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出重拳“當下改”,又建制度“長久立”。
制度建設最能管根本、管長遠,是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既是成果的體現,更是鞏固成果的保障。
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級各部門不斷強化宗旨意識,在建章立制、完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結合實際制定一批務實管用的工作制度,真正發揮制度的引領性、規范性、保障性作用,不斷把主題教育的成效轉化為推動咸寧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力。
成果有哪些?
——23項主題教育制度相繼出臺
12月6日,在市委主題教育制度建設媒體座談會上,我市相關責任單位負責人解讀了全市目前已出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制度成果:我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目前已出臺23項制度。
這些制度包括《關于建立縣級以上黨委(黨組)“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的具體措施》《咸寧市關于“大學生引進計劃”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激勵關愛鄉鎮干部的十五條措施(試行)》《咸寧市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咸寧市紀檢監察機關鼓勵和保護干部干事創業具體措施》《咸寧市臨時救助實施細則》《咸寧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程建設項目進場交易運行規程》《“主題教育理論微課堂”學習制度》等,制度內容涉及高質量發展、民生保障、黨建引領、作風建設、從嚴治黨等方面,突出解決人民群眾“衣食住行、業保教醫”等問題。
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高度重視制度建設,要求制度建設做到“預而立”,通過扎緊制度籬笆,推動主題教育善始善終、善作善成,確保主題教育成果不過期、不變質。
我市及時印發了《關于加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制度建設的通知》,提出制度建設指導意見。各級各部門堅決摒棄“制度建設是后期工作”、重視“當下改”忽視“長久立”等錯誤觀念,堅持“全局一盤棋”思想,把制度建設作為整改落實、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早謀劃、早部署、早推進、早見效。
為提高制度的針對性,我市提出制度建設重在解決問題,出臺一項制度,應當解決一個問題、完善一個方面。
為提高制度的操作性,我市提出要用系統的思維、改革的辦法加強制度建設,在問題中找出路,在創新中想辦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咸寧經驗”。
為提高制度的可行性,我市既提出建議題目,也指出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選題,保證制度出臺后能夠落實落地。
具體怎么抓?
——制度建設旨在為民成果惠民
11月27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咸寧市關于“大學生引進計劃”的實施意見》,公布“攬才九條”,制定了一系列強力舉措,讓大學生來咸工作有房住、生活有補貼、就業有渠道、創業有扶持、直系家屬就業有推薦、人才流通有機制,力爭在5年內實現引進10萬名各類人才。
在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上,我市從增進人民群眾福祉、健全民生保障等群眾切身利益出發,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引進、衛生健康、醫療保障、就業培訓等5項制度機制,著力提升公共服務質效。
接下來,我市還將建立和完善殘疾人救助、低收入保障、農村飲水保障、消費保障、“智慧校車”、醫生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等10項制度機制,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市委主題教育辦圍繞“863”專項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領域、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等方面問題,結合我市實際,精選51個制度建設題目供各地各單位參考,各地各部門各單位有的從中選題,也有的結合實際自主命題,努力在群眾“最盼”的地方抓整改,在群眾“最急”的地方解難題,在群眾“最怨”的地方改作風。
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上,加快完善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在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上,一以貫之地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鼓勵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理政。
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上,不斷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和職能,按照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原則,建立和完善了項目審批、公車管理、統計管理等6項制度機制。
在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上,大力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探索優化國有企業布局,做強做優咸寧特色品牌。
在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上、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上,都分別建立和完善了多項制度機制。
特色是什么?
——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促進”
轉化成果,持續推動建章立制;持續發力,確保制度管常管長。
聚焦素質提升,圍繞主題教育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具體目標,因地制宜不斷建立完善了系列學習工作制度,推動全市各級各部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向常態。
制定《建立縣級以上黨委(黨組)“思想引領、學習在先”機制的具體措施》《咸寧日報傳媒集團增強“四力”推進“走轉改”聯系基層工作制度》《“主題教育理論微課堂”學習制度》等,推動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思想不斷提升、本領不斷增強、黨性不斷錘煉。
突出示范引領,在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規定動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咸寧實際,突出示范引領,創新方式方法,制定出臺接地氣、能落地、針對性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咸寧市人民調解中心調解規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調解場所集中,實行集約化管理、多元化調解、一站式服務,全面提升調解工作的針對性和精細化水平。崇陽縣總結推廣“灣子夜話”經驗,出臺《關于推進“灣子夜話”活動常態化制度化的實施意見》,明確“五變”方向、聚焦“五話”主題、鞏固“三項”制度,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提升了群眾滿意度。
堅持統籌兼顧,注重把開展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與正在做的事情有機銜接,與履行崗位職責相得益彰,切實做到“兩手抓”“兩促進”,真正把廣大黨員干部在主題教育中激發出來的工作熱情、具體實踐,轉化為制度建設的實際成果。
結合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實際,我市出臺《咸寧高新區社會投資類工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咸寧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程建設項目進場交易運行規程》《咸寧市企業上云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試行)》等系列政策,著力營造更加良好的現代化、法制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哲 通訊員 李成 王雯靜)
編輯: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