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市政協工商聯、科協組李翔委員建議市委市政府對咸寧市機械制造產業鏈布局整體規劃。
李翔說,機械制造業是我市優勢傳統產業和支柱產業,是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重要力量,是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成為實施創新創業驅動戰略的重要領域。
但我市機械制造業總體規模不大,水平尚處在傳統工藝與先進制造業相結合,第一次工業化與第二次工業化相結合,信息化與工業化相結合的工業化后期階段。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度提高,與國際先進制造業理念相差很大。
以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智能機電為代表的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后,我市煤礦機械、工程機械、機械工具、鍛壓機床已岌岌可危。其中以電機為龍頭的機電產業鏈仍然在市場中掙扎,發展勢頭不被看好。以三環方向機為龍頭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處于良好發展階段,助推我市一批中小機械制造企業經濟發展邁上了新階段。同時,我市機械制造業又涌現了一批發展前景好的模具制造、智能機電企業。
因此,李翔建議,市委市政府要對老品牌企業充分挖掘,加以保護并弘揚,用“四新”經濟改造傳統產業,推動傳統機械制造再生;對已形成產業鏈的機械制造業進行推廣并引導、發展、壯大,充分發揮職能制造業研發服務平臺和智能制造企業聯盟聚集優勢,廣發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加大財政扶持和政策創新力度,真正走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路徑。
李翔還建議,補齊機械旨在業融資平臺、高端化人才短板,以不斷壯大全市機械制造業。 (記者 馬麗)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寧市兩會特別報道-共同關注】打造磚茶品牌
下一篇:
【咸寧市兩會特別報道-共同關注】引導鄉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