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6年1月,在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時任市長丁小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鄭重承諾繼續為群眾辦理10件實事。
10項工作只是政府為群眾辦理眾多事項的一小部分,但是反映了市政府的關切點、市民的敏感點。一年過去,這10件實事進展如何?本報記者分頭進行了探訪——
創業貸款促圓夢
咸寧日報記者 姜明助 通訊員 馮國瑞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增城鎮就業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完成各類就業創業技能培訓1.5萬人。
走現場
這個元旦小長假,對于朱群芳和她的團隊伙伴來說,繁忙而充實。
朱群芳忙著考察和開拓湖南、江西市場。她的100多位團隊伙伴,正忙著為客戶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
去年年初,具有多年從業經驗的朱群芳,決定在化妝品領域放手一搏。但創業資金短缺,成了橫亙在她面前的一道鴻溝。
經朋友介紹,朱群芳獲知,像她這樣的創業者,可以申請到創業扶持貸款。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朱群芳按照貸款要求,向人社部門提供了相關資料。不到一個月時間,20萬元貸款就打到了她的賬戶上。
解除了資金的束縛,朱群芳放開手腳大干一場了。
一年時光匆匆而過,夢想終于照進現實。在咸寧,朱群芳經營的化妝品已經有了1000余名固定會員和忠實客戶,朱群芳月收入近萬元。
讓朱群芳最有成就感的是,她的團隊里100多名小伙伴也實現了就業夢。
“沒有創業貸款‘雪中送炭’,就沒有我和團隊的今天。”朱群芳說,今年,她計劃將業務做到湖南、江西、廣東等地,讓更多的伙伴實現就業、創業夢想。
朱群芳創業夢圓,得益于我市圍繞就業培訓、創業扶持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2016年,我市堅持把創新創業作為發展之基,著力優化創業就業環境。通過“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全方位開辟就業崗位促進就業。積極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通過創業帶動充分就業。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新增城鎮就業50095人,全市組織各類就業創業培訓班201期, 16149人接受就業技能培訓。
【看答卷】
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市新增城鎮就業50095人,完成目標計劃的111.3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78%內;完成各類就業創業技能培訓16149 人,實現目標任務的107.7%。
精準扶貧齊發力
咸寧日報記者 程慧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進精準扶貧脫貧,完成減貧脫貧8.7萬人。
走現場
2016年12月31日,通山縣慈口鄉大竹村內,空氣格外清新,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讓人心曠神怡。
位于5、6組的黃巖基地內,油茶、楠竹、泡桐等苗木成行成列,綠意盎然,衣著簡樸的貧困戶余圣才正俯身打理著枝條。
余圣才是該村精準識別貧困戶。由于妻子身患殘疾,沒有勞動能力,年近40歲的兒子至今未婚,一家人缺少穩定的經濟來源,生活舉步維艱。
“自從來到基地做事后,我們跟著大戶一起種植苗木,既綠了山頭,又富了口袋,每年僅工錢就能收入5000多元。”余圣才說。
為打破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落后的條件枷鎖,拓寬百姓增收渠道,自去年底開始,該村因地制宜,建成1000余畝苗木基地,先后帶動17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今年以來,我市強化組織保障,健全脫貧攻堅指揮作戰體系,加快扶貧資金統籌整合,充實基層脫貧攻堅力量,匯聚攻堅合力,為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提供有力保障。
