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機制造領域,有一個響當當的品牌——玉龍機械。
曾經,它是一家占地不足2畝、總投資不到30萬元的小作坊;如今,它是年產值過億元、稅收過3000萬元的行業龍頭。
短短十余年,“玉龍機械”在一次次轉型中實現飛躍式發展。
七月初,記者走進通山縣星光玉龍機械有限公司,一探其涅槃騰飛的軌跡。
轉方向:瞄準國家發展戰略
切割、焊接、組裝……走進星光玉龍機械新廠區,工人們正在流水線上有序忙碌著。
“目前的主營產品還是打捆機,售往全國20多個省份。”公司總經理許玉國望著數臺準備打包出貨的打捆機感慨道,“當初的選擇成就了公司如今的發展!”
許玉國是通山本地人,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1977年恢復高考,他成功考入湖北機械工業學校,畢業后進入通山縣柴油機廠上班,從最初的見習技術員做到副廠長。誰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掀起國有企業改制浪潮,手中的“鐵飯碗”丟了。
去哪工作?靠什么吃飯?經慎重考慮,許玉國決定帶領身邊的工友共同創業。他從親朋好友四處借錢,湊了近30萬元,成立通山輕工機械配件廠,開始從事零配件加工。
大理石生產機械配件、汽車配件、軍工產品配件……憑借過硬的技術和良好的口碑,公司逐步壯大,并成為某軍工企業認定的供應商。
“做這些零部件可以生存,但很難有大發展,轉變發展方式迫在眉睫。”許玉國說,產品配套加工雖然有錢可賺,但受制于人,必須開發屬于自己的產品。
2008年,人民日報上的《大國策——通向大國之路的中國環境保護發展戰略》一文,讓許玉國眼前一亮,產生了搶跑綠色發展之路的想法。他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和實地考察,發現秸稈處理領域大有發展潛力。于是決定,研發集收割、破碎、打包于一體的農業機器。
2010年,經多方考察研究后,許玉國斥資600余萬從新加坡買回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打捆機圖紙,組織廠內工程師、技師等骨干人員深扎車間,邊研究、邊制作,最終成功生產出第一臺打捆機。一經推出,得到業內認可。
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出臺秸稈禁燒法規,打捆機市場逐步拓寬,銷售額逐年攀升,玉龍機械正式打開全國市場。
許玉國感言:一個企業要發展得好,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特別要瞄準國家戰略,及時轉變發展思路!
抓創新:用新技術贏得市場
步入產品研發車間,數臺成型機器整齊排列,而它們與之前所見的打捆機略有不同。
“這些是免耕播種機,屬于最新研發的產品。”許玉國說。
原來,在疫情防控期間,雖然企業不得復工復產,但玉龍機械的技術研發卻未止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公司組織少量技術研發人員,開展專項研發。經兩個多月的努力,全新的免耕播種機成功研制出來,一經推出,立即迎來大批訂單。
除免耕播種機外,同時研發出的還有集破碎、打包、除土為一體的除土式方捆機,適用于畜牧業青飼回收。
據介紹,許玉國是個技術謎,對技術創新始終孜孜以求。他扳著指頭告訴記者:“經過我親手制造和研發的機械有五六十種之多!”
早年,為獲得新技術,他曾從中國農科院購進先進的樣機,進行拆解、分析,然后在原機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造。
2011年,他領銜的技術團隊成功研發生產出“九宮牌”YLYQ系列打捆機,在全國各地的農機展銷會上嶄露頭角。
緊接著,許玉國一鼓作氣,連續推出移動式方捆打捆機、破碎式打捆機、撿拾式方捆機等系列高端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其中,YLZ系列全自動液壓打包機被世界著名企業——美國百威英博啤酒集團納入采購名單。玉龍機械一躍成為全國農機行業的翹楚。
新技術、新設備的成功研制,與素質過硬的研發團隊分不開。自2011年起,公司與國內多所大學、研究所建立合作關系,不斷吸納各類高層次人才,并聘請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農機研究院等專家教授為公司的技術顧問,長期開展科技創新工作。
如今,該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30余項,發明成果獎10余項,農機產品23款。其中,YLZ型液壓打包機納入世界500強企業采購系統,YLYQ1950型撿拾式方捆機榮獲“湖北名牌產品”,15款機型享受國家農機政策補貼。
許玉國感言: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市場瞬息萬變,有了過硬的技術,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巧借力:合作發展做大品牌
與上市公司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之前,玉龍機械研制出的各類農機也算得上是行業佼佼者,為何還要選擇合作,與他人分一杯羹呢?
原來,從2011年到2014年期間,得力于技術優勢,玉龍機械公司發展勢如破竹。可到了2015年,由于公司本身規模較小,資金不足,無法實行大規模生產,與大型農機企業相比,發展局限性十分明顯。
“骨架子不大,再能吃也還是個矮子。”許玉國說,自身公司塊頭太小,要想進一步發展,必須 “借船出海”。
“我們想發展好農業機械,但力量不夠,希望同有實力的大企業合作……”為了能成功引入“外援”,許玉國在農業機械論壇發布了“求助”信息。
消息發出不到一個星期,就接到了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的電話,對方表現出強烈的合作意愿。后經數月的溝通交流和實地考察,雙方達成合作協議。2016年,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以1.53億元現金,收購湖北玉龍機械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成立星光玉龍機械(湖北)有限公司。
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首家民營農機上市企業,不僅讓玉龍機械的資金問題迎難而解,在生產技術、管理經驗、經營網絡、專業人才、市場等各方面,也為其注入了全新、先進、優質的資源,讓玉龍機械邁上新的發展平臺,在全國農機市場上掌握了更大的話語權。
翌年2月,公司再次投入4.75億元,在通山縣經濟開發區征用200畝地建設二期工程,著力開發國內領先的秸稈回收、打捆、打包專業機械。
2018年初,新廠房建成,投資超1億元的6千瓦激光切割機、焊接機器人等高新設備先后入廠投產。在新設備的支持下,公司喜訊頻出:9YY-1.25/9YYG-1.25圓草捆打捆機、9YYG-1.25T圓草捆打捆機等產品,經改進升級后,得到經銷商和用戶的高度認可,市場進一步拓寬。
去年,該公司出售農機1600余臺,總產值達1.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正如該公司的辦企理念所言,如今的玉龍機械:“玉琢成器雕精品,龍行天下展風神。”
許玉國感言:信息時代也是合作共享的時代,辦企業不能搞單打獨斗,要學會撐桿跳高,借船出海!(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昌爐 宋文虎 特約記者 孔帆升)
編輯: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