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一區兩帶三大四重五城”為主要抓手,加快創新驅動,實現綠色崛起,打造香城泉都,建設中國中部“綠心”和國際生態城市,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產業發展補齊短板
“一區兩帶三大四重五城”成為了兩會期間,代表委員說得最多的詞匯。因為,它是咸寧綠色崛起的抓手。
“這不僅僅是讀著順口,更是對咸寧發展路徑的高度精煉,我們赤壁要以實際行動、成效體現赤壁擔當。”江斌代表分析,其中“一區兩帶三大”更多側重產業建設。
結合赤壁實際,江斌代表認為,赤壁高新區是咸寧國家級高新區“一區四園”的組成部分。赤壁要以高新區建設為支點,推動赤壁產業轉型升級。首先,要加快實施項目滿園工程,其次是運用“互聯網+”思維,打造應急安全、電子信息、茶、旅游等四個百億產業集群。最后,要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建設“三大工程”,創建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李文波代表認為,幕阜山綠色產業帶是咸寧實施“綠色崛起”發展戰略的落實點之一,是我市未來五年著重打造和發展所在。咸安要緊抓這一發展機遇,對產業帶沿線鄉鎮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促進幕阜山綠色產業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市區一體共同繁榮。
胡春雷代表說,嘉魚要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把咸嘉生態文化城鎮帶嘉魚段建成風光秀麗的文化觀光帶、充滿活力的項目建設帶、群眾增收致富的小康幸福帶;深入推進“綠滿嘉魚、花開南嘉”工程,建設美麗鄉村,著力打造一批“綠色生態示范村”和“美麗鄉村”。
石玉華代表說,通山將按照“打造文化高地、鑄造文化品牌、彰顯文化魅力”的思路,著力推進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育民、文化悅民,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形成具有通山特色的文化產業集群。
民生保障再加力度
“一區兩帶三大四重五城”中的“四重”將更多的視角放在民生。“四重”即做好精準扶貧、環境治理、教育醫療、平安建設等民生領域重點工作,提高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精準脫貧要更徹底,要弘揚自立自強,正確處理好扶貧與扶志、治標與治本的關系。”杭鶯代表認為,要用活用足“五個一批”政策,激發脫貧內生力,增強自我造血功能。主攻增收難點,加快推進“4+X”產業扶貧,發展各具特色的庭院經濟,實現就近增收、穩定增收、長期增收目標。
宋偉光委員認為,精準扶貧要將國家和省、市、縣各項扶持政策落到實處;因地制宜,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突出產業扶貧,實現可持續發展;健全完善精準扶貧責任體系。
環境治理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解決的問題。胡春雷代表說,嘉魚將著力打造生態示范區,落實長江大保護行動計劃,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并要持續加大“三非三水”治理力度,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大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文新發代表認為,教育寄托未來和希望。就咸寧而言,在保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上,要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解決鄉村教師留不住等問題。同時,要補齊教育體系當中的短板,特別是針對高中階段教育尚未普及等問題,采取措施加快發展。
李劍峰委員更多將視角投到平安建設。他認為要堅持更加精準的打防管控,尤其要針對“黑惡槍、盜搶騙、毒賭黃”等突出違法犯罪重點嚴打;要圍繞薄弱進行安防,在主城區實行視頻覆蓋,并向農村地區延伸。
城市建設更有品位
如果說,香城泉都是咸寧的名片,那么“五城”就是這份名片的內涵。“五城”即創建生態城市、智慧城市、旅游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
綠色是咸寧最靚的底色。
李文波代表認為,咸安將始終把綠色作為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堅持生態與發展相統一,強化源頭管控,守住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崛起之路,為生態城市建設貢獻咸安力量。
“咸寧是全省5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之一,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結合赤壁實際,江斌代表說,赤壁將以創新和市場需求為動力,加快推進智慧應用體系、智慧產業基地和智慧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的融合發展。
吳國龍委員對建設旅游城市有著深入思考。他認為,咸寧旅游要以建設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為契機,在改革全域旅游管理體制、深化旅游供給側改革、探索旅游投融資多元化、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擴大旅游區域開放合作、創新旅游發展保障機制等六個方面先行先試。
闞遠全委員認為,健康產業是健康城市的重要元素。他建議加強大健康產業項目謀劃、策劃和儲備,設立咸寧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投融資平臺,統籌有關部門的各項優惠政策,集中支持優勢企業、高新品種、著名品牌和中藥材基地建設發展。
一個富有魅力的人,要看顏值,更要看氣質。同樣,一座富有魅力的文明城市,也要看“顏值”,更要看“氣質”。
周勝委員認為,文明城市創建,必須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硬件建設,來提升城市外在的“顏值”。同時,更要同步推進城市文化、精神文明等軟件建設,突出城市的功能品質、發展活力、文化品位和文明水平,彰顯城市的氣質。(文/記者 甘青 圖/記者 夏正鋒)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寧市兩會特別報道】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下一篇:
【咸寧市兩會特別報道】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