全市各地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脫貧的主要抓手,通過市、縣、鄉村、企業四方聯動,加快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2016年,全市通過產業扶貧帶動11.3萬農戶實現增收,其中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4.2萬人,占全市年度脫貧計劃的43%,占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人數的82.8%。
此外,圍繞國家精準扶貧“十大工程”,我市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謀篇布局,因地制宜選擇了易地搬遷扶貧、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光伏扶貧等一批適合市情的扶貧工程,精準落子,重點推進,強化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加快全市脫貧減貧步伐。
【看答卷】
2016年,我市啟動扶貧項目9602個,受益貧困人口162370人,覆蓋存量貧困人口的68%,實現10.3萬人順利脫貧,超額完成任務。
棚戶改造暖民心
咸寧日報記者 黃柱 通訊員 胡松偉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棚戶區改造24414戶,基本建成8260戶,分配入住4086戶。
走現場
2016年12月28日,在赤壁市蒲圻辦事處炭素社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現場,機聲隆隆,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
“目前,棚戶區改造一期安置房105套,分東、西兩個單元樓同時進行,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及主體樓建設,東單元樓建起5層20套房,西單元樓建起2層4套房,投資700多萬元。”社區黨支部書記潘純階告訴記者。
據悉,炭素社區原來的建筑物大都建設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群眾改造愿望非常迫切。在2016年第三期“主題黨日+”活動上,社區干部將棚戶區改造列為炭素社區的十件實事之一。如今,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工程如期開工。
社區居民樊勝發樂開了花,“想不到我60多歲了還能住上新房子。”原來,樊勝發住的是70年代的老房子,面積不到50平米,屋面漏雨,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此次改造解決了他心頭積壓已久的煩惱。
去年以來,我市相繼出臺《咸寧市城區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辦法》、《加快推進市城區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等多項文件。各縣市區和咸寧高新區同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落實“一個項目一個專班、一個項目一個縣級領導聯系”制度,在各棚戶區改造項目現場設立指揮部和辦公室,實時實地指導工作推進,同時以市縣投融資平臺為基礎,確定年度棚戶區改造項目和投融資規模,為棚戶區改造提供資金支持。
改造中,我市按照“以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以提升城市景觀為方向,以完善城市功能為目標,以平衡經濟收益為支撐”的思路,上下聯動,提速加壓,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看答卷】
截至2016年12月底,開工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共24414套(戶),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共8430套(戶),分配入住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共4189套(戶),全面完成任務。
三禁三治守藍天
咸寧日報見習記者 吳鈺 通訊員 陳蔚 饒輝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整改中心城區47家燃煤企業,全面完成國家黃標車淘汰任務,空氣優良率提升2個百分點。
走現場
2016年12月26日,咸安區魚水路,執勤交警示意一輛正在行駛當中的黃標車靠邊接受檢查。“依據規定,我們要對您的車輛信息進行登記,一定要抓緊整改啊。”在交警的提醒下,駕駛員蔡某表示,一定遵守限行規定,按時報廢注銷。
今年以來,我市對非營運類高污染車輛“鼓勵更新、限制使用”,對營運類高污染車輛“按期報廢、強化監管”,采取綜合措施,不斷完善配套政策,嚴格落實責任,順利完成了2016年黃標車淘汰任務,促進大氣質量持續改善。
