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羅理章,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劉曉航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推動信息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革,人們通過網絡瀏覽信息、獲取服務、表達訴求、開展監督。在全媒體時代,加強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日益成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方面。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其中就“抓好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提出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培養文明自律網絡行為、豐富網上道德實踐、營造良好網絡道德環境四點要求,為新時代加強網絡空間道德建設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
第一,加強網絡內容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正本清源,才能一以貫之。網絡空間是一個社會信息交流交融交鋒的廣闊平臺,數以萬計的網民在上面獲取信息、交流信息、甚至在無形中生產信息,這會對他們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網絡空間是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陣地、培育時代新人、傳播正能量的重要集散地。因此,建設什么樣的網絡內容?怎樣建設網絡內容?就顯得刻不容緩。
具體來看,一是要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優秀網絡內容。
二是要以人民為中心加強網絡內容的建設。人民既是網絡空間內容的創造者,也是網絡空間內容的享用者。既是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的“劇中人”,也是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的“劇作者”。網絡內容的建設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要切實走進人民、了解人民、深入人民,建設符合人民利益,反映人民心聲的網絡內容。
三是各單位各地區要結合各自地區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落實網絡內容建設工程。要旗幟鮮明大力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讓科學理論、正確輿論、優秀文化充盈網絡空間。要充分發揮廣大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積極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與此同時,要科學引導互聯網企業和自媒體個人創作生產傳播,有品位、有格調、講責任、講質量的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表演、網絡電影、網絡劇、網絡音視頻、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等。此外,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還要加強對網上熱點話題和突發事件的正確引導、有效引導,并及時宣介事實真相,及時廊清模糊認識,及時化解怨氣怨言,及時引導和糾正錯誤看法,提高新時代公民明辨是非、分清善惡的能力,讓正確道德取向像藍天上的陽光、春風里的清風一樣,使之成為人們日用而不覺的網絡空間主流。
第二,培養文明自律網絡行為,塑造良好的網絡空間道德建設主體。《綱要》中強調:“網上行為主體的文明自律是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的基礎。”因此,在虛擬的網絡空間里,培養網絡空間主體的文明自律行為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要建立和完善網絡行為規范。人們常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因而,廣大網絡公民除了仰望星空,還要堅守心中的“道德律”。“道德律”表現在網絡空間就是各網絡主體應該自覺遵守并積極踐行的網絡行為規范。要大力培育符合互聯網發展規律,自覺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髓的,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的網絡倫理、網絡道德,甚至是網民公約。
二要大力倡導文明辦網。互聯網企業和自媒體個人工作室是網絡空間道德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一言一行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整個網絡空間的道德風氣。因而,各部門各地區要深化道德教育引導,積極推動互聯網企業和自媒體個人工作室自覺履行主體責任、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依法依規經營;同時,應大力加強網絡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不斷創新、拓寬與落實網絡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的手段和途徑。尤其是要重視對網絡從業人員的法治觀念培育。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無論是誰作為網絡從業人員都應該自覺遵守網絡法律法規,自覺踐行“慎獨”精神,自覺提升網絡道德自律能力。此外,對于非法傳播不良網上信息的互聯網企業和自媒體個人工作室,要堅決給予嚴厲打擊、造成惡劣影響者甚至要依法取締。
三要大力倡導文明上網。網絡空間是億萬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要積極引導每個網民自覺地成為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的參與者、推動者和維護者。要廣泛開展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引導網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網上正能量,唱響網上主旋律,大力培育有高度自覺的安全意識、有文明互動的網絡素養、有尊德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的“四有”中國好網民。同時要正確引導每個網民自覺地將心中的“道德律”外化于行,自覺遠離不良網站,自覺維護良好的網絡秩序,秉持共建共享的理念,推動網絡空間進一步晴朗起來。
