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20專題 >> 深入開展“六大”活動,加快推進咸寧高質量發展 >> 走遍咸寧 >> 正文

【建設轉型發展示范區調研行⑥】鼓舞天下 —— 崇陽大市村的轉型之路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0-07-14 08:41

眾所周知,崇陽大市村有一物一人兩個“國字號”——一是國寶級文物商代銅鼓,一是全國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程桔。

兩者跨越數千年的相遇,會演繹出怎樣的故事?

6月9日,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擊鼓傳花:全國兩會“吆喝”銅鼓石雕

大市村依山傍水,素有“三灣九曲西流水,十里畫廊繞月山”之美稱。

幾百年前,這里曾經商賈云集,貿易繁榮。“大市”由此得名。

走進大市村,沿路蜿蜒前行。十字路口處,一面造型古樸、線條圓潤的銅鼓雕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1977年在這里出土的商代銅鼓,距今3000多年歷史,堪稱絕世珍品,青銅瑰寶。

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門前,也有一大兩小3個銅鼓雕塑。

“這個特別設計,凝結著我們對銅鼓的深厚情感。”談起商代銅鼓,全國人大代表、大市村黨支部書記程桔立即打開了話匣子。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她帶著兩張銅鼓石雕的圖片走進人民大會堂,就是為了推介大市村的旅游資源,希望全國各地的企業家、游客都能來投資興業、旅游觀光,助力鄉村振興。

2014年,24歲的女孩程桔當選為崇陽縣大市村黨支部書記。

從都市白領到村支書,在一些人的質疑中,她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干勁,做規劃、跑項目、爭取資金……硬是把一個重點貧困村從泥潭里拉出來,成為全縣首批出列的貧困村之一。

從驚訝到驚艷,程桔也從“小公主”變成了“女漢子”。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后,為國計民生建言獻策的她,不忘借此平臺吆喝村里出土的商代銅鼓:兩會上,她拿著銅鼓卡片,見到合適的人就分發;在大市村全息視頻里,銅鼓更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以說,商代銅鼓是融進崇陽人血液與靈魂的一件國寶,特別是作為大市人,最引以為豪。

一直以來,如何做好銅鼓文章、引領大市轉型發展,是程桔的頭等大事。

一鼓作氣:“鼓”為今用打造文創產業

商代銅鼓,閨深三千年,不能再沉睡。

如何新韻激越?答案是:響鼓也要重錘!

在大市村口,矗立著剛剛落成兩棟建筑,一棟是廠房,一棟是辦公樓。

門前,兩位老石匠正雕刻銅鼓;一旁,十二生肖獸首一字排開,頗為壯觀。

“在這里做工,不僅能夠傳承這份手藝,還能按件計酬,增加一份收入。”今年67歲、曾經參與1975年大市渡槽修建工作的老石匠龐西明,對現在的生活感到很滿意。

長久以來,這里的石雕工藝堪稱一絕,雕刻的人物、花鳥、蟲魚栩栩如生。特別是大市渡槽,堪稱該村石雕作品的巔峰之作,其高度和跨度為全國第一。

“以前,來自各地的朋友和游客來大市觀光游完,臨別之際卻沒有一樣特別有紀念意義的禮物……”這些年來,程桔總是面臨這樣的小尷尬。

有了石藝工坊,今后就不一樣了。

“目前,我們正在與四家企業洽談,從中尋找最合適的合作伙伴,聯合在石藝工坊打造石雕特色產業。”程桔表示,石藝工坊是村辦企業,由縣政府投資700多萬元建成,辦公樓可以作為展示廳、村史館,廠房主要用于機械加工,也將作為扶貧工廠吸納村民就業。這里可以生產各種銅鼓石雕,供游客選擇。

其實,程桔心里早已有了一個想法:依托石雕文化,以石藝工坊為中心,整合各項資源,打造石雕品牌。主要產品以銅鼓石雕為主打,同時引導村里各類小作坊開發木雕、銅雕、木珠等文創產品,同步發展。

“石藝工坊門前的這塊空地,我們規劃建設一個小游園,將十二生肖獸首的石雕分布其中,讓游客們能在各個生肖主題區游玩,一定能火!”程桔滿懷憧憬地說。

鼓足干勁:打造“中華銅鼓第一村”

古為大市、商驛繁榮,今蘊厚潛,如何迸發?

以鼓聲為號角,以石雕為名片,形成統一品牌,做大做強,鼓舞天下。

在程桔的辦公桌上,有一張新的銅鼓雕塑設計圖,上面寫有“大市、歷史名村、中華銅鼓第一村”等字樣。

她說,這是大市村正在制做的新村雕,并將新修一條進村主干道,將其與石藝工坊、銅鼓出土地和紀念亭連成一線,同時結合夫妻樹、大市渡槽、大市水堰、古民居等節點,打造一個新的特色產業區。

如今,程桔將大市村的發展目標定位為“中華銅鼓第一村”,確定了“文化+農業+旅游”的產業發展模式,即:殷商銅鼓文化,智慧健康農業,美麗鄉村旅游。

一份抓產業促發展、抓旅游促融合的發展規劃躍然眼前:

流轉200余畝土地種植中藥材,打造觀光型農業產業基地;通過秋冬農業開發,打造200畝油菜片區;

以大市渡槽為中心,規劃觀景平臺、漂流基地和停車場,打造“輕旅游,慢旅游”;依托小旅游開發,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和農家宿,逐步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利用一河兩岸風景,規劃建設健身步道、月山野戰地、石林健身道、丁家灣大型地下溶洞,打造生態村莊,發展鄉村旅游。

同時,完善道路交通網線,新修1200米進村主干道,完成村委會至廂所村4000米道路和三組至白霓村1200米道路的硬化、刷黑、綠化工程。完善水利設施,800米大市河堤拓寬、護砌;月山大橋至大市電站500米河堤拓寬。整治人居環境,新修3個文化廣場,房前屋后美化、綠化;實施亮化工程、弱電入地,整治網絡線路;改造民宿民居,建設大市新村。

以銅鼓石雕為主打產品,以中華銅鼓第一村為統一品牌,推動文旅、農旅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村,一個人的轉身與一個鄉村的轉型;一面鼓的出土與一個產業的出彩……程桔與銅鼓的故事,未完待續。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文景 鎮強 特約記者 胡向輝)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迎風逐浪占鰲頭——來自赤壁電子信息產業的報道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