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縫紉機節奏感十足的響聲,徐蘭芳的手腳也高速運轉起來。不到兩分鐘,一塊料子經過她的巧手,立即變成一個汽車坐墊的里子。
“一個4角錢,每天忙完家務活就來這里掙工資!搬出大山后,大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徐蘭芳告訴記者。
徐蘭芳今年55歲,年輕時經歷婚變后,獨自一人撫養兒子。她的老家在崇陽縣路口鎮雨山片區,那是崇陽東部最高山,屬于高寒缺水地區,生產生活環境惡劣,兒童上學難,青年結婚難,看病就醫難,用水用電難,郵電通訊難,甚至糧食收成連基本口糧都滿足不了。
“祖祖輩輩被層層大山阻隔著與外界的往來,挪出大山、走出貧困是每個人最大的夢想。”徐蘭芳說。
一直以來,對于這一片區的扶貧工作,當地政府想過不少辦法:給錢給物、開發扶貧、交通扶貧、掛鉤扶貧……但均未能從根本上拔除窮根。為徹底改變他們的生產生活環境,2016年,路口鎮決定將該片區4個自然村、288戶、948人,整體搬遷至集鎮上新建成的宜民佳苑安置點。
徐蘭芳家原本是土坯房,一下雨就漏水。后來,她家按照相關政策分得了一套50平米的新房。房子雖小,但生活所需一應俱全。而且,安置點旁就是幼兒園、小學、鎮衛生院以及購物超市,她和村民的生活開始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搬遷后,收入沒有增加,而支出卻在上漲,甚至上個廁所都得花錢買水沖……”徐蘭芳告訴記者,安居以后,“樂業”成了最大難題。
大家在集鎮上沒田沒地,也沒工作。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在山上生活了大半個世紀,突然換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不管從生活習慣還是人情風俗上,總覺得格格不入。此外,他們還面臨一系列難題,包括戶口問題以及與此關聯的黨組織關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問題等……
針對這一現狀,路口鎮黨委、政府先是在安置點上成立了“宜民佳苑黨支部”,并選派鎮人大副主席吳漢良擔任支部書記。隨后,采取就近掛靠村(居)民委會的方式,成立了新的社區,并由全體居民或居民代表選舉出居民委員會成員,下設環境衛生組、治安保衛組、糾紛調處組、互幫互助組和紅白理事會。為方便管理,每棟樓還推選出一位樓長。
鎮機關干部每周帶領大家一起深入搬遷戶家中開展“心連心”走訪活動,了解各家各戶的生產生活狀況,有什么困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都會一一記錄,然后聯系相關部門進行解決。
衛計部門在這里規劃建設一個衛生室,由鎮衛生所的醫師任責任醫生;教育部門為這里上學的孩子量身定制了一套措施;公安部門為搬遷戶的戶口遷入問題開辟了綠色通道……該縣11個部門對安置點進行專題研究,并拿出了相關方案措施,切實解決移民搬遷群眾的實際困難。
2018年7月,該鎮又通過引進湖北崇高科技有限公司,將鎮政府舊禮堂改建成一個40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搬遷戶成功實現家門口就業!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麗婭 通訊員 張洋)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住進幸福里
下一篇:
咸寧網訊(記者馬麗婭?特約記者汪佳?通訊員徐莉)嶄新的樓房,整齊的路燈,前倚大路,后靠山坡,三三兩兩的人群不時傳來陣陣...
19日,寒氣襲人,崇陽縣青山鎮冷水港小區卻暖意融融,76戶搬遷戶迎來新年首份“大禮包”——一場別開生面的文藝演出正在進行...
光明日報記者夏靜張銳有就業、能脫貧、逐步能致富——易地扶貧搬遷的“湖北答卷”“以前的房屋倒塌了,父母常年在親戚家居住,...
大嶺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將居住環境惡劣的貧困人口整體搬遷出來,同時以大力發展旅游業為突破口,利用本村萬畝野櫻花自然資...
《清平樂》海報,宋仁宗背后屏風畫作為《晴巒蕭寺圖》南宋早期仕女繪畫冊頁郭熙《窠石平遠圖》(故宮博物院藏)著名漢學家、美...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通訊員趙雯琦報道:“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都屬于可回收物,玉米核、堅果殼、果核、雞骨等則是餐...
咸寧市創衛辦2020年7月4日我市召開創城和創衛復審迎檢動員會: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好生活環境7月3日上午,我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
9月來啦,家有讀書郎的家長們喜大普奔,孩兒們終于上學了,但同時也憂心忡忡,經過漫長的暑假,孩子們如何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從小到大,我無數次攀登銅鐘山,總想為她寫點什么,但她既無壁立千仞的懸崖,也無鬼斧神工的石林,更無繁花似錦的美景,只是...
許愛瓊(嘉魚)持續多日的暴雨把小城的每一條街道淹沒成小小的河流。之后,他回到了縣城,住進了廉租房,在一家公益性愛心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