30日,在咸寧市華中包裝有限公司的鍋爐房里,原先陳舊的藍色方形燃煤鍋爐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綠色圓筒形的天然氣鍋爐,印象中煤灰漫天的場景不見了,整個鍋爐房變得干凈整潔,排放的氣體也沒有了刺鼻的氣味。
據該公司負責人楚四名介紹,現在主要靠華潤天然氣公司定期為天然氣罐充氣來保證鍋爐運轉,今后會繼續鋪設天然氣管道,保證供應。“雖然購買和安裝天然氣鍋爐共花費近30萬元,但是整改后,企業通過了環保驗收,保證了生產,也為咸寧的空氣質量做了一份貢獻,還是值得的。”
這只是47家燃煤整改企業的一個縮影,今年我市中心城區47家燃煤企業中,19家已改天然氣或電、16家已改生物質、8家已關閉,4家未按時完成改造任務的全部停產整改。
通過淘汰黃標車,整改燃煤企業,今年我市空氣質量相較去年實現大幅提升,順利完成年初目標。
綠水青山護家園
咸寧日報記者 朱哲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關閉非煤礦山64家;開展聯合整治非法采砂行動。
走現場
2016年12月28日,在九宮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造林人員正在補種苗木,昔日因非煤礦山開采導致的“裸露”的山體,正準備重新披上綠裝。
九宮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非煤礦山治理是省市交辦通山縣整改的突出環境問題。為守護綠水青山,去年9月該縣果斷關停了位于核心區的6家非煤礦山,并通過采坑回填、表層覆土、復綠復墾等方式,逐步恢復核心區生態功能。
“目前,采坑回填、表層覆土以及攔砂壩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接下來將著重進行植被復綠工程。”負責項目建設的咸寧市鄂南地質基礎工程公司經理陳如號介紹說。
強制關停非法采石場、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與非煤礦山企業礦長談心對話、開展超限運輸專項整治……去年來,我市各地根據市政府非煤礦山綜合整治要求,結合轄區礦山分布特點,劃出了各自整治重難點整治區域,做到一礦一策,打響了非煤礦山綜合整治攻堅戰。
市非煤礦山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統計,截止目前, 全市非煤礦山92家礦山關停關閉,56家礦山已辦理關閉注銷程序,圓滿并超額完成市政府年初下達的64家關閉礦山的任務。
近年來,由于受利益驅使,長江咸寧段和市內部分河段非法采砂行為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堤防、河道行洪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開展非煤礦山的綜合治理的同時,我市加大對長江干線非法碼頭、非法采砂的打擊力度。
截至目前,全市共取締非法砂場27家,非法洗砂場2家,搗毀采砂設備8套件,現場切割非法采砂船舶3艘,扣押裝載機1臺,刑事拘留1人。并現場監督多家砂場清理采砂后堆放在河道內的廢料,鏟除修筑在河道內的攔水堰10道,非法采砂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看答卷】
截止2016年12月底,全市非煤礦山92家礦山關停關閉,56家礦山已辦理關閉注銷程序,圓滿并超額完成市政府年初下達的任務。各縣市區加大對采砂的日常巡查和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采砂,有效遏制非法采砂行為。
清潔飲水入戶來
咸寧日報記者 劉子川 通訊員 韓偉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市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省定目標要求,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安裝直飲水設備。
走現場
2016年12月27日,在咸安區雙溪鎮三橋村,村民李群擰開水龍頭,在廚房里忙著洗菜,他指著院子里已經被封口許久的壓水井,感觸頗多:“過去吃水全靠它,現在用不上了。”如今,他家樓上樓下都通了自來水,熱水器、洗衣機等電器一應俱全……
據介紹,以前吃水特別難,村里每家都有一個壯勞力被拴在家里拉水,現在水龍頭一開就能吃上自來水,爽口方便。自從通水后,再也沒為吃水犯過愁。村里好多家都用上了洗衣機、太陽能,24小時熱水,像城里人一樣。
據介紹,三橋村自來水主管道是咸安區水利局組織實施,支管網及入戶管網由雙溪水廠施工,咸安區水利局調撥支管網及入戶管網部分管材予以支持,于2016年7月開始施工,11月完工。
