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崇陽縣委
核心閱讀
崇陽縣地處幕阜山片區,轄12個鄉鎮,199個村(社區),基層黨組織735個,黨員16089人。自2017年被確定為省基層黨建“整縣推進”試點縣以來,縣委堅持黨要管黨,以創全市標桿、全省一流為目標,以“三抓三促三推三融”為抓手,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佛嶺村中藥材基地
坳上村蓮藕基地
白霓鎮大市村黨群服務中心
黨建工作青山鎮現場會
黨建工作沙坪現場會
今年基層黨建亮點
作為基層黨建“兩整工程”試點縣,努力爭創全省基層黨建示范縣,今年從四個方面打造基層黨建亮點工作,“倍增組織力”:
一是以支部星級管理為抓手,實行支部評星定級動態管理,落實支部工作條例,推進支部整體提檔升級,實現支部建設標準化。
二是以“四百工程”(百個好組織、百名好支書、百家好陣地、百個好基地)為抓手,推進黨建要素提檔創優,實現黨建工程精品化。
三是以“整縣推進五帶共創”(幕阜山旅游公路、天路公路、106國道、環城、青山旅游圈)為抓手,以“紅色綜合體+鄉村振興”為平臺,推進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走在前,實現黨建工作實體化。
四是以黨建重點項目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圍繞易地搬遷安置點“黨建+治理”,加強農村新社區黨的建設、基層治理和信息化管理統籌融合,推進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實現黨建重點項目精準化。
堅持提高政治站位 壓實基層黨建第一責任
縣委牽頭統籌抓,做到難點一一化解。縣委常委會每兩個月研究一次“整縣推進”工作,開展一次現場辦公,解決了貧困村集體經濟薄弱、陣地提檔升級等12項重難點問題。推行縣委常委會、黨建領導小組會下基層,每季度以現場會、觀摩會等形式,強責推進,已分別在5個鄉鎮10個村(社區)召開推進會。成立“兩新”、教育、衛生計生、離退休干部等4個工委并規范運行。落實每村5萬元、社區20萬元黨建專項惠民資金,按農村黨員人平100元、機關黨員50元標準落實黨員活動經費。
大員上陣深入抓,做到弱點一一補強。推行縣級領導聯系一個鄉鎮、一個重點貧困村、一家企業、一個重點項目的黨建“四個一”工作責任制。縣委書記杭鶯聯系銅鐘鄉坳上、大嶺兩個重點貧困村,帶頭把聯系點辦成黨建工作的樣板點。縣四大家黨員領導、鄉鎮黨委書記共領辦42個黨建示范點,以責任清單式抓推進,以拉練督導式抓落實。各級黨組織書記、各級黨代表,廣泛開展“走村巷·連民心”“黨代表先鋒基層行”“我是黨員·我們在行動”等活動,幫助建強黨支部,為基層解決了大量的實際問題。
上下聯動全面抓,做到重點一一突破。發揮黨建統領一切工作的作用,統籌使用各項目資金,重點抓好基礎設施、服務場所、文化場所、產業發展、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平安村社等建設,先后建成了坳上村、畈上村、大集社區等黨建民生品牌。發揮鄉鎮黨委龍頭作用,落實組織實施之責、監督管理之責、考核評價之責,駐村工作隊長兼任黨建指導員,與駐點村實行同獎同懲。村(社區)黨組織發揮主體作用,暢通“最后一公里”。
堅持推進全面進步 夯牢服務民生第一底盤
全領域推進,力爭個個不掉隊。全縣199個農村、社區黨支部,全部都按標準抓到位,對重點貧困村、軟弱渙散黨組織選派優秀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對相對落后的102家“兩新”黨組織派出黨建指導員。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一起抓,通過強化支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經常性建設,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隊伍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覺。推行支部星級管理,明確星級標準,逐支部評星、定星,實現支部建設全面提升。
全方位優化,力爭級級有活力。在全縣農村推行“1+4”創建模式,即“高素質帶頭人+功能齊全的村級陣地、成規模的扶貧安置點、有效益的產業基地、高效的村莊治理”,近兩年,全縣新建“1+4”樣板村40個。推行以村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為中心的“四評兩公開”村民自治制度。在“兩新組織”中開展“百日鞏固行動”,新建黨組織68個,同步組建工、青、婦群團組織,覆蓋率100%。健全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黨組織網絡,配備“兩長四員”,建立議事、執行、志愿服務“三支隊伍”并發揮作用。
全標準提升,力爭年年上臺階。全縣分三年實現基層黨建整鄉提升、全面過硬,2017年為示范帶動年,2018年為全面推進年,2019年為總結提升年。在推進過程中,確定銅鐘、天城等五個示范鄉鎮,另分農村、機關、“兩新”組織、學校等領域確定不低于20%黨建示范點。串聯打造天路統籌發展、幕阜山旅游景觀等5個連片黨建示范帶。為突出建設標準的統一性,制定了農村黨組織 “五強”標準、機關黨組織“五優”標準、“兩新”黨組織“五有”標準,并從硬件、制度、軟件三個方面規范。
