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期間,代表們認真履責,積極建言獻策,提交了63件建議。經過登記、分類和認真研究,這些建議分別交由市直有關部門、縣(市、區)政府和垂直單位共52個單位承辦。經過一年時間的辦理,這些建議落實情況如何呢?本報記者選取其中8件進行了回訪。
【008號建議】要求新建岳陽至九江鐵路
建議人:周國香等
主辦單位:市發改委
建議內容
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08年調整)》及《湖北省鐵路網發展規劃(2013一2030年)》,杭(寧)麗鐵路通道規劃建成東端黔江至杭州段,形成川渝至杭州的快速鐵路通道。岳陽至九江鐵路(以下簡稱岳九鐵路)位于黔江至杭州鐵路中段,是杭(寧)麗鐵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杭黃、皖贛、九景衢、黔張常等路段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建議:市政府爭取新建岳陽至九江鐵路。并建議岳九鐵路線路走向方案為:線路自荊岳鐵路芭蕉湖線路所引出,折向東南跨既有京廣線,與武廣客專新岳陽站并站后折向東至桃林,經通城、崇陽、通山后,與杭瑞高速公路并行,經大畈、慈口、富水引入武九鐵路西河村站,后利用武九線至九江地區九里垅站,新建線路全長約233公里,利用既有線路60公里。線路等級為國鐵I級。
辦理情況
自2013年以來,湖北、江西和湖南三省多次召開了聯席會議。根據鐵四院對“常岳咸九”鐵路規劃,岳陽至咸寧至九江走向有兩種方案:一是經過通山的北線方案,二是經過修水的南線方案。北線方案途經我省幕阜山片區通城、崇陽、通山、陽新四縣,此線路對我市有利,市發改委正在積極努力,開展各項協調工作,爭取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010號建議】加強咸寧市縣域物流業規范發展
建議人:黃文華等
主辦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會辦單位:市郵政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
建議內容
近幾年,我市各縣(市、區)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商貿經濟更加繁榮,道路建設快速發展,交通運輸業得到了一定的培育,物流業初步形成。但從整體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和影響物流快遞行業規范發展的因素。需要研究與解決我市物流行業規范發展的幾個重點問題:一、理順物流管理體制,明確職能機構。二、設立物流發展基金,制定管理辦法。三、發揮物流規劃引領作用,規范物流項目審批。四、引導物流企業入園經營,發揮聚集發展效應。五、建立快遞集中處理中心,加強快遞行業安全監管、建立物流統計制度,及時掌握物流業發展現狀與動態。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加快農村電商物流三級配送網絡體系建設。
辦理情況
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快縣域物流業發展的有關工作,結合《咸寧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初步完成了農村電商物流三級配送網絡體系建設,有效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促進了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034號建議】建立新農合門診家庭賬戶制度
建議人:丁細斌
主辦單位:市衛計委
建議內容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實施以來,為解決農村群眾就醫難問題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執行過程中,群眾強烈要求設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門診家庭賬戶。建議:考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資標準和以戶為單位參保的模式,在全市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家庭賬戶制度。
辦理情況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我省新農合制度已從家庭賬戶制度轉向門診統籌制度。門診統籌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以保農民大病為主,兼顧農民小病,鼓勵農民小病及時就醫,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大幅提升了參合群眾的受益面。2015年全市門診統籌收益人次達到680.28萬人次,門診統籌受益面達到325.7%。門診費用實際補償比也由實施門診家庭賬戶時的34.1%提高到51.9%,進一步提高了參合農民的門診收益水平。
目前,除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設立了門診個人賬戶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均實行的是門診統籌模式。根據省政府2016年5月出臺的《湖北省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工作方案》要求,我市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保障政策,從2017年1月1日起按統一后的政策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035號建議】在咸寧市發展“香”農副產品
建議人:胡向輝
主辦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會辦單位:崇陽縣人民政府
建議內容
我市在推進“香城泉都”建設過程中,沒有在更大范圍內注重“香”的產業化建設,特別是沒有讓群眾在“香城泉都”建設過程中得到更多實惠。建議:在全市范圍內制訂“香”產業整體規劃,啟動建設“香”產業,在各縣市區建設示范片區;在崇陽縣銅鐘鄉建設香花植物種植園,將吃、摘、游、加工、療養相結合,新建設種植基地1000畝,觀賞基地1000畝,生產加工基地100畝。
辦理情況
2012年,市住建委就制定了“香城”建設規劃,從“香城建、香文化、香產業、香科研、香品牌”等五個方面論述了“香城”建設。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視香城建設,對外宣傳推介“香城泉都”,全市各項工作都在圍繞著香城泉都這個品牌開展。
