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之三
光明日報評論員
“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再一次強調了這個重要觀點。
這樣暖心的話語,我們曾聆聽多次——
在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馬鞍山村,總書記說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共產黨說到就要做到,也一定能夠做到”;在云南保山市所轄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總書記說過,“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而得知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總書記更是高興地回信,“希望鄉親們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奮斗,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56個民族都為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處理好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是關系祖國統一和邊疆鞏固的大事,是關系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
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共同締造了新中國。我們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今天,從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從祖國北疆到西南邊陲,各族人民都在為了脫貧攻堅而努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民族地區面貌日新月異、少數民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作為今年的重中之重和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脫貧攻堅戰目前已經進入全力沖刺階段。
所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中“全面”,指的就是惠及全體人民,不分地域、不分群體、不分層級、不分民族。但受歷史地理等因素影響,我國民族地區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啃下的硬骨頭——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11個位于民族地區或包含民族自治地方;全國120個自治縣(旗),有85個是國家級貧困縣;中央確定的深度貧困“三區三州”都在民族地區……而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民族地區調研,問冷暖、聽心聲,牽掛少數民族貧困群眾的深意所在、關切所在。著力推進各民族政策上精準扶貧舉措,加之適當而必要的政策傾斜與優先,措施得力,工作扎實,少數民族地區的深度貧困是完全可以戰勝的。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共同努力奮斗。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團結一心,開拓進取,為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14日?01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各民族團結攜手 共同邁進全面小康
不斷豐富我們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認識,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科學指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不能一邊宣布全面...
開欄的話:“民亦勞止,汔可小康。連日來,新華社記者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走進火熱的生活,記錄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脫貧...
新華社社評:凝聚決戰決勝的磅礴力量——寫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之際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報道:5日下午,出席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們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針對特困人員、農村留守兒童、生活困難殘疾人和重度...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承載著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夢想。從今天(7月2日)開始, 《...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報道:6日,出席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繼續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堅持團結和民主兩...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鐘合報道:連日來,市委常委朱慶剛、徐小兵、杭鶯等市領導分別參加政協聯組討論,廣泛聽取政協委...
習近平總書記十幾次到民族地區調研,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國北疆、西南邊陲,親眼見證民族地區面貌日新月異、少數民族...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報道:5日下午,出席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委員們認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