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6日8時,三峽水庫去冬今春已累計向下游補水達100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多補水約5成,有效緩解了沿江各地春耕以及工業生產生活用水緊張局面。圖為3月27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拍攝的水位下降后的秭歸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如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長江流域各省的發展共識。“龍頭”長三角已然騰飛,帶動長江經濟帶巨龍起舞。
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春寒料峭擋不住南京重大項目“加速跑”。
3月30日,南京市127個重大項目同步開工,總投資1347.81億元。其中,有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項目,有科技創新、商貿提升、文化旅游、總部基地等樓宇載體項目,還有教育、民生、城建、社會服務等公共領域項目。
長江經濟帶集聚的人口和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均占全國40%以上,是我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如何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把長江經濟帶建成高質量發展經濟帶?
2019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繪就了一幅新的國家戰略藍圖。
如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長江流域各省的發展共識。“龍頭”長三角已然騰飛,帶動長江經濟帶巨龍起舞。
生態提優,長江沿岸生機勃發
“現在一年收入30萬左右,比捕魚時高,人也輕松舒服,再也不用擔驚受怕過日子了。”
在鎮江市長江村,捕了30多年魚的戴小兵,2018年起告別“水上漂”的生活。如今的他在揚中市油坊鎮中灘村租了100多畝養殖水面,開始轉產做養殖生意,見到他的人都喊他“戴總”。
讓沿江近28萬名漁民轉身上岸的,是長江生態保護事業中的歷史性一幕——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
禁捕后,長江村成立了“老漁夫長江大保護志愿服務隊”,通過轉產轉業,漁民已經從過去的環境破壞者變為生態保護者。
“以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倒逼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當務之急是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說。
漁民收網上岸另謀生路,候鳥組團歸來蹁躚飛舞,水清岸綠成為濱江公園……4年來,這樣的和諧之變在長江兩岸越來越多地發生著。
在重慶渝北區銅鑼山,12個大型有水礦坑打造銅鑼山國家礦山地質公園已初具雛形,部分礦坑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
2012年,該區域采石場全面關閉后,遺留了41個大小廢棄礦坑,如大地上的瘡疤。現在,這里統籌開展山上、山腰、山下系統修復治理,規劃串聯其中。目前,廢棄礦坑已治理2300畝。
記者在武漢市江夏區廟山產業園花山礦區采訪時看到,經過3年多治理,花山礦區原本寸草不生的廢棄采石場,通過清除危石、削坡整形、礦坑回填等方式,栽種近4萬株楊樹、楠木、桂花等綠色植物。
花山礦區是湖北礦山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的一個縮影。2016年至今,全省累計完成礦山生態修復976個,治理恢復面積5.26萬畝。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湖北省將繼續把保障長江沿岸生態安全放在首位,抓好湖北長江干支流兩岸10公里范圍內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突出生態功能,進行系統性、整體性修復。
搬遷企業,搬出創新發展的新天地
“2019年,長江江蘇段干流水質穩定在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91.1%……”
2020年1月16日,江蘇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江蘇”聯組會議,副省長趙世勇“曬”出了江蘇水環境質量“成績單”。
這份成績單背后,是江蘇鐵腕治污的決心和舉措。近三年來,江蘇沿江八市共關停化工企業2491家。
2019年,沿江11省市累計“搬改關轉”化工企業958家,其中包括位于長江干流、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的化工企業44家。
在鐵腕治污、嚴守紅線的同時,如何做到進退有度,讓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成為長江經濟帶的主旋律,成為一道必考題。
去年5月,常隆化工、金隆生物、華捷化工、臨江化工等4家企業與常州高新區簽訂騰退意向書。取而代之的是高端綠色化工、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汽車及核心零部件和精密制造、綜合物流等產業,計劃引進“兩特三新”產業及其他先進制造業項目18個左右。
沿江省份中率先出臺《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實施方案》的湖北省,也在產業政策執行等六個方面予以支持保障,投入資金約6億元。
