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19專題 >>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 >> 最新動態 >> 正文

黨建引領興崇陽 整縣提升奔小康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19-09-05 08:38

中共崇陽縣委

核心閱讀

崇陽縣地處幕阜山片區,轄12個鄉鎮,199個村(社區),基層黨組織735個,黨員16089人。自2017年被確定為省基層黨建“整縣推進”試點縣以來,縣委堅持黨要管黨,以創全市標桿、全省一流為目標,以“三抓三促三推三融”為抓手,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佛嶺村中藥材基地

坳上村蓮藕基地

白霓鎮大市村黨群服務中心

黨建工作青山鎮現場會

黨建工作沙坪現場會


今年基層黨建亮點

作為基層黨建“兩整工程”試點縣,努力爭創全省基層黨建示范縣,今年從四個方面打造基層黨建亮點工作,“倍增組織力”:

一是以支部星級管理為抓手,實行支部評星定級動態管理,落實支部工作條例,推進支部整體提檔升級,實現支部建設標準化。

二是以“四百工程”(百個好組織、百名好支書、百家好陣地、百個好基地)為抓手,推進黨建要素提檔創優,實現黨建工程精品化。

三是以“整縣推進五帶共創”(幕阜山旅游公路、天路公路、106國道、環城、青山旅游圈)為抓手,以“紅色綜合體+鄉村振興”為平臺,推進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走在前,實現黨建工作實體化。

四是以黨建重點項目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圍繞易地搬遷安置點“黨建+治理”,加強農村新社區黨的建設、基層治理和信息化管理統籌融合,推進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實現黨建重點項目精準化。


堅持提高政治站位 壓實基層黨建第一責任


縣委牽頭統籌抓,做到難點一一化解。縣委常委會每兩個月研究一次“整縣推進”工作,開展一次現場辦公,解決了貧困村集體經濟薄弱、陣地提檔升級等12項重難點問題。推行縣委常委會、黨建領導小組會下基層,每季度以現場會、觀摩會等形式,強責推進,已分別在5個鄉鎮10個村(社區)召開推進會。成立“兩新”、教育、衛生計生、離退休干部等4個工委并規范運行。落實每村5萬元、社區20萬元黨建專項惠民資金,按農村黨員人平100元、機關黨員50元標準落實黨員活動經費。

大員上陣深入抓,做到弱點一一補強。推行縣級領導聯系一個鄉鎮、一個重點貧困村、一家企業、一個重點項目的黨建“四個一”工作責任制。縣委書記杭鶯聯系銅鐘鄉坳上、大嶺兩個重點貧困村,帶頭把聯系點辦成黨建工作的樣板點。縣四大家黨員領導、鄉鎮黨委書記共領辦42個黨建示范點,以責任清單式抓推進,以拉練督導式抓落實。各級黨組織書記、各級黨代表,廣泛開展“走村巷·連民心”“黨代表先鋒基層行”“我是黨員·我們在行動”等活動,幫助建強黨支部,為基層解決了大量的實際問題。

上下聯動全面抓,做到重點一一突破。發揮黨建統領一切工作的作用,統籌使用各項目資金,重點抓好基礎設施、服務場所、文化場所、產業發展、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平安村社等建設,先后建成了坳上村、畈上村、大集社區等黨建民生品牌。發揮鄉鎮黨委龍頭作用,落實組織實施之責、監督管理之責、考核評價之責,駐村工作隊長兼任黨建指導員,與駐點村實行同獎同懲。村(社區)黨組織發揮主體作用,暢通“最后一公里”。


堅持推進全面進步 夯牢服務民生第一底盤


全領域推進,力爭個個不掉隊。全縣199個農村、社區黨支部,全部都按標準抓到位,對重點貧困村、軟弱渙散黨組織選派優秀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對相對落后的102家“兩新”黨組織派出黨建指導員。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一起抓,通過強化支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經常性建設,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隊伍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覺。推行支部星級管理,明確星級標準,逐支部評星、定星,實現支部建設全面提升。

全方位優化,力爭級級有活力。在全縣農村推行“1+4”創建模式,即“高素質帶頭人+功能齊全的村級陣地、成規模的扶貧安置點、有效益的產業基地、高效的村莊治理”,近兩年,全縣新建“1+4”樣板村40個。推行以村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為中心的“四評兩公開”村民自治制度。在“兩新組織”中開展“百日鞏固行動”,新建黨組織68個,同步組建工、青、婦群團組織,覆蓋率100%。健全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黨組織網絡,配備“兩長四員”,建立議事、執行、志愿服務“三支隊伍”并發揮作用。

全標準提升,力爭年年上臺階。全縣分三年實現基層黨建整鄉提升、全面過硬,2017年為示范帶動年,2018年為全面推進年,2019年為總結提升年。在推進過程中,確定銅鐘、天城等五個示范鄉鎮,另分農村、機關、“兩新”組織、學校等領域確定不低于20%黨建示范點。串聯打造天路統籌發展、幕阜山旅游景觀等5個連片黨建示范帶。為突出建設標準的統一性,制定了農村黨組織 “五強”標準、機關黨組織“五優”標準、“兩新”黨組織“五有”標準,并從硬件、制度、軟件三個方面規范。