2016年,省發改委、省水利廳下達了我市2016年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投資計劃,總投資3343萬元,計劃解決飲水困難貧困人口為3.5325萬人,計劃下達后,市水務局督促縣市區迅速分解投資計劃到行政村,并抓緊開展工程建設。
在咸寧市實驗小學,學生口渴了,打開水龍頭就能喝到溫度適宜、清甜可口的純凈水。據介紹,直飲水直接連接自來水管,水進設備后過濾,燒開,再冷卻至30℃~50℃,讓學生喝得安全放心。投入使用前,學校將水樣送至相關部門檢測,經檢測,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相比以往保溫桶開水和“飲水機+桶裝水”等飲水模式,“直取直飲”的飲水模式更為安全。
【看答卷】
截止2016年12月底,各地已經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解決飲水困難貧困人口為3.5325萬人。到目前為止,6縣(市、區)和市直中小學已實施了直飲水設備的安裝,安裝直飲水設備2515臺(套)。
學校提檔家長樂
咸寧日報記者 向東寧 通訊員 張曙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泉塘小學、岔路口中學進行升級改造,支持碧桂園集團和省聯發投新建中、小學,在100所偏遠山區教學點配備教育信息化終端設備。
走現場
元旦期間,位于銀泉大道上的泉塘小學仍在抓緊施工。
已經封頂的4層教學樓、綜合樓、報告廳由寬敞的廊道相連,渾然一體。
建筑群后方,一片運動場正在進行場地平整。據悉,這里將建成擁有200米環形塑膠跑道,帶籃球、排球、乒乓球場的綜合活動場地,一改過去孩子們在揚塵漫天的泥土地上活動的場景。
泉塘小學校長劉勝利難掩興奮之情,他介紹,泉塘小學被列為市政府2016年十件實事后,市、區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多次現場調研,制訂改造方案。經過高起點、高標準的規劃、設計,改造工程于8月啟動。目前整個項目進展迅速,按照計劃將于今年5月竣工,建成后,學校建筑面積由1900平方米擴大到5233平方米,各種功能完備,可以確保9月1日新裝開學。
屆時,泉塘小學辦學規模將由現在的570人擴大到1500人,辦學條件和設施一躍成為市區小學的前列。
市區中小學校改造升級持續進行中。岔路口中學計劃擴容,新增用地41畝,新建一棟綜合樓,新建300m環形跑道運動場1個、籃球場4個。目前,已完成征地、立項、規劃、土方工程等工作。由碧桂園公司建設的麥笠山片區小學幼兒園項目,占地36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新增學位1500個,已于2016年3月奠基。由省聯投建設的梓山湖片區中小學,目前正在進行主體施工。項目占地80畝,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2億元。
偏遠山區學校和教學點的條件也在進一步改善中,截止2016年12月22日,全市100所偏遠山區教學點配備教育信息化終端設備,總共投資526萬元。
【看答卷】
全市全面完成了在100所偏遠山區教學點配備教育信息化終端設備。泉塘小學主體工程完工,運動場完成平整工作;梓山湖片區中小學正在進行主體施工。
村頭就醫實惠多
咸寧日報記者 王凡 通訊員 陳文雅 金靜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成100家村衛生室“五化”建設,開展農村貧困婦女“兩癌”免費檢測。
走現場
“現在看病拿藥還真方便……”2016年12月23日,崇陽縣銅鐘鄉大嶺村村民沈佳明,因患胃絞痛在該村衛生室輸液后,對衛生室干凈舒適的環境和醫生細心周到的服務贊不絕口。
在大嶺村衛生室,電腦、打印機、電視機、VCD等設備逐一有序擺放,像沈佳明一樣來此看病打針的村民不在少數。
村衛生室負責人金次和介紹,村衛生室已完成升級改造,通過更新設備來打造村衛生室建設標準化、運行信息化,10月中旬,村民健康信息已可全部實現電子管理。
去年初,全市啟動以“產權公有化、建設標準化、服務規范化、運行信息化、管理一體化”為目標的“五化”創建活動,保障農村居民獲得均等化的公共衛生服務和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
當日,在大嶺村衛生室電腦桌前,醫生通過輸入姓名找到了村民沈佳明的電子健康檔案,他的既往病史瞬間就呈現在電腦上。排除過敏用藥后,醫生熟練地開了兩副藥。
“不用帶病歷,醫生也可以對我的病情了如指掌。”沈佳明對本村的“五化”衛生室豎起大拇指。他直言,如今在家門口看病,不僅就醫環境、服務態度得到了提升,信息化的運行和管理也讓醫生和病人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