堅持激發多種動能 當好脫貧攻堅第一先鋒
厚植黨建引領力。建立全縣優秀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才庫,重點從致富能手、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年輕高學歷黨員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近兩年共調整不稱職支書25名。加強培訓提能,舉辦村“兩委”班子成員專題培訓班6期,組織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外出學習4期,開展“支書微講堂”10期。大力實施“黨群服務中心提升工程”,在近兩年已投入資金2600萬元的基礎上,今明兩年融資投資近1.5億元,新建改擴建村(社區)、鄉鎮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近100個,做到便民、醫療、文化、教育“四位一體”。持續推進軟弱渙散村整頓轉化,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黨員“先鋒指數”管理、“黨員入戶·問計于民”等活動,全力推進“一支部一亮點”建設,打造民俗文化型黨建、鄉村旅游型黨建、鄉賢治理型黨建。
激發脫貧內動力。推行“扶資+扶志+扶智”的模式,通過黨員志愿服務、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組織外出參觀學習、集中宣講黨的惠民政策、與困難群眾交心談心為重點,破除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帶動其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我要致富”轉變。以縣鄉村三級扶貧業務知識培訓班、農民學校、“淬火工程”精準扶貧專題培訓班為載體,持續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全縣設立生態雞、黑山羊、黑木耳等種養殖現場培訓基地421個,舉辦現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520期,培訓貧困群眾近萬人次。全縣200多位致富黨員以“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或為貧困戶爭取創業貸款,或以產業與貧困戶抱團發展,或為貧困戶謀劃就業門路,增強了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圍繞“公司+基地+農戶”,大力培育產業龍頭,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125家,帶動全縣2.6萬戶、380家專業合作社。出臺《扶持發展貧困戶村集體經濟工作方案》,按照每個貧困村50-80萬元的標準共撥付資金3091萬元,落實“四重保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模式,吸引貧困戶入股、就業、增收。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近70%村達到了5萬以上,最多的達300萬元。
放大幫扶助推力。建立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制,健全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組織體系,逐級立下軍令狀,形成了三級書記一起抓扶貧的工作格局。建立縣級領導包保幫扶貧困村制度,每名縣級領導包保幫扶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既建成黨建示范村,又保證如期出列。從縣直單位選派了186個駐村工作隊, 47個重點縣直單位聯系包保47個重點貧困村,選派優秀干部擔任“第一書記”, 脫產駐點幫扶,做到不脫貧、不脫鉤、不收兵。創建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引導全社會關注脫貧攻堅。以“精準扶貧·志愿先鋒在行動”為主題,帶動開展“萬名干部職工結對助萬家脫貧”活動,落實幫扶責任人7500人,實現對口結對幫扶全覆蓋。大力推廣“建強一個支部、引進一個企業、流轉一片土地、打造一個產業、建好一個景區、致富一方百姓”的“六個一”模式,積極開展“千名個體工商戶結窮親”“百企聯百村”“企業向貧困家庭送崗位”等活動,引導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知名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扶貧。近兩年,崇陽縣每年按期完成年度脫貧任務,順利通過各級扶貧驗收,4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有20個順利出列。
堅持造福一方群眾 擔起全面小康第一任務
