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石倩 攝影:極目新聞記者李輝
元宵佳節將至,過節必備的湯圓的銷售開始升溫。2月24日,極目新聞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今年元宵節,傳統的黑芝麻、紅豆沙等餡料的湯圓銷量不俗,此外,彩皮湯圓、大黃米、芝士等網紅口味也受到了消費者追捧。
老字號門口排起長龍
今日10時許,極目新聞記者看到,五芳齋漢口中山大道總店的兩個窗口前排起長龍。一個窗口賣速凍湯圓,排隊隊伍快延伸至馬路;另一個窗口賣疊式湯圓,隊伍蜿蜒了近兩百米,商家不得不掛出了“限購令”:每人限購2盒。
“疊式湯圓是新鮮出爐的,比速凍湯圓口感更好,外皮勁道,內餡甜香。”70多歲的夏爹爹清晨7時就趕來五芳齋排隊,等候近3小時,終于拿到第一批“滾”好的疊式湯圓,“為了這口老味道,排隊也值了。”
每年元宵節前夕,五芳齋都會推出全手工制作的“疊式湯圓”,這也是武漢人最愛的老味道。疊式湯圓制作十分考究,由五芳齋高級湯圓技師將手工搓好湯圓芯,倒進機器大鍋里翻滾,蘸滿湯圓粉,灑水打濕再滾一遍湯圓粉,前后要滾十幾遍,直到湯圓變得圓潤瓷實。
一鍋湯圓近2個小時才能完工,大概只能供給20位顧客,該店不得不掛出了“每人限購2盒”的告示。即便這樣,往年元宵節,不少武漢市民不惜排隊6小時,只為買到2盒疊式湯圓。為了提升顧客購物體驗,今年元宵節,五芳齋將制作疊式湯圓的機器從1臺增加到2臺,將顧客排隊時間從6小時縮短至3小時。
3月新推櫻花口味湯圓
“從正月初十開始,客流量逐漸增多,預計今明兩天還將出現購買高峰。”五芳齋武漢區域經理王嵐告訴記者,相比往年今年湯圓銷量有所增加。
王嵐介紹,今年五芳齋新推出了黑糯米、紫薯、抹茶這3種口味的彩皮湯圓,用天然食材調色,以芝麻、桂花作芯,吃起來味道香甜,油而不膩。
今年3月,五芳齋還將推出櫻花口味的湯圓,用玫瑰豆沙做餡。“雖然我們會在口味上不斷創新,但是整體而言,還是黑芝麻、豆沙等傳統經典口味更受老武漢人的歡迎。”
排隊買了抹茶、黑芝麻、紅豆沙3種湯圓的范女士說,她女兒很喜歡吃抹茶做的甜品,為了同時滿足女兒和父母的口味,她特意轉了兩趟公交,買了3種湯圓回家。“五芳齋湯圓個頭大、皮很糯。元宵節吃湯圓,還是愛吃老字號。”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元宵節,五芳齋不僅在湯圓口味上做了創新,在包裝設計上也做了提檔升級。大武漢的黃鶴樓、武漢大學、長江大橋等地標建筑都通過手繪呈現在包裝上,購物袋也從往年的塑料袋升級為帶魔術貼的無紡布購物袋。
不少網紅口味線上熱銷
除了實體店外,也有不少年輕消費者選擇在電商平臺網購湯圓。有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元宵節前一周,元宵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8倍。
在電商平臺上,極目新聞記者搜索“湯圓”,共出現兩萬多件相關商品。除了傳統口味的湯圓外,有薺菜鮮肉餡的咸口湯圓以及奧利奧巧克力口味和芝士口味等網紅湯圓。此外,還有不少商家推出大黃米等口味的湯圓,其銷量也相當可觀。
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咸味的鮮肉湯圓、咸蛋黃湯圓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5倍,大黃米湯圓銷量同比增長也超過了1.5倍,甜味餡料中酒釀桂花餡湯圓增速最快,銷量同比去年增長90%。
在女性消費者偏愛的鮮花餡湯圓中,玫瑰花餡湯圓銷量最高;水果餡湯圓中,榴蓮餡銷量最高,其次是香橙餡、芒果餡湯圓。
在口味選擇上,湖北用戶買的最多的是黑芝麻、豆沙、咸蛋黃湯圓。湖北用戶也愛嘗試新口味,其中榴蓮、鮮肉、桂花湯圓銷量最高。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長江燈光秀將推特輯 知音號復演 元宵節帶你這樣玩
人們于正月十五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可你知道為何秋分時人們也要吃湯圓嗎?原來,此時人們煮湯圓不僅自己吃,還要插在細竹簽...
長江燈光秀元宵節特輯效果圖。此次長江燈光秀元宵節特輯重點呈現“非遺傳承”“元宵民俗”等內容,動態演繹形態豐富的主題元...
手繪黃鶴樓圖案的文創月餅□楚天都市報記者曹磊黃鶴樓、江漢關、歸元寺等武漢地標躍然月餅之上,帶著“武漢味”的節令食品正...
周會長說, “疫情爆發以來,咸寧市中心醫院是咸寧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之一,中心醫院醫護人員在沒有硝煙的戰場,沖在為病人生命...
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早餐似乎成了一日三餐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餐。年輕人是否遺忘了早餐?中國人的早餐中藏著什么秘密?南北...
眾望所歸, “發明大王”變身“麻花大王”5月8日,崇陽縣經濟開發區眾望小麻花全自動生產線,小麻花“老大”方福德介紹, 4條...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劉念、通訊員姚國薇報道:9月1日是第14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健康要加油,飲食要...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道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9日報道,隨著中國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蘇的勢頭增強, 10月份中國汽車銷...
2020年接近年底,國內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增長,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另從細分車型來看,銷量中四類車型全部呈現同比增長,產量...
“您這里還有板藍根嗎?在雙黃連與連花清瘟之后,板藍根也陡然火了起來,記者昨天(18日)注意到,近日鐘南山院士關于板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