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為推動互聯網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助力國家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11月30日,由中共咸寧市委宣傳部、中共咸寧市委統戰部主辦的“決勝之年看湖北 網絡主題活動咸寧行”在咸寧開展。當日至12月1日,由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和網絡代表人士60余人組成的采訪團奔赴通城縣、赤壁市集中采訪脫貧攻堅一線,參觀相關景點景區,體驗咸寧文旅風采。
中央、省級重點網絡媒體聚焦
-楚風瑤韻 雋秀通城
活動第一天,小編隨采訪團首先來到通城五里鎮。
一石一橋一瀑布,一山一水一境界。周一的清晨,善源谷景區迎來了一大批客人,我們走進山谷,遠山薄霧才漸漸消散,一路上的歡聲笑語,為善源谷帶來了許多生機。
景區群山環繞,傳說張良曾尋訪恩師黃石公,經過善源谷,來到相師山,留下千古傳說。沿途經過積善橋、行善橋、上善橋、相思湖、古民居,靜謐祥和的村莊里到處掛滿了“善”字燈籠。
當地民風淳樸,還保留了鄂南傳統民居村落風貌,在善源廣場上設有游客中心,通城的土特產品皆可在此購買,門外有供游客騎行的旅游自行車,夜晚的燈光秀也讓人流連忘返,在景區內閑逛一整天也不會無聊。
美麗的善源谷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游客,村民吃到了“旅游飯”,有的返鄉創業,有的就地經營特色農家樂。39歲的胡江波說:“我從2017年返鄉創業,一共投資180多萬,建設四季果園,現有火龍果、草莓等水果,游客很享受親手采摘的過程。”四季果園通過土地流轉、產業分紅、工資等方式帶動20戶貧困戶增收。
“竹林山莊”農家樂的付平露出靦腆的笑容:“這家店只有我和老伴兩個人經營,同時我們還撫養了三個兒女,靠景區把游客帶來就餐,一個月生意好時能賺7千多元。游客回頭客很多,都說很農家菜好吃。”
付平夫婦
老板娘端出剛炸好的小黃魚給我們吃,金黃酥脆的小魚贏得了眾人芳心。
通城縣沙堆鎮被認定為“湖北十大茶業名鄉名鎮”,走進沙堆鎮九井峰茶園,縱橫交錯的茶梗帶來一股清新的茶香,放眼望去,一片碧綠。
瀝青公路上鋪設了一條彩色騎行跑道,路邊每隔一段距離,立有采茶元素的雕塑,非常適合打卡拍照,站在交錯的茶梗里,不管低頭采茶還是抬頭招手,都是一部大片。
逛完茶園順便來九井峰茶博物館逛一逛,館內收藏了眾多從民間收集來的茶相關物件,光是茶具就擺滿幾個長廊,墻壁細節均是鄂南民俗風格,仿佛來到百年前的農家,愜意地喝上一杯茶。
逛得不過癮的,還能到樓上參觀茶室,走廊盡頭的房間內擺設了琳瑯滿目的茶具,做工精良,花紋精致。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觀光綠色有機茶園,體驗茶文化,還能喝完有機茶再帶有機茶回家。
九井峰茶園負責人鄒鵬成介紹,九井峰茶園結對基地所在村組貧困戶68戶,通過扶貧貸款參股分紅、臨時用工和茶葉采摘支付工資等方式,每戶貧困戶一年增收3萬多元,每年幫助貧困戶增加現金收入總計180余萬元。
“一座大觀園,整部瑤族史”。我們隨后來到瑤祖故里大觀園,聽熱情的瑤妹向我們娓娓道來整部瑤族史。
大觀園以縮微的方式,展示古瑤漢文化與地域風情,瑤古瑤茶道、壘石屋、樹屋、武昌府、十二姓……一步步踏上古瑤曾走過的路,穿過古瑤文化長廊,經過幾個篇章,終于理解這里為何是全球百萬瑤族同胞的精神家園。每逢節日還有漢男迎親花轎體驗、瑤女出嫁服裝走秀、《通城古瑤舞》、《漢瑤千古情》歌舞表演。
有了古瑤文化知識的積累,再到內沖瑤族村游玩更是如魚得水,相比起瑤祖故里大觀園的文化性,內沖瑤族村更注重觀光體驗,兩處景區相輔相成。