在崇陽縣銅鐘鄉建設香花植物種植園,這個項目在精準扶貧、鄉村旅游上具有示范作用。崇陽縣政府將積極進行香花產業探索,開展“香”產業試點;幫助項目選址,提供專業指導,爭取項目資金;發動千家萬戶參加建設,鼓勵老板建基地,散戶門前屋后種植香花植物,營造全面栽“香”的氛圍;引進加工企業延伸鏈條,在香深加工企業基礎設施、品牌創建等方面提供支持。
【044號建議】打造世界茶葉第一古鎮
建議人:王剛
主辦單位:赤壁市人民政府
會辦單位:市農業局、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旅游委
建議內容
2015年國際茶業大會在赤壁召開,國際茶業委員會授予赤壁市“中俄萬里茶道源頭”、授予趙李橋鎮“世界茶業第一古鎮”稱號。趙李橋鎮羊樓洞借 2015國際茶業大會東風,以會促變,配套設施有了明顯改善,但距離“世界茶業第一古鎮”形象還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我們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大投入,進一步改善古鎮環境,使“世界茶業第一古鎮”名至實歸。建議:堅持茶文化挖掘,保護千年茶史;堅持茶產業開發,打造百億茶產業;堅持茶產品創新,融入萬里茶道。
辦理情況
加強萬里茶道源頭古鎮開發和保護。2015年,國家茶業大會后,羊樓洞被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世界第一古鎮”榮譽稱號,并在羊樓洞明清古街豎立了一塊“世界第一古鎮”巨型石碑。赤壁市引進卓爾集團對羊樓洞明清古街進行保護性開發,借助2015年國際產業大會對羊樓洞明清古街進行修繕開發,現已基本完成“一街二橋N個點”的建設。同時,對新店萬畝茶園觀光旅游項目進行規劃,大力發展羊樓洞綠色生態基地建設。
保護生態挖掘茶文化。編撰的《赤壁茶業志》,將于今年5月出版。廣泛收集流失于民間的有價值茶文化傳說和歷史典故,在主流媒體進行形象宣傳。
【045號建議】大力扶持蔬菜基地建設
建議人:吳安意
主辦單位:市農業局
會辦單位:咸安區政府
建議內容
2014年,古塘村幾名返鄉農民工自發投資1000多萬元,流轉土地500畝,建了一個聯發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基地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投入成本高,不正當市場競爭、自然災害,農產品價格不穩等風險。這兩年,蔬菜基地雖然減輕了城區買菜難,買菜貴的壓力,解決了周邊群眾在基地的打工收入,但投資人基本上虧本經營。希望市政府領導能制定蔬菜基地的專項補貼政策,提供真支持,大服務,讓蔬菜基地能夠堅持下去,并得到發展壯大。
辦理情況
農業部門在此過程中,積極開展技術服務,加強與省蔬菜辦、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業務主管部門和科研部門的協作,積極開展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引進、試驗、推廣和示范工作;每年舉辦蔬菜培訓班30次以上,培訓菜農3000余人次。協調做好產銷服務,組織咸安區8家規模較大的蔬菜合作社組建了蔬菜產業合作聯社,抱團經營;鼓勵蔬菜合作社與大型超市對接,與酒店、學校、企業對接,實施訂單生產,暢通流通渠道,逐步形成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體系。認真搞好信息服務,建立了蔬菜信息監測預警機制,指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活動;加強災害預警機制,及時掌握災害動態,大力推廣蔬菜避災減災技術,及時指導農民開展抗災生產自救。
【048號建議】加大市級財政對市區城市社區經費保障
建議人:徐炎良
主辦單位:市財政局
會辦單位:咸安區政府
建議內容
我市城市發展迅猛,城市社區工作量日益加大,社區承擔了不少準行政事務,是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大幅提升的貢獻者。市財政城鄉社區支出1.8億元,主要用于城區建設,直接給予社區的經費基本沒有,而一個社區在職人員工資、運行運轉、基本服務、設備設施維護等方面一年需30萬元左右,區、街道大約保障了1/2,社區經費捉襟見肘。建議:市政府明確對市區城市社區給予1/4到1/3的經費保障。
辦理情況
從2011年起,按照每個社區100萬元的標準,支持16個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改造,市本級和咸安區各負擔一半。市本級應負擔的800萬元已撥付咸安區,該項目已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建設和驗收。同時,在市本級本身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逐年加大對咸安區的補助力度,2012-2016年體制結算補助每年遞增10%,有力支持了咸安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051號建議】要求改革創新政務服務體系提升政務服務效率
建議人:汪性智
主辦單位:市政務服務中心
會辦單位:市編辦、市政府法制辦
建議內容
由于政務服務體系軟件方面建設的跟不上,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仍然無法達到“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效果,特別在基層作用十分有限。為此,建議:整合基層政務服務體系和基層網格管理體系;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工作,依法下放行政審批權限或部分下放行政審批權限,設立基層相關行政審批窗口,擴大行政服務業務范圍;優化政務服務軟件平臺;加大政務服務人員培訓力度。
辦理情況
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目前正在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夯實政務服務體系,實行全覆蓋,制定綜合標準,推動市、縣、鄉三級政務大廳建設;咸嘉生態文化城鎮帶建設,大力推進城鎮行政功能創新示范點建設工作;創新城鎮政務“云服務”,實現政務服務的移動化。結合“放管服”改革,下放審批權。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推行信息化。注重服務質量,推行標準化。
(記者 龐赟)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寧高速公路5年增長6倍 城市交通出行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