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潔故事
【公儀休不受魚】
公儀休是戰(zhàn)國初期魯國宰相,他堅持奉職循理,以德治國,始終不變,使朝廷大小官員自守清正,既不與百姓爭利,也不妄取小惠。
公儀休有一嗜好,就是特別喜歡吃魚。宰相愛吃魚,自然就有人主動給他送魚。一天,有一送魚者帶著一筐上等新鮮魚,給公儀休送來。但他堅辭不受。送魚者大為不解地問:“聽說宰相喜歡吃魚,特意給您送來,不知為什么您又不收呢?”公儀休笑了笑,對送魚者說:“正是因為我特別愛吃魚,所以我才堅決拒絕接受任何人饋送的魚。道理很簡單,我身為宰相,而宰相的俸祿足夠我自己買魚的開銷,假如今天我因接受別人的魚而被罷免官職,那誰還給我送魚呢?這就是我不受魚的原由啊!”
【子罕以不貪為寶】
春秋時期,宋國有人得到一塊精美的玉石,想獻(xiàn)給司城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獻(xiàn)玉的人以為子罕懷疑玉石是假的,便說:“這塊美玉我請玉匠給鑒定過,他說是塊寶玉,所以才敢拿來獻(xiàn)給你。”子罕回答說:“你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寶,我也失去了寶。所以,我們還是各存其寶為好。”
【羊續(xù)懸魚拒禮】
東漢時,羊續(xù)長期擔(dān)任南陽太守,但是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因為官清正廉潔,倍受當(dāng)時人們的尊敬,都稱他是“清廉太守”。
有個下屬看到太守的生活太清苦了,一天就拿了幾條鮮魚送給羊續(xù),請他嘗嘗。羊續(xù)雖然把魚收下了,但卻沒有吃,而是懸掛在庭堂上。過了些日子那個下屬又送魚給羊續(xù),羊續(xù)指著庭堂上懸掛的干魚說:“你原先送給我的魚,如今還掛著哪,不用再送啦!”來人本來想趁著送魚的機(jī)會請?zhí)剞k點(diǎn)私事,遇到這種情況,就不好意思開口了。以后,也再不敢給太守送東西了。
【林則徐拒賄拾遺】
1820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江南監(jiān)察御史,巡視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島寓所剛歇下,有個自稱“花農(nóng)”的人獻(xiàn)上一盆玫瑰花,還說是要請林大人換個大盆栽花。林則徐心知有異,一腳踢翻花盆,盆里現(xiàn)出一個紅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紙信箋,箋上寫著:“林大人親收,張保敬獻(xiàn)。”林則徐當(dāng)場將張保行賄的金老鼠沒收,上繳國庫。
1839年,林則徐赴廣州查禁鴉片。5月間,英國商務(wù)代表義律送給林則徐一套鴉片煙具:白金煙管,秋魚骨煙嘴,鉆石煙斗,旁邊是一盞孔明燈和一把金簪,光彩奪目,起碼值10萬英鎊。林則徐道:“義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廣州肅清煙毒。這套煙具屬于違禁品,本當(dāng)沒收,但兩國交往,友誼為重,請閣下將煙具帶回貴國,存入皇家博物館當(dāng)展品吧!”義律被諷刺得無地自容,只好將禮品收回。
【趙軌清廉若水】
隋朝時,趙軌曾任齊州(今濟(jì)南市)別駕,東面鄰居家有桑樹。有一年,桑葚熟了,又大又紅的桑葚落在他家的院子里,滿地都是。他叫家人把桑葚?fù)炱饋恚瓦給鄰居,并告誡兒子說:“我并不是要以此來求取名譽(yù),只是覺得這不是自己的,享用了心里也會不安。”
趙軌在齊州為官四年,每年考核,政績都是最好,得到皇帝的嘉獎,被征入朝任職。離開時,父老鄉(xiāng)親們都灑淚送別。一位長者代表百姓捧著一杯清水,顫巍巍地敬奉到趙軌面前,說:“別駕在此任官,從不受賄納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們不敢以壺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獻(xiàn)上一杯清水為您餞行。”趙軌非常感激,接過杯水,一飲而盡。
【包拯“拒禮為開廉潔風(fēng)”】
宋仁宗時,朝野上下彌漫著一股送禮之風(fēng)。包拯對這股送禮收禮之風(fēng)歷來持反對意見,幾次上疏皇帝,請求頒昭禁止官員之間的送禮收禮的現(xiàn)象,以開廉潔之風(fēng)。
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壽,壽辰前幾天,他就命兒子包貴及王朝、馬漢等站在衙門口拒禮。可誰知,第一個送壽禮的就是當(dāng)朝皇帝,派來送禮的是六宮司禮太監(jiān)。老太監(jiān)到了門外,執(zhí)意要面見包拯,要他接旨受禮。這下可難住了包貴,萬歲送來的禮不收,這不是抗旨不遵嗎?可父親命他又不敢違,無奈只好請老太監(jiān)將送禮的緣由寫在一張紅紙上轉(zhuǎn)呈父親。老太監(jiān)提筆在紅紙上寫了一首詩:“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勞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禮送,拒禮門外理不通。” 包貴讓王朝把詩拿到內(nèi)衙呈父親展視。不一會兒,王朝帶回原紅紙交付老太監(jiān)。只見原詩下邊添了四句:“鐵面無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勞為官分內(nèi)事,拒禮為開廉潔風(fēng)。” 六宮司禮太監(jiān)看罷,半晌無語,只好帶著禮物和那紅紙回宮交差去了。
【共和國三位總理的廉潔小故事】
周恩來總理自掏腰包請客
據(jù)媒體報道,1958年7月,周恩來總理到廣東省新會縣視察,風(fēng)塵仆仆,日夜操勞,確實辛苦。時任該縣的縣委書記黨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實在過意不去,就在周總理離開新會的前夕,悄悄地安排為總理設(shè)宴送行。宴會地點(diǎn)就安排在縣委院內(nèi)的一間小屋里,廚師就是縣委伙房的灶事員,而且沒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盡管這樣,在吃喝將近結(jié)束時,周總理語重心長地說:“黨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這樣一頓飯,你請不起,還是讓我出錢,算我請客吧!”周總理隨即示意他的秘書,把300元人民幣交給了縣委的司務(wù)長。
朱镕基總理“罷宴”
據(jù)媒體報道,一次朱镕基總理開完會,被主人帶到宴會大廳,他穿過擺滿了美酒佳肴的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廳,先是來到他所應(yīng)坐的首席座位,但他沒有就坐,而是又走到宴會大廳的一個角落,要設(shè)宴人就在這個大宴會廳的一個角落里另擺一桌,由他和他的秘書,吃工作餐。由于朱總理不肯就坐大雅之處,而就坐在眾人的一邊吃工作餐,致使上千賓客都不再吃酒宴了。
溫家寶總理謝絕宴請
據(jù)報道,“十六大”之后,溫家寶總理的第一站到了貴州。在吃飯的問題上,他對自己和隨行人員要求特別的嚴(yán)格,謝絕基層同志的宴請。他對個人吃飯有“三條標(biāo)準(zhǔn)”,即:第一,不讓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進(jìn)食;第二,要求飯菜夠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關(guān)于飯菜的質(zhì)量提出十二個字:“清清淡淡,湯湯水水,熱熱乎乎”。
編輯:zhusijia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