內沖瑤族村曾是瑤族先民的"聚居地",2012年被通城縣政府命名為瑤族村,也是湖北省唯一的瑤族村寨,是全國51個瑤族特色村寨之一;2016年被住建部納入第四批國家傳統村落保護名錄;2017年被認定為中國古瑤文化傳承展示基地;2020年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藥姑山遺址被列入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一進村,大家就被網紅項目“喊泉”所吸引,幾人饒有興致地吹動牛角,隨自下而上涌出的噴泉而歡呼。
古瑤文化陳列館乃是內沖瑤族村的精華所在,從古瑤的起源、民風民俗、服裝服飾、古典書籍等各方面介紹古瑤文化。
傍晚的風景甚好,沿著濕地公園的木棧道,一行人說說笑笑來到瑤望千年廣場,此時誰都沒想到,夜幕降臨時,大家會圍著篝火和遙望千年舞臺,一起歌舞唱跳,留下彼此最深的記憶。內沖瑤族村二、三期將建設瑤鄉藥谷、樹屋民宿等項目,喜迎八方游人。
內沖瑤族村多名黨員帶頭發展餐飲民宿、勤勞致富,示范帶動30多戶村民增收,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接近2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萬元。
熱情的村民們說:“春天附近幾個村都會結很多野生板栗,歡迎你們來年春天再到瑤族村,我帶你們摘板栗吃!”
-萬里尋茶道 赤壁借東風
第二天,我們來到“中國青磚茶之鄉”——赤壁,先后走進羊樓洞茶文化生態產業園、趙李橋茶廠、中國青磚茶博物館、羊樓洞明清古街、萬畝茶園·俄羅斯方塊小鎮以及大德和茶業有限公司了解赤壁市茶業生產、加工、銷售、茶旅結合等茶產業鏈發展情況。
茶道 鄭青攝
赤壁茶企眾多,又各具特色。
羊樓洞茶文化生態產業園的主體建筑在人工湖的倒映下呈一片茶葉狀,在湖面上熠熠生輝。產業園以“全茶產業產品開發+茶文化旅游”為核心,打造國內茶產業開發和茶文化旅游開發的全新發展模式。園區依托茶園自然生態景觀,以漢文化體系、三國赤壁文化體系、羊樓洞茶馬古道文化體系和茶產業園旅游文化體系為背景開發,建成“種茶、制茶、品茶、賞茶、買茶”為一體的現代化茶文化產業園。
趙李橋茶廠磚茶生產歷史悠久,源自唐、興于宋、盛于清,久負盛名,是歷史上聞名遐邇的“川”字茶的唯一傳承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趙李橋磚茶制作茶藝唯一傳承保護單位。川字茶博物館內收藏了大量各式各樣的青磚茶、米磚茶,迢迢千里運輸磚茶的雞公車也能在這里看到。
大德和以銷售巧克力青磚茶產品為主,大得和負責人說,在磚茶里加入奶糖,攪拌均勻后可直接做成奶茶。不少人躍躍欲試,喝過自制青磚奶茶后,大家都贊不絕口。
現場制作青磚奶茶
中國青磚茶博物館位于趙李橋鎮羊樓洞村,于2019年10月“一帶一路”茶業大會之時開館并對外免費開放,至今共接待游客6.9萬余人。館內藏品繁多、史料詳實、系列完整,是國內主題最突出、特色最鮮明、藏品最豐富、文化底蘊最深厚的茶葉專業博物館。虛擬VR與實景藏品無縫融合,帶游客暢游其中,寓教于樂。
幾步之遙便是羊樓洞明清古街,羊樓洞因茶而興,因茶而盛,是歐亞萬里茶道源頭之一。古鎮還是小橋流水的恬靜模樣,被雞公車軋出的槽痕被雨水沖刷地愈發清晰,兩旁明清古建筑房檐上掛滿了燈籠。
一個暖陽的下午,可以看到街旁坐著幾位老人閑聊或編制竹籃,幾乎每家商鋪都在售賣磚茶紀念品,烏黑的磚茶被制成金元寶、同心結等樣式掛在門前,這里的生活就離不開茶。我們在街道里走走停停,路過同心客棧、赤壁禮物、青石巷藏寶齋、古街磚茶等店鋪,還有赤壁人都知道的大眾餐館。