截至2019年底,湖北省共有196家沿江化工企業完成關改搬轉。這不僅解決“化工圍江”問題,也推動化工企業轉型升級。據統計,2019年1—10月,湖北省石化行業增加值增長7.8%,實現
業務銷售收入4337.8億元、利潤2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25.3%。
在湖南湘潭竹埠港,騰籠換鳥、退二進三的產業結構調整正在進行,28家污染化工企業全部關停,一座集商貿物流、總部經濟、會展經濟、生態休閑等現代產業于一體的新城日漸崛起。
目前,上海建設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步伐加快,安徽、四川、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扎實推進,湖北、湖南、四川創新型省份加快創建,合蕪蚌、重慶和浙東南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順利。
2019年前三季度,沿江11省市地區生產總值達3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1%,高于全國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4.5%,占比持續提升。
生態補償,連通脫貧致富與環境保護
生態產品總價值是GDP的2.73倍、農民以綠水青山入股分紅……在國家三大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的江西,當地良好的生態優勢正加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好山好水“賣”出好價錢。
在長江下游,《安徽省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暫行辦法》于2018年1月出臺,生態補償機制在安徽省全域實行。浙江與安徽兩省共建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資金、產業、人才等補償方式正逐步探索。
生態補償不光是輸血式補償,也要造血式補償,通過生態補償,長江沿岸不斷提高地方發展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在云南境內陡然急轉。這里是多山高原地區,也是長江上游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
從1989年起,國家在包括金沙江流域地區實施了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防治工程。但是,有了“生態”卻無“生計”成為貧困山區的新問題。對于云南來說,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是同“一個戰場”上的“兩場攻堅戰”。
為此,云南重點圍繞生態保護、生態治理、生態產業三個方面打好生態扶貧“組合拳”。
目前,全省聘用生態護林員達到17.04萬名,每人每年平均增加9000多元收入,共帶動17.04萬個貧困家庭、70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此外,云南還種植木本油料林種植面積5150萬畝,核桃、澳洲堅果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國之首,成為貧困地區的“鐵桿莊稼”“綠色銀行”,涌現出云南核桃、臨滄堅果、魯甸花椒、怒江草果、昭通竹筍等一批助農增收明顯的地方特色林產品,為產業脫貧攻堅厚植優勢。
如今,金沙江沿岸已是繁花似錦、百果飄香的樂園,沿江行走,在不同的區域都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經濟果林。
(記者張曄 趙漢斌 劉志偉 俞慧友 吳長鋒 雍黎 張蘊 盛利)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詞:曙明(武漢鐵路局)他說:我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親眼看到了黨和政府的大愛,全國各地的馳援,還有武漢人民英勇頑強的精...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奇峰李新華代表認為,要充分發揮咸寧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重點加強招商引資考核和工作舉措力度...
石首地處鄂南湘北,橫跨荊江兩岸,坐擁90.3公里的長江雙岸線,是長江大保護的主戰場之一。“大力打擊非法排污、非法采砂、非...
為切實加強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按照省水利廳統一部署和市際邊界水域聯合執法協議, 12月16日至19日,咸寧市水利和湖泊局聯合宜...
11月29日-12月6日,市政府辦安排一名副縣級干部,牽頭組成工作專班,登門拜訪每個市專項戰役指揮部,面對面傳達省長江大保護...
12月10日,副市長譚海華主持召開咸寧市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2019年度工作推進會。并從年終結硬仗工作有差距、年前強發力...
2017年4月25日,咸寧市第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咸寧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2015-2023年)》。該市...
長江猶如一把巨大的利劍,將一座山劈成了兩半,一半留在了南岸,另一半被沖到了的北岸的一個沖積沙洲上,留在南岸的那半壁伸...
原標題:兩期《青春詩會》直播觀看總量破億《青春詩會·春天里的中國》自4月8日在電影頻道開啟直播以來,全網觀看總量破億,...
王勿寧你以干城雄風的名字仰天長嘯你以英雄豪杰的浩魄駕波馭濤啊——天上河漢地上武漢橫空出世你是我的驕傲拔地而起你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