍部隊來說,這“半部電臺”極其珍貴。
“經修復使用后在對敵偵察上發揮了不小作用。”據曾任無線電隊隊長的王諍后來回憶,當時國民黨部隊每到一處,用電臺聯絡時,都先問對方在何處,以便確定位置,且聯絡都用明語,這等于不斷地向紅軍報告部隊的行動和部署。
幾天后,圍殲國民黨軍另一支部隊譚道源師時,紅軍又繳獲了一部完好無損的無線電臺。至此,紅軍擁有了一部半電臺和一些技術力量。
1931年2月,紅一方面軍舉辦了第一期無線電隊訓練班。不久,上海黨中央培養的一批報務員來到江西中央蘇區,使蘇區無線電技術力量進一步壯大。
不久后,蔣介石向中央蘇區發動第二次“圍剿”。在這次作戰中,紅軍靠著電臺聽到了敵軍的行動方案。毛澤東、朱德依據情報周密部署,在觀音崖、九寸嶺布下天羅地網,紅軍似神兵天降,漫山遍野殺聲震天……捷報頻頻傳來,電臺立下了汗馬功勞。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龍介紹,到第三次反“圍剿”結束,中央紅軍的電臺數增加到10部。1931年12月,寧都起義的部隊帶來了8部電臺和40多名技術人員,紅軍無線電通信事業實現了飛躍發展。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開幕。新華通訊社的前身紅色中華通訊社于當天成立,并首次以紅色中華通訊社的名義通過紅軍的無線電臺播發新聞。紅色電波沖破敵人的層層封鎖,傳向全中國、傳到全世界。
紅中社對外播發新聞的呼號是“CSR”(即Chinese Soviet Radio,中華蘇維埃無線電臺的縮寫)。這個呼號一直被沿用20多年。
紅軍的這些電臺使得紅中社有了建社的技術保障,打破了國民黨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新聞封鎖,宣告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個新型的通訊社的誕生。從此,中國共產黨及其所代表的中國勞苦大眾的聲音,以及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偉大革命的消息,通過紅中社發出的電波,越過萬水千山,傳向全中國、全世界。
紅軍的這“半部電臺”一直沒被丟棄。它陪著紅軍戰士走完了漫漫長征路,在一次次戰斗中立下大功。
“它不僅僅是一部電臺,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紅軍戰士艱苦奮斗、不畏犧牲的精神寄托。如今,這部電臺已融入歷史,但它承載的精神未流逝,在新時代中熠熠生輝。”張龍說。
由“半部電臺”起家的人民解放軍通信事業,如今已發展成為一支以多種專業部(分)隊組成的專業技術兵種,在作戰、搶險救災以及支援國家建設中,出色完成了各項通信保障任務。
時空變幻,精神永恒。穿行在土地革命戰爭館間,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似乎還能聽到這部電臺的“嘀嘀”聲……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偉大轉折開啟歷史新時期
青磚紅墻的會師樓,巍然高聳的會師塔……走進位于甘肅省的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勁柏傲寒,蒼松挺立。三支主力紅軍會師西北之際...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 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湖南省汝城縣沙洲...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盡管時隔86年,但偉大的長征精神,卻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披荊斬棘,去奪取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能夠隨時遇到怦然心動的情景——玉米地里與苞穗比肩,豇豆角下對著鏡頭輕伸蘭指,涼沁沁的水里肆意地嬉嬉,籬笆小徑旁搔首弄...
題:一擔皮籮:九旬侗族老人憶紅軍“小阿哥”新華社記者黃可欣、張瑞杰、柳王敏侗族人楊昌彬今年98歲了。這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
新華社福州2月2日電?題:淬火成鋼鑄軍魂——走進古田會議舊址新華社記者于曉泉、張瑞杰、丁鵬“非常感謝有機會來到偉大的歷...
這段日子,你看見了什么?總導演:汪金福策劃:郭奔勝、周紅軍、徐壯志導演:馬軼群、黃小希統籌:胡玥聰、姚竣譯文案:董靜...
9月19日上午,槍聲未停,中共滿洲省委舉行省委常委緊急會議,會后發表了由趙毅敏起草修改的《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
【話百年黨史?謀民族復興】光明日報記者?王昊魁“討論‘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是政協委員的神圣職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