初冬的萬畝茶園·俄羅斯方塊小鎮,萬畝茶園的茶花含苞欲放,格桑花海溫暖又壯觀。入園就被撲面而來的俄羅斯異域風情所感染,熱情的歌舞、歡樂游樂場、青翠的茶園……
游客在觀光茶園的同時,體驗有趣的茶旅項目,在惠游活動期間,該景區可免費預約。不少游客在滿園茶香中,盡享親子時光,縱情整夜。
目前,赤壁市茶園總面積達16.2萬畝,茶葉總產量達4.2萬噸,茶葉生產產值12億元,全產業鏈產值47億元,帶動從業人員3.5萬人和5000多戶茶農增收脫貧。
此次活動不僅向各方媒體展示了咸寧市精準扶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先進事例和巨大成果,還向四方友人介紹了咸寧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優秀旅游資源,感受咸寧獨特文旅魅力。隨著“惠游湖北 樂享咸寧”活動的不斷深入,文旅融合更加緊密,文旅產業帶動鄉村致富,以旅游拉動消費,助力脫貧攻堅,使脫貧成果更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咸寧各景區也將以最好的面貌來迎接全國友人。
無預約 不旅游
“與愛同行 惠游湖北 樂享咸寧”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為保障各位游客的出游安全,敬請廣大游客持續關注預約平臺實況,錯峰出行!市文旅局特別提醒廣大游客:出行前若沒有預約或未預約成功,請勿前往景區游玩!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決勝之年看湖北?咸寧行】湖北赤壁:探尋萬里茶道的源頭
初冬時節的湖北赤壁,俄羅斯方塊小鎮的茶園依然碧綠起伏,羊樓洞明清石板街的游人依然絡繹不絕,趙李橋茶廠的工人們依然緊抓...
12月1日,決勝之年看湖北網絡主題活動,來到了湖北赤壁市。趙李橋生產的成品青磚茶(周瑞騏攝)趙李橋茶廠渥堆茶洞(周瑞騏攝...
萬畝茶園(央廣網記者熊峰攝)央廣網咸寧12月2日消息(記者熊峰)12月10日, 2020“一帶一路一茶”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將...
赤壁融媒體記者魏保東2020“一帶一路”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即將召開,一批頂尖專家學者齊聚赤壁,積極為赤壁青磚茶產業高...
赤壁融媒體記者肖天勝雷玲玲10月23日, 2020“一帶一路一茶”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包括...
赤壁融媒體記者丁錚錚為推動青磚茶產品多樣化、特色化開發生產,助力青磚茶市場拓展和轉型升級, 10月17日-18日,由2020“一...
赤壁融媒體記者鐘曉陽呂蓉10月15日,赤壁市召開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工作推進會。會議通報了赤壁青磚茶“十四五”規劃、青磚茶...
方傳華整理羊樓洞坐落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南約26千米的松峰山中,為湘、鄂、贛三省交界之要沖,是明清時期赤壁6大古鎮之一,為松...
赤壁是“萬里茶道源頭”、中國“青(米)磚茶之鄉”,赤壁青磚茶既是赤壁的特色,也是咸寧市農業三大特色產業之一。為了深化供...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25日,記者采訪咸安區星星竹海景區,一批文創小店在周邊陸續營業。同時,咸寧首個文創作品展也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