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發展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面對當前經濟發展新階段、新形勢、新變化,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發展環境仍存在諸多不足,與廣大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招商引資過程中的“兩愁”問題(沒項目愁,有項目也愁)比較突出,民營企業發展中的“五盼”(盼資金、盼人力、盼技術、盼維權、盼市場)現象更加迫切。
一是健全體系。順應“三抓一優”需要,設立市投資促進和企業服務中心,并將中心建設成為招商引資、項目促進、企業服務的專門服務機構,打造與項目引進、項目建設和項目運營“三環節”相對應的“三位一體”服務體系。
二是完善制度。規范實施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四項制度,及時收集企業、商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建議。建立督辦機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門專門督查收集問題的責任分解和協調解決。
三是整合平臺。一是整合有關部門服務平臺,實現“窗口化”、“一站式”便捷服務。二是建立中介機構集中服務大廳,設立功能服務區,建立中介服務機構信用等級評價機制,匯集優質服務機構為企業發展提供多方面快捷服務。
四是強化領導。在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下設各專項領導小組,負責政策落實。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傳承紅色文化 助力綠色發展—— 劉秋芬委員一席談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程慧、通訊員程良萬報道:12日,通山縣經濟開發區星瑞生物科技項目施工現場,大型挖機挖土填方,裝載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