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弊x著朱熹的詩句步入咸寧桂花博覽館,意境所致,雖在春季,卻可以感受到桂花的芬芳。
咸寧是全國五大桂花集中產區之一,早在2000年咸安區就被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桂花之鄉”。當前,桂花不僅是咸寧市的市樹、市花,更是香城建設的特色品牌,全市桂花基地達6萬畝,年產鮮花50萬公斤,桂花品種達88個,其中地方特色品種近40個,尤其波葉銀桂是咸寧獨有品種。
為更好地挖掘和傳播桂花文化,2010年,咸寧建成了國內首家桂花主題博覽館。
“桂花博覽館是咸寧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張宏勝說。館內按照通古博今和“可看、可聽、可聞、可飲、可食、可購”的格局設計,以桂花科普和桂花文化為主題,通過照片、展板、專題片、書畫、對聯等形式,突出了咸寧桂花的歷史淵源、品種、栽培方法、加工流程和特色桂花文化。
在博覽館一樓的桂花栽培歷史展區,記者看到,咸寧植桂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據說屈原流放江南途徑咸寧時,在《九歌》中多處吟詠桂花。咸寧對桂花的最早記載出自1882年的《咸寧縣志》:“明弘治五年(1492年),咸寧學宮有桂樹一株,被視為吉祥之兆?!?/p>
統計顯示,全國有百年以上古桂2200余株,其中咸寧約2000株,僅咸安區桂花源風景區內古桂園、觀桂園存有的百年以上古桂就有363株,最大樹齡達800年。
步入博覽館二樓,頓覺文化味兒十足。這里是桂花產品和咸寧桂花文化展區,通過木牘、電子觸摸屏、觀眾留言系統等,咸寧賞桂、植桂、用桂發展過程一覽無余。
咸寧人對桂樹情有獨鐘。每當家里有孩子入學或升學,家長多會在庭院或山坡向陽處栽上桂樹,期望孩子能出類拔萃、金榜題名。他們喜歡講“折桂臺”的故事,據說宋代咸寧人馮京曾寄讀潛山僧舍,因常在桂樹下聞香讀書,終于蟾宮折桂,連中三元。
“我希望通過這個展示中國桂花文化的窗口,讓桂花進一步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咸寧。”木犀屬品種國際登陸權威,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向其柏認為,咸寧創辦國內首家桂花博覽館,在弘揚桂花文化、發展特色經濟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桂殿香浮蟾宮光滿,潛山虎踞淦水龍騰?!庇浾咴陔x開桂花博覽館時,對館門上這副對聯的內涵有了更深的感悟。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聆聽一片茶葉舒展之聲
下一篇:
感悟一根竹子博大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