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賀春音 通訊員 曹杰 周雨
開欄語:
2018年,通山縣、崇陽縣如期“摘帽”。今年,通城縣即將“摘帽”。在脫貧攻堅路上,我市涌現了一大批優秀駐村幫扶干部。他們踐行初心使命,心系貧困百姓,堅守扶貧一線,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留下了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也留下了踏實肯干的良好形象,為我市打贏脫貧攻堅仗作出了積極貢獻。本報從今日起開設“幫扶之星”專欄,集中展示優秀駐村干部風采。
“這模樣的扶貧才是真扶貧、實扶貧,給藕塘村做了個金飯碗,村民長久受益?!?月28日,參加嘉魚縣陸溪鎮藕塘村主題黨日活動的退休老支書黃忠發,在聽到該村佳一生態農業合作社,通過電商銷售農副產品36.34萬元時,高興地說。
“銷售這么好,這得感謝老謝!”合作社負責人蔣忠四由衷地說。
老謝名叫謝志美,今年55歲,是建設銀行咸寧分行電子銀行中心主任,2018年8月,他響應組織號召,前往嘉魚縣陸溪鎮藕塘村駐村扶貧?!澳赀^半百重披甲,脫貧攻堅再建功?!敝x志美常以此自勉。
謝志美一到駐村,就琢磨著如何利用中國建設銀行的電商平臺善融商務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他首先走訪了佳一生態農業合作社。合作社承包了村里200余畝的水面和400余畝的坡地,水面種植菱角,放養刁子魚、清水蝦、野生甲魚等;坡地里建了20個無公害蔬菜大棚,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光照物理除蟲,一年四季應時蔬菜不斷。
在謝志美的指導下,今年3月,佳一合作社的產品上線善融商務電子商務平臺了,產品有“佳一”牌菱角、干菜、干刁子魚、野藕、蓮子米、大米等。合作社對藕塘村上冊的貧困戶關愛有加,只要尚有一定勞動能力的都動員進來務工,能做水面活的就摘摘菱角、摘摘蓮子米,能做陸上活的就割割青草、喂喂魚、看看塘,能做室內細活的就揀揀干菜、整整包裝、發發貨。給電商平臺里的客戶發貨,要求細心、周到、及時,當天能處理的訂單一定不隔夜。工錢,能計件的計件,能按日的按日,準時現金發放到手里。
佳一合作社是村里和建行駐村扶貧工作隊重點扶持的對象,除了鮮活的產品只能線下交易外,保鮮期長一點的產品都進駐了善融商務等多個電子商務平臺,日處理訂單在逐步提升。優質無公害水生菜、大棚菜,正在按訂單農業模式,搶季搶時種植養殖。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打工掙錢。扶持一家合作社,帶動一村村民,盤活一村經濟。佳一農業,今年僅菱角就已經賣出了200余萬元。
“以前,田地都租出去了,大事沒-沒體力干,還-還-沾點摸牌小賭?,F在好-好-多了,能去合作社打-打-工掙錢,摘——棱角,看——魚塘?!必毨酎S顯海小時候患小兒麻痹癥,左腳走路不方便,說話略顯吃力,逢人就說扶貧工作隊和合作社的好。
該村另一家合作社陸富生態養殖合作社生產的有機大米,在謝志美的引導下,也將上線善融商務。
精準扶貧,電商先行。在做好本村產品上線善融商務的同時,謝志美也把目光投向了本鎮、嘉魚縣乃至咸寧全市。
“‘互聯網+’大潮滾滾,順勢而為,咸寧不僅要解決農村電商買而難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充分利用善融商務等平臺將地產品賣出去的大文章。”謝志美決定以藕塘村為試點,力爭更大范圍內的咸寧企業與善融商務同船而渡,讓更多貧困戶依托電商到達小康的彼岸。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王漢來:界牌村的“牛司令”
下一篇:
脫貧路上的“小桔燈”—— 記全國人大代表、崇陽縣白霓鎮大市村黨支部書記程桔
■記者王奇峰通訊員申麗萍“今年龍蝦市場還不錯,這批龍蝦很快就可以上市了。通過產業發展幫扶政策支持,張治兵參加了縣里舉...
咸寧網訊通訊員楊惠春報道:在嘉魚農商行信貸資金的支持下,嘉魚官橋三湖茶葉專業合作社300畝優質白茶今年開始批量生產上市了...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奇峰“建議市政府將生態黑土豬列為咸寧市產業扶貧重點項目,加大扶持培育力度,推進脫貧攻堅。政府向適...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謝志美藕塘村,地處嘉魚縣南部、陸溪鎮北大門,全村版圖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334戶、167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