堅持激發多種動能 當好脫貧攻堅第一先鋒


厚植黨建引領力。建立全縣優秀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才庫,重點從致富能手、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年輕高學歷黨員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近兩年共調整不稱職支書25名。加強培訓提能,舉辦村“兩委”班子成員專題培訓班6期,組織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外出學習4期,開展“支書微講堂”10期。大力實施“黨群服務中心提升工程”,在近兩年已投入資金2600萬元的基礎上,今明兩年融資投資近1.5億元,新建改擴建村(社區)、鄉鎮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近100個,做到便民、醫療、文化、教育“四位一體”。持續推進軟弱渙散村整頓轉化,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黨員“先鋒指數”管理、“黨員入戶·問計于民”等活動,全力推進“一支部一亮點”建設,打造民俗文化型黨建、鄉村旅游型黨建、鄉賢治理型黨建。

激發脫貧內動力。推行“扶資+扶志+扶智”的模式,通過黨員志愿服務、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組織外出參觀學習、集中宣講黨的惠民政策、與困難群眾交心談心為重點,破除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帶動其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我要致富”轉變。以縣鄉村三級扶貧業務知識培訓班、農民學校、“淬火工程”精準扶貧專題培訓班為載體,持續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全縣設立生態雞、黑山羊、黑木耳等種養殖現場培訓基地421個,舉辦現代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520期,培訓貧困群眾近萬人次。全縣200多位致富黨員以“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或為貧困戶爭取創業貸款,或以產業與貧困戶抱團發展,或為貧困戶謀劃就業門路,增強了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圍繞“公司+基地+農戶”,大力培育產業龍頭,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125家,帶動全縣2.6萬戶、380家專業合作社。出臺《扶持發展貧困戶村集體經濟工作方案》,按照每個貧困村50-80萬元的標準共撥付資金3091萬元,落實“四重保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模式,吸引貧困戶入股、就業、增收。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近70%村達到了5萬以上,最多的達300萬元。

放大幫扶助推力。建立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脫貧攻堅工作責任制,健全縣鄉村三級脫貧攻堅組織體系,逐級立下軍令狀,形成了三級書記一起抓扶貧的工作格局。建立縣級領導包保幫扶貧困村制度,每名縣級領導包保幫扶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既建成黨建示范村,又保證如期出列。從縣直單位選派了186個駐村工作隊, 47個重點縣直單位聯系包保47個重點貧困村,選派優秀干部擔任“第一書記”, 脫產駐點幫扶,做到不脫貧、不脫鉤、不收兵。創建黨員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引導全社會關注脫貧攻堅。以“精準扶貧·志愿先鋒在行動”為主題,帶動開展“萬名干部職工結對助萬家脫貧”活動,落實幫扶責任人7500人,實現對口結對幫扶全覆蓋。大力推廣“建強一個支部、引進一個企業、流轉一片土地、打造一個產業、建好一個景區、致富一方百姓”的“六個一”模式,積極開展“千名個體工商戶結窮親”“百企聯百村”“企業向貧困家庭送崗位”等活動,引導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知名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扶貧。近兩年,崇陽縣每年按期完成年度脫貧任務,順利通過各級扶貧驗收,4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有20個順利出列。


堅持造福一方群眾 擔起全面小康第一任務


始終把組織工作落實到日常,不斷增強干部的領導力。樹立把黨的一切工作落實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用好支部主題黨日這個支部工作法,全縣以現場觀摩會、推進會等形式對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程序進一步規范和統一,重點抓好了“三會一課”、黨內監督與支部主題黨日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行黨員述學述做,初步解決了“黨日”向“平日”延伸的問題。落實組織部門主題黨日督查員制度,建立了支部書記黨建微信群,每期黨日活動,每個支部都要上傳活動照片,實現時時監督。3.0版支部主題黨日在崇陽初步實踐。

始終把服務人民下沉到基層,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不斷拓寬黨建工作外延,精心打造群眾說事平臺,全縣12個鄉鎮、24家縣直單位和所有行政村均設立了“群眾說事廳(室)”,縣“四大家”領導帶頭落實接訪、下訪制度,全縣共接待群眾“說事”突破1萬人次、下訪3000多人次,解決實際問題近萬件。近兩年來,全縣以“精準扶貧·志愿先鋒在行動”為主題,帶動開展“三扶一助兩促進”“萬名干部結對助萬家脫貧”活動,全縣在崗干部職工人人參與,結對幫扶7500戶貧困家庭。在各級組織和志愿者的幫扶下,很多貧困農戶實現了從“要我富”到“我要富”的思想轉變,達到了自主致富。

始終把加快發展扛起在肩上,不斷增強地方的美譽度。近年來,崇陽搶抓長江經濟帶、武漢城市圈、幕阜山綠色產業帶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緊緊圍繞“三大攻堅戰”強勢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又好又快的可喜局面。經濟轉型加速提效,全縣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列全市前列,2017年度全省縣域經濟考核再進2位,全縣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18.9%下降到現在的5.3%。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全縣“1+6”一刻鐘經濟圈和“1+10”半小時經濟圈初步形成,城鄉一體化進程大大加快。柃蜜小鎮建設初具規模,南鄂美麗第一村聲名遠播,大嶺村、茅井村等10個村成功創建全省旅游名村、全省文明鄉村等。在2018美麗中國——生態城市與美麗鄉村經驗交流會上,天城鎮入選中國最具特色魅力鄉鎮,崇陽浪口溫泉健康養生度假區入選中國最美休閑度假勝地。創業環境全域優化,成功引進中水投、省聯投、卓越、億利、東呈等有實力的集團公司落戶崇陽,去年在全省“三鄉工程”建設現場會上作經驗交流,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國有林場改革會上作典型經驗交流。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干出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 —— 政協咸寧市第五屆委員會近年工作回眸
下一篇: 夯實基層基礎 激發農村活力 —— 嘉魚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紀實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