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中午1點40分,87歲的楊文珍吃完午飯又來到岔路口社區茶花北路防控值守點。“今天上午剛招來了6名志愿者,得安排他們開展防控工作,增強力量。”她說。
有著40年黨齡的楊文珍是咸安區供銷社退休老黨員,自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在“疫”線防控。
茶花北路小區是個三無小區,小區有192戶、居住有834人。用楊文珍老人的話說:小區人多,如今居民在家呆了一個月,不好管嘞。
一句不好管的背后是管得多,效果是小區834人無確診、無感染。
小區封堵,她在管。楊文珍老人協助社區,發動居民封堵了7個路口,僅保留一個路口成為進出防控值守點。
小區排查,她要管。楊文珍主動上門,勸說居民上報行程,測量體溫,勤戴口罩,登記信息。
小區防控力量不足,她在管。楊文珍敲門號召居民主動參與小區防控,現已發動了65名志愿者。
防控分工,她還要管。楊文珍協調年輕志愿者做好卡口值守、區域巡邏、代購服務,督促年老志愿者進行輪流值守。
老人正是病毒易感人群,而高齡老人更是高危人群,87歲的楊文珍為何還要拼命地沖在一線?
老人說:現在習總書記都這么關心百姓,國家都這么重視,我年紀大但身體沒毛病,只希望為大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在岔路口社區黨委書記、主任艾娟看來:楊媽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一直是社區干部的好幫手、鄰里的熱心人。
過去,從馬柏大道進岔路口社區茶花北路路段破爛不堪,各家各戶又修起了高高的院墻,使得通往社區的路更加狹窄,居民苦不堪言。
2017年,楊文珍發動小區居民集資拓寬路面,一時間居民“炸了鍋”。修路拓寬時,必須要占用楊文珍家的院子,楊文珍二話不說,自掏腰包請來工人把自家的院墻拆了,往自家院里退了80厘米重建。修路差資金,楊文珍悄悄拿錢補上,后來大家查賬才發現。
楊文珍的言行,讓小區心里都非常服氣,對她愈發敬重了。
所以,在小區的疫情防控中,有人不配合,楊文珍上去協調,居民就主動配合了;有人不服調動,楊文珍上去溝通,居民就開始服從了。
剛剛上崗的志愿者何業平說:“楊媽這大的年齡,還在為大家值守,我們還好意思窩在家里,不配合工作嗎!”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甘青 通訊員 王偉俊)
編輯:hefan
上一篇:
【抗疫一線黨旗紅】80后黨員志愿者: 瞞著母親上一線
下一篇:
【抗疫一線黨旗紅】殘疾人志愿者胡超: 抗“疫”路上毫不畏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