始終把組織工作落實到日常,不斷增強干部的領導力。樹立把黨的一切工作落實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用好支部主題黨日這個支部工作法,全縣以現場觀摩會、推進會等形式對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程序進一步規范和統一,重點抓好了“三會一課”、黨內監督與支部主題黨日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行黨員述學述做,初步解決了“黨日”向“平日”延伸的問題。落實組織部門主題黨日督查員制度,建立了支部書記黨建微信群,每期黨日活動,每個支部都要上傳活動照片,實現時時監督。3.0版支部主題黨日在崇陽初步實踐。
始終把服務人民下沉到基層,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不斷拓寬黨建工作外延,精心打造群眾說事平臺,全縣12個鄉鎮、24家縣直單位和所有行政村均設立了“群眾說事廳(室)”,縣“四大家”領導帶頭落實接訪、下訪制度,全縣共接待群眾“說事”突破1萬人次、下訪3000多人次,解決實際問題近萬件。近兩年來,全縣以“精準扶貧·志愿先鋒在行動”為主題,帶動開展“三扶一助兩促進”“萬名干部結對助萬家脫貧”活動,全縣在崗干部職工人人參與,結對幫扶7500戶貧困家庭。在各級組織和志愿者的幫扶下,很多貧困農戶實現了從“要我富”到“我要富”的思想轉變,達到了自主致富。
始終把加快發展扛起在肩上,不斷增強地方的美譽度。近年來,崇陽搶抓長江經濟帶、武漢城市圈、幕阜山綠色產業帶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緊緊圍繞“三大攻堅戰”強勢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又好又快的可喜局面。經濟轉型加速提效,全縣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列全市前列,2017年度全省縣域經濟考核再進2位,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18.9%下降到現在的5.3%。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全縣“1+6”一刻鐘經濟圈和“1+10”半小時經濟圈初步形成,城鄉一體化進程大大加快。柃蜜小鎮建設初具規模,南鄂美麗第一村聲名遠播,大嶺村、茅井村等10個村成功創建全省旅游名村、全省文明鄉村等。在2018美麗中國——生態城市與美麗鄉村經驗交流會上,天城鎮入選中國最具特色魅力鄉鎮,崇陽浪口溫泉健康養生度假區入選中國最美休閑度假勝地。創業環境全域優化,成功引進中水投、省聯投、卓越、億利、東呈等有實力的集團公司落戶崇陽,去年在全省“三鄉工程”建設現場會上作經驗交流,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國有林場改革會上作典型經驗交流。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干出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 —— 政協咸寧市第五屆委員會近年工作回眸
下一篇:
夯實基層基礎 激發農村活力 —— 嘉魚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紀實
咸寧網訊(通訊員周瓊)為更好地開展2019-2020跨年度競賽工作,為2020年全行經營管理開好局起好步注入活力。本次調研對崇陽縣...
為主動適應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新要求,市城管執法局按照“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有效促進了城管業...
本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 王凡報道:23日,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副市長楊良鋒以“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構建從嚴治黨新常態”為題,...
11日,驅車在白霓鎮后溪村級公路,兩旁綠化樹生機盎然,樟樹、桂花樹交相錯雜,野花、茶花點綴其中,相映成趣。 “跑在...
咸寧網訊(通訊員蔡世鴻吳鵬)7月24日上午,咸寧農商行機關黨支部與通城縣麥市鎮西坳村黨支部在西坳村村委會舉行“村銀互聯互...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亞平通訊員邵楓“通過黨建引領業務高質量發展,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認真落實新時代的黨的...
該行存量、增量、增幅均達到歷史最佳水平,超額完成各項經營指標,營銷取得新突破,進一步加大信貸支農力度,全行無不良貸款...
為認真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切實履行基層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根據中央和省委對基層黨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結合我市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