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饒敏 周萱 特約記者 胡劍芳
溫泉辦事處十六潭社區曾名噪一時——
作為咸安區管轄范圍最大、最分散的社區,確診病例多達12人;轄內福星城小區成為我市首個全封閉小區,封閉后先行先試、有條不紊的管理模式,被國內多家媒體報道;社區書記郭芬芳作為全市社區工作者代表,在我省第31場新聞發布會上接受采訪。
回顧1個多月的抗疫歷程,郭芬芳對記者說:“酸甜苦辣說不盡,千言萬語只有一句話:把工作做得細一點,再細一點。”
一名“萬能”的代購員
“吳姐,你知道哪里能買到這種藥?”
“交給我來辦吧!”
對話里的“吳姐”并不是姐,他叫吳宏圖,是十六潭社區17朵“金花”里唯一一片“綠葉”。之所以喊他“吳姐”,是因為同事們一致評價:“他比女同志還細心。”
疫情期間,吳宏圖和所有社區人員一樣兼任代購員,他有個“獨門絕技”——別人代購不到的,他都能買到。
東潤華府一住戶患有精神疾病,平時由姐姐照顧。封路后姐姐在外不能回家,弟弟在家斷糧斷藥,讓人憂心。求助電話打到社區后,吳宏圖包攬下任務,一對一進行幫扶。
精神類處方藥十分不好買,藥店不售。吳宏圖輾轉開好證明辦好手續,到市附二醫院買來救命藥。他特別關照這位病患,家里只要缺菜少米了,第一時間送過去。雖然獨居在家,但小區封閉以來,這位患者精神狀態一直正常,親屬感謝不已。
轄區一位孤寡老人特別想吃熱干面,可大街小巷店鋪大門緊鎖,上哪兒買去?吳宏圖愣是有辦法,四處打聽到一家小店有半成品,立即采買送到老人家中。看到久違的熱干面,老人露出滿臉笑容。
“社區防疫沒什么巧,多跑多問多做就是訣竅。”郭芬芳說,網細了,安全系數就高;心細了,服務更有溫度。
一張暖心的服務卡
2月25日,水木嵐庭小區住戶蘆容桂家中,來了一群特殊客人。該小區包保單位干部屈衛民帶領志愿者上門,給蘆容桂送去肉、雞蛋、水果、醬油等200元物資。
為何上門看望蘆容桂?一切還得從一張暖心服務卡說起。
十六潭社區老人多,其中獨居老人有39位。還有一些困難群眾和殘疾人。為了精準照顧這個特殊群體,社區推出暖心服務卡,即每個小區把特殊群體的信息詳細填在服務卡上,張貼在小區大門口,方便志愿者開展工作。
屈衛民就留意到了這張卡。他發現小區低保戶蘆容桂一人獨居,因中風偏癱長期坐輪椅,生活不便,于是立即組織幫扶。值守人員不僅每天三次電話或上門掌握情況,且一有捐贈物資,率先送到她家。
同一小區的呂松階,也因暖心服務卡得到幫扶。呂松階一家8口人,全靠他一人養活,疫情發生后沒有經濟來源,生活困難。市住建局等單位的干部職工,先后為他捐款近千元,并送去糧油物資,大大緩解了呂家困境。
郭芬芳感慨道,這段日子的工作千頭萬緒,人人恨不得長成“八臂哪吒”,變成“千手觀音”,想方設法出點子出招數。社區率先推出暖心服務卡,雖然招數不見得如何高明,但勝在精準、實在。至今,社區未出現一例特殊群體的意外事故。
一個不掉線的“客服”群
抗疫期間,比社區工作人員還忙的,一定是他們的手機。
“什么時候才能解封?”“為什么他家有捐贈物資我沒有?”……這樣的電話一天不間斷。
“幫我買一點東西。”“我父親明天要去醫院定期檢查。”……這樣的微信留言不停刷屏。
“每天至少六七十個電話,凌晨兩點還有人打。小區微信群更不用說,響個不停。”郭芬芳笑著說,社區工作人員人人成了代購員、服務員、陪聊師……她自己就準備2部手機,新加了40個微信群,一天24小時答疑解惑。
面對形形色色、各種需求的人,無故挨罵的情況也不少。有次郭芬芳接到一位滯留海南的咸寧人電話,對方情緒激動,言辭激烈。原來他們一家三口在海南滯留很久,已花費3萬多元,希望早點回家。郭芬芳耐心講解政策,終于緩和了對方情緒。當政策有調整后,她又第一時間通知對方,并指導其辦好手續,一家人順利返回咸寧后,特意向郭芬芳連連道謝。
“微信群里總有愛挑事的刺頭,首次分配捐贈物資,在群里質疑不均。后來我每次曬出簽收表格,各種政策、文件秒轉發,不和諧的聲音越來越少。”
郭芬芳說,防疫期間,電話和微信群也是有力“武器”,這樣點對點的服務、人與人的溝通,能很好地宣傳引導、化解矛盾,工作起來事半功倍。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鄭俊華深入特殊場所督導時要求 從嚴從細從實防控疫情
下一篇:
早、嚴、實,環環相扣,步步為贏……崇陽戰“疫”記
會議讓他對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對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也深感敬佩,同時他也在內心暗暗鼓勁:一定要協同社區一...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夏正鋒陳紅菊通訊員李婷婷亂搭建的拆了,破舊設施換了,別開生面的文化墻,干凈整潔的路面……背街小巷整...
核心閱讀咸安區永安街道辦事處轄區國土面積12.4平方公里,下轄14個社區,總人口11.9萬人,其中流動人口近2.9萬人。永安街道辦...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龔宣報道:“我下崗后,一家四口生活十分困難,工會志愿者幫助我家解決就醫和住房問題,還購置了家具和...
3月7日,襄陽市學府社區樓棟黨小組成員將當地政府補貼的“蔬菜包”送至居民家中。針對低收入群體,武商、中百、中商、沃爾瑪...
因疫情防控實行小區(村)封閉式管理后,群眾生活物資供應能否跟上,社區配送“最后一公里”是否打通?繼多次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
針對網上流傳的一則“城管搶蔬菜”視頻,經過武昌區委、區政府調查,已證實是謠言。
2020-02-25 07:222月21日,位于武漢市武昌區友誼大道的中商徐東平價廣場,網約車司機在超市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忙著搬運社區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