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在閃電雷鳴中吹響
連夜在洪水未退的主要交通路口配置發電機、架設臨時照明燈
緊急部署
水淹到哪里,電就停到哪里
冒雨搶修配電變壓器
夯實被洪水沖毀的配電變壓器臺區基礎
澆筑被洪水沖毀的配電設施基礎
安裝配電變壓器
吊裝配電變壓器
這是一次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3小時平均降雨超過200毫米。
這是一次慘痛的自然災害:全縣經濟損失逾3億元。
2016年7月17日,通城縣的史志會記住這一天。
“水漲到哪里,電就停到哪里;水退到哪里,電就恢復到哪里!”危難時刻,國網通城縣供電公司的全體干部員工奮勇當先,戰斗在抗災保供電一線。僅僅2天,全縣因災停電的427個配電臺區全部恢復供電。
7月18日,市委書記李建明趕赴通城縣察看災情,檢查指導防汛救災工作,并在國網通城縣供電公司主持召開通城縣抗洪救災會議。在災情匯報會上,李建明對供電部門卓有成效的抗洪救災工作給予高度肯定,認為供電公司做到了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第一時間恢復送電。供電系統的保障工作非常突出。
供電人的“不眠之夜”
17日,星期天。一場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打破了人們生活的平靜。
面對災情的進一步擴大和嚴峻的電網運行狀況,下午4時,國網通城供電公司班子成員在該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召開防汛保電緊急會議,要求公司全體員工在第一時間趕赴各個受災的電力設施,掌握災情第一手資料,按照“水漲到哪里,電就停到哪里”迅速組織停電,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所有一線人員組成26支搶修突擊隊,全面搶修被暴雨毀損的電力設施。
半個小時的短會后,公司總經理董洪濤、副總經理宋世初趕到雋水變電站10千伏昌蒲線的移動配電臺區。由于路面塌方,臺區電桿傾斜,配電箱損壞,變壓器移位,多處斷線,100多戶居民停電。察看現場后,公司領導與搶修突擊隊一道確定移桿、移變壓器的搶修方案。
下午6時30分,縣城已經夜色沉沉。南門中學發生重大塌方,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全部損毀,附近小區居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縣領導打來電話,要求保障搶險應急供電。在電源來不及恢復的情況下,公司15分鐘內調來兩盞應急照明燈,保障了塌方搶險工作。
晚上7:30至10:50,董洪濤參加縣委縣政府的緊急會議,匯報供電設施受災情況和搶險保電工作,聽取縣領導的工作部署。散會后,他再次趕到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向班子成員傳達縣委縣政府緊急會議精神,安排當晚和第二天的搶修工作。
此時,供電公司搶修隊員們已連軸轉地工作了8個小時,很多同志這才顧得上吃上一口干糧。
晚上12:30,公司領導和相關部門趕到縣重點保電區域——闊田畈。這里的千畝蔬菜基地被洪水淹沒,如不及時供電排澇,不僅菜農的收入化為泡影,還影響到整個城區的蔬菜供應。搶修隊連夜突擊搶修,栽桿、裝設臺架、移變壓器和配電箱、核清低壓出線的相系……凌晨4時,配電臺區恢復供電,基地排澇工作及時啟動。
差不多同一時間,10千伏平安線秀北滑坡,導致8個配電臺區1000多用戶斷電;新塔供電所柳巒3號配電臺區出現險情,4個組170多戶斷電;移動配電臺區發生新險情……供電人一處現場一處現場地跑,一個險情一個險情地應對。
這時,天色已蒙蒙亮。在抗洪搶險保供電中,供電人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犟班長的“生死時速”
檢修工區配電中心班班長胡甫個性要強,工作起來很拚,是公司有名的“犟班長”。
倒桿,斷線,滑坡,跳閘,配電箱受損,配電變壓器被燒……17日下午,通城縣暴雨如注,從16時起,供電公司檢修建設工區接到的告急求救電話此起彼伏。
胡甫忙得像個飛轉的陀螺:寶利花園小區斷電;東方明珠小區斷電;巡查受損的廣場支線49號電桿……從16時許出門,胡甫和同事們一直在處理各種事故。20時,饑腸轆轆的他接到了10千伏平安116線告急電話。
原來,大暴雨造成該線路的秀北配電臺區出現塌方,一根電桿嚴重受損,變壓器搖搖欲墜。“盡快處理秀北配電臺區,越快越好!”工區主任李輝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胡甫。
胡甫找來兩輛吊車,扶正固定兩根已被暴雨沖歪的電桿,以防事態惡化。搶修中他發現,一股激流在電桿正前方穿過,水流威脅著電桿基礎。胡甫找來一塊木板,想改變水的流向,讓電桿基礎少受侵蝕。于是,他擼袖卷褲腿趴下身,在洪水中摸索著向激流靠近。黑暗中,胡甫只覺手臂一陣劇痛,水中的亂石劃傷了他。水流又急又猛,木板根本無法抵擋,胡甫反而被激流沖倒,頭重重地摔向旁邊的大石塊,幸好頭上的安全帽保住了他的頭,可是手腳又被沙石擦傷了好幾道口子,鮮血直流。
胡甫退回岸上稍作休息,決定再試一次。他拿著木板慢慢向激流靠近。當胡甫在湍急的水中