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推崇“循吏”,他們或宵衣旰食、勤于政事;或廉潔立身、奉公守法。清代曾任山東臨清州同知的蔣知廉,便是這樣一位循吏。
蔣知廉(1752年-1791年),字用恥,一字修隅,江西鉛山人,清代著名戲曲家、詩人蔣士銓長子。蔣知廉系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拔貢”,拔貢是清朝科舉制度中貢入國子監的生員的一種,清朝規定每十二年各省學政可選拔當地品學兼優的生員保送入京,進入國子監肄業,朝廷對其進行考試后,可據成績授予一定官職。蔣知廉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入仕的,他的主要任職經歷就是在山東臨清州任同知。
知州的副職稱為州同知,從六品,協助知州處理州中大小事務。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臨清發大水。蔣知廉到水災現場視察,下水救人,因此得病,不久竟因病逝世,年僅四十歲。清朝著名散文家姚鼐為其撰寫了《蔣君墓碣》,其中還提到了蔣知廉求真務實、廉明英斷的故事,他在臨清時,“吏事甚辦,辨獲盜之不實者,執之力,卒獲真盜,果如君言”,為官就應有這種明察真偽的過硬本領。
蔣知廉有愛民恤民、勇于犧牲的精神不是偶然的。這是蔣氏門風尤其是其父蔣士銓重視“身教”與“言教”的結果。
蔣士銓童年時,父親長期宦游在外。母親鐘令嘉知書達禮,工詩善文,且精于女紅,長年縫織刺繡以補家用。她在勤儉持家的同時,從來沒有放松對兒子的家庭教育。蔣士銓成年后,曾專門寫了一篇《鳴機夜課圖記》,深情追述母親對自己的精心教誨,并一生堅持清正為人,不辱門風。
蔣士銓22歲時中舉,26歲時任《南昌縣志》總纂。地方志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要為當地賢達之士立傳。為使傳記真實可靠,他選清廉正直之人擔任編寫者,嚴禁其受賄;凡需表彰的節烈人物,一律出榜標明事跡為何,懸掛各鄉,讓百姓提意見,確認無誤、無遺漏后再編寫。蔣士銓后來又擔任“續文獻通考館修纂官”后,朋友推薦他去給宮中唱戲的內伶填戲本,如得皇帝賞識,便能高升,蔣士銓嚴詞拒絕。蔣士銓仕途蹭蹬,后辭官奉母南歸,請人繪制《歸舟安穩圖》,畫一葉小舟,有母、婦、三子安坐其上。母親見后題詩贊曰:“館閣看兒十載陪,慮他福薄易生災。寒儒所得要知足,隨我扁舟歸去來。”
蔣母鳴機夜課,詩書教子;士銓感恩母教,傳承家風。蔣士銓曾撰一副對聯,懸于大廳以自勵:“至樂莫過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習靜,寡營乃可養生。”其家中置有兩方銘文硯,一方為自銘硯,銘曰:“石可朽,文則壽,地靈所結為我有,留伴玉堂揮翰手。”另一方為給兒子的“知廉硯”,銘曰:“此吾家世守之田也。汝力耕之,當逢年也。汝慎用,毋獲汝愆也”。蔣士銓希望后代努力讀書,這就是蔣家“世守之田”,把這塊田耕好不怕沒有大收成,同時應當注意在生活中謹言慎行,不要招致非議,從而玷辱家聲。
“莫貧于無學,莫孤于無友,莫苦于無識,莫賤于無守。”這也是蔣士銓的教子名言。在其教導下,蔣士銓后代俱有詩文成就,并有如蔣知廉這樣以身殉職的循吏,可見優良家風的力量。(井揚 孫亞萍)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將軍探母
4月4日下午,省委書記應勇和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一起,在武漢市看望慰問部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烈士家屬,代表省委省政府和...
娛樂圈里從來不缺長得好看的女明星,但是像趙露思這樣可愛的元氣少女,總會讓人治愈。不管從發型、妝容還是服裝,趙露思能夠輕...
咸寧網訊通訊員馮超、余輝報道:“陶母退魚責子,體現了陶母剛正不阿的思想境界……”8月4日,咸安區婦聯主席王紅波前往官埠...
劉凌(通山)前幾年,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直覺告訴我,這是當下中國構建美滿家庭進而構建和諧社會所面臨的莊嚴追求,它...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報道:在動漫中感受家風文化,在短片中體會家教溫暖。有這樣一家人,他們在點滴中踐行家風,用家風守望幸福...
咸寧網訊(記者龐赟通訊員李旻媛)昨日,在全市婦聯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動員會上,市婦聯向全市黨員家庭發出倡議:品讀家書家訓...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黨員領導干部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響...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宋文虎報道:28日, “學黨史傳家風”紅色家風故事接力宣講活動在市文化中心舉行。梁細林要求,要充分發...
咸寧網訊(記者龐赟?通訊員趙劭君)10月19日,市紀委、市婦聯、市委文明辦、市文旅局聯合舉辦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宣教月家教...
咸寧網訊記者王苒宇、通訊員趙劭君報道:10月19日,由市紀委、市婦聯、市委文明辦、市文旅局聯合舉辦,市圖書館承辦的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