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明
文明有序的城市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雖然我市對道路停車有明確的標準和規范,但車輛亂停亂放現象仍久治不愈,不僅給城市添“堵”,更是文明之痛。8日,記者在我市城區部分街路走訪發現,機動車擠占人行道、盲道等違規停車現象頻現,影響正常通行,有損城市形象。
機動車停放太“任性”
“不怕沒地方停,就怕你不會停”,一句話道出了我市部分街道機動車亂停亂放現象的真實寫照。
上午8時左右,記者在咸安區永安大道看到,此路段并沒有相關部門設置的停車位,而道路兩旁和人行道上分散停著10多輛車,致使途經此處的非機動車和行人只能從道路中間通過,使本就不寬的非機動車道顯得異常擁擠。
記者注意到,在長安大道非機動車道亂停亂放的車輛也不少,尤其在酒店和一些商鋪門口,有的干脆將車停在綠化帶中間的過道處,有的車則是隨意停放,停車方向各異,顯得比較凌亂,沒有一點章法。市民王女士建議畫出停車箭頭,指明停車方向,既方便停車,也美觀。
在漁水路咸寧國貿旁道路上,有不少車輛停在馬路兩側的機動車道上。在漁水路菜市場附近,市民朱女士提起機動車亂停亂放給自己生活造成的影響時一個勁搖頭。朱女士告訴記者,她每天要到菜場買菜,“很多私家車密密麻麻地停在道路兩旁,導致道路變得非常狹窄。”
在溫泉城區中心花壇附近,記者同樣發現了車輛亂停亂放的情況。在中百倉儲門口停滿了電動車、摩托車、共享單車。
人行道被占煞風景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在我市不少道路上,很多車輛為了有“一席之地”,有的車停在非機動車道上,有的車騎在路肩上,甚至有車索性停在人行道上。
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銀泉大道一家實業有限公司門口看到,大門口及人行道上橫七豎八地停放著四五輛車,行人在車輛狹小空隙間來回穿梭,極其不便。而且在這些車輛停放處,地磚被碾壓得七零八碎。一位剛停穩車的車主開車門時,險些撞到路人,差點引來糾紛。
隨后,記者又來到溫泉路,放眼望去,停放在人行道上的十幾輛車像是在排兵布陣,行人穿行其間如同走迷宮。
一位拄拐杖的老人在家人攙扶下蹣跚地邁著步子,有些無奈地表示,人行道快成機動車道了,走路得時刻提防著,說不準就從哪竄出來一輛車。
“特別是學校開學的時候,一到上下學高峰期,這里的交通幾乎‘癱瘓’。”在市實驗小學附近,市民嚴先生告訴記者,車輛亂停放導致該路段擁堵不暢的現象由來已久,很多車主隨意停車,窄窄的城市支路兩側均停放了車輛,嚴重影響大家的正常出行。
“學校門口經常堵得水泄不通,導致外面的車進不來,里面的車出不去,有的車主接完孩子之后想要離開,由于被其他車擋住,只能坐在車里靜靜地等。”同樣的擁堵現場也發生在市直機關幼兒園附近。有的家長甚至將車輛停放在公交車站臺旁,導致公交車無法進站。
許多市民告訴記者,騎摩托車和電動車經過這一路段時必須小心翼翼,很容易發生剮蹭事故。同時,在此路段記者還發現,比較突出的問題還有機動車占壓盲道。
市民為停車難獻計獻策
“這條路上都沒有停車位,我只能隨便停。”在茶花路市殘聯門口的人行道上,一位正在停車的私家車車主說,他也不想占用人行道,但停在路邊會被交警貼罰單或者被拖走罰款,又沒有停車位,總不能把車子扛在背上吧。他希望城市管理部門要以便民為導向,想辦法解決停車難問題,而不能靠拖車罰款解決問題。
“中心花壇確實停車難,我們每天都在為車子停在哪里發愁。”市民白女士說,她為了躲避違停罰款,幾乎每天都上演打游擊戰。她告訴記者,其實,中心花壇附近還是有地方可以修建臨時停車場的,比如利用中百旁農機局等閑置地塊建臨時停車場解決燃眉之急等。
采訪中,市民提出的意見建議最多的就是希望政府部門能充分挖掘潛能爭取多建停車場,增加停車位,緩解停車難問題。
記者還注意到,停車資源浪費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車輛亂停亂放。
不少車主表示,許多商鋪門店門口劃出了停車位,但商家為了不影響生意,將磚頭垃圾桶等放在停車位上,讓機動車沒地方停。
走訪中,記者發現,在市區規劃了許多非機動車停放點,這些停放點都有很明顯的標識標語,一些市民卻為了自己方便,將非機動車隨意停放。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文明創建進行時⑤】公交車出租車:別讓流動的風景失色
下一篇:
【文明創建進行時③】占道經營出店經營屢禁不止,暢通道路何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