目前,除卻享受“五化”帶來的紅利,“兩癌”免費檢測已覆蓋農村貧困婦女。全市已基本建立起“以市直醫療機構為引領,縣直醫療機構為重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為骨干,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其他醫療機構為補充的醫療服務體系,整體上提高百姓健康水平。
【看答卷】
截止2016年12月20日,100家村衛生室“五化”創建全部達標,全市農村貧困婦女“兩癌”免費檢測實現全覆蓋。
道路隔離車暢行
咸寧日報見習記者 馬麗婭 通訊員 舒心馳 劉浩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城市主干道隔離護欄和一批港灣式公交站臺,改造城區擁堵路段。
走現場
近日,記者在市人社局公交站看到,黃色的水馬將川流不息的車輛阻隔在外,圍欄內幾臺挖機正在熱火朝天地作業。
“原公交站臺設置在綠化帶上,公交停車時占用車道,對長安大道車流影響較大。改造后,拆除綠化帶、站臺、人行道,形成港灣式站臺,將在春節之前可以完工。”施工現場,負責人謝子彥說。
記者從城發集團了解到,目前,銀泉大道桂泉小區站、婦幼保健院站、長安大道市人社局站、交警三大隊站正在建設,淦河大道新華書店站及潛山商業街站正在進行招投標手續。
“設置隔離護欄后,我開車輕松多了。”市民呂航經常駕車通過銀泉大道,他說,以前開車時最大頭疼的就是隨意調頭、亂穿馬路的現象很多,自己常被突然出現的人和車嚇出一身冷汗。
記者從城市執法管理局了解到,城區淦河大道、長安大道、咸寧大道、銀泉大道、桂香大道、文筆路、永安大道、寶塔大道、溫泉路等9條主干道的隔離欄桿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制作、安裝中,除長安大道與淦河大道外,其他路段將于1月22日前安裝完工。
據悉,城市欄桿設計以“桂花、泉水、楠竹”等特色文化元素為主題,全長約16372.6米,總投資600萬。欄桿結合香城泉都城市名片打造,整體色調為“桂花黃、泉水藍、生態綠”,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彰顯地方特色文化,營造一路一主題、一路一景觀的特色景觀帶,繪就一幅豐富多彩的城市畫卷。
【看答卷】
截至2016年12月28日,除淦河大道新華書店站及淦河大道潛山商業街的港灣式站臺正在進行招投標手續以外,其他四個路段正在建設,預計年前建成;除長安大道與淦河大道外,其他路段的隔離護欄將于1月22日安裝完工。
中心花壇大改造
咸寧日報記者 饒紅斌
【曬承諾】
2016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溫泉中心花壇綜合改造工程和銀泉大道街面整理示范工程。
走現場
2016年12月28日,記者在市區溫泉中心花壇路段看到,近十臺挖機、200名施工人員同時作業,溫泉中心花壇綜合改造工程正緊張有序地推進中。
溫泉中心花壇是市區傳統商業中心,近年商家更是扎堆聚集。巨大的人流物流車流造成交通擁堵現象較為嚴重,綜合改造迫在眉睫。
據悉,溫泉中心花壇綜合改造工程總投資2720萬元,包括市政道路、園林綠化和強電入地三部分內容。市政道路的主要建設內容是淦河大道與溫泉路交叉口改造、桂花路與溫泉路交叉口拓寬改造、溫泉路刷黑整治及中百路、瑞融路貫通至幸福路的微循環道路改造等;園林綠化的主要建設內容是花壇改造提升及渠化島、分隔帶建設等,總面積約3140平方米;強電入地主要建設內容是2100米強電入地管道(含弱電管入地)、30盞路燈、人行道破損修復和管線遷改等。
工程自去年11月10日開工以來,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局采取“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高效推進工程進度。項目管理局負責人陳鵬提醒市民,施工區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請注意繞行,切莫進入圍觀。
截至去年12月28日,工程市政道路基層及混凝土面層基本完工,道路拓寬改造部分完成90%;各類管線完成90%,強電入地部分完成80%。1月3日,市政道路部分可徹底完工。園林綠化部分正在進行土方平整及花壇路緣石施工,全部工程確保春節前完工。
記者還了解到,銀泉大道(含馬柏大道)立面整治工程目前已完工。整治工程范圍從永安大道與銀泉大道交叉口起,至與南外環交叉口止,全長約8.2公里,主要內容包括屋面改造、門窗更換、墻面裝飾、店招及廣告牌調整等,進一步提升了溫泉城區整體形象。
【看答卷】
截至2016年12月底,溫泉中心花壇綜合改造工程市政道路基層及混凝土面層基本完工,道路拓寬改造部分完成90%;各類管線完成90%,強電入地部分完成80%,全部工程春節前完工;銀泉大道立面整治工程完工,進一步提升了溫泉城區整體形象。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圖文:兩會影像
下一篇:
政協咸寧市五屆一次會議隆重開幕 丁小強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