第三,要豐富網上道德實踐,推動網絡空間道德建設落到實處。慎乃出令,令出惟行。深化道德教育引導的目的是為了推動道德實踐的養成。互聯網作為一個傳播社會信息的大舞臺,為道德實踐提供了新的空間、新的載體。
一要積極培育和引導互聯網公益力量。充分發揮黨委領導與政府主辦的網絡公益項目和民間社會團體發起的網絡公益項目,積極鼓勵網民個人發起的網絡公益項目,從而不斷壯大網絡公益隊伍,形成線上線下踴躍參與公益事業的生動局面。
二要不斷加強和夯實網絡公益宣傳。做強、做大網上公益廣告的投放廣度、力度與深度,旗幟鮮明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團結、凝聚數以萬計的廣大網民朋友,不斷推進網上公益宣傳理念、內容、形象、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創新與發展,積極引導億萬網民形成隨時隨地、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做公益,主動自覺踐行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良好風尚。
三要積極探索與創新網絡公益道德實踐模式。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行業衍生出了許多新的平臺,這些新科技、新平臺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道德認知、道德情感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網絡公益道德的實踐不能忽視這些新事物,因而,要積極拓展與創新“互聯網+公益”、“互聯網+慈善”、“大數據+公益”、“大數據+慈善”等模式。與此同時,各級領導干部要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切實地做到深入網民、了解網民、貼近網民,通過網絡落實好群眾路線,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億萬網民樂于接受的網絡公益、網絡慈善活動,激發全社會熱心公益、參與慈善的熱情。除此之外,各相關政府部門要不斷完善網絡公益、網絡慈善等項目與事業的規范化運行機制與管理法規制度,促進網絡公益事業健康、有序、蓬勃發展。
第四,要營造良好網絡道德環境,使網絡成為傳播正能量的集散地。互聯網是一個沒有硝煙的道德建設集散地。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道德空間,符合人民的利益;烏煙瘴氣、生態惡化的網絡道德空間,不符合人民的利益。《綱要》指出:“加強互聯網管理,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高效的互聯網管理是營造良好網絡道德環境的重要保障。
為此,我們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營造良好網絡道德環境,一要嚴格依法管網治網。“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要切實加強互聯網領域的立法工作,充分發揮互聯網領域中的相關法律法規對網絡道德建設的保障和促進作用。及時把網上道德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轉化為與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推動網上失信懲戒機制、網絡監督治理體系等相關機制體制更加完善與健全。與此同時,要切實加強互聯網領域的執法機構與執法隊伍的建設,嚴厲打擊各種網絡犯罪行為。
二要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既要逐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又要通過設立網絡信息篩選、排查、糾錯、舉報等機制,加強對各網絡社交平臺、各類公眾賬號等約束與監管力度,從而確保網絡信息源頭更加地生態可持續。同時,要切實重視個人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符合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發展規律的網絡道德評估制度與機制,推動網絡倫理、網絡道德、網絡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三要組織開展網絡治理專項行動。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不斷加大對網絡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整治力度與效度。及時清理網絡欺詐、造謠、誹謗、謾罵、歧視、色情、低俗等內容,不斷凈化網絡文化環境,切實構筑綠色網絡空間道德防火墻,構建風清氣正的網絡道德空間。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互聯網+條件下高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6YJC710053)階段性成果。】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筑牢新基建網絡安全防線 為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下一篇:
民法典草案公益微視頻 | 隱私權 保護你的個人信息安全
為進一步規范網上信息傳播秩序,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促使網絡空間更加清朗,即日起,國家網信辦在全國范圍內啟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思想,充分展示黨的十...
近日,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人行武漢分行聯合印發通知,我省正式啟動2020年“爭做中國好網民”工...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中國人民銀行、...
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整體閱讀人群持續增加,但也帶來了紙質閱讀率增長放緩的新...
車銀優近日還上綜藝節目《家師父一體》,為了成為主持群中的一員,他認真又虔誠地遞上實習申請書,穿上正式的襯衫以及西裝進...
,今年3月以來,多個網絡賬號炒作“標題黨”文章,散布虛假信息,造成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據了解,按照國家網信辦統一部署,...
咸寧新聞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徐浪通訊員邵楓)10月8日至10日,中行咸寧分行黨團員志愿者和義務服務小分隊先后深入湖北科技學...
:一個圖文并用的繪本,一個聲情并茂的短視頻,一次“新冠肺炎知多少”的考試……近日, ,該校在疫情期間開展的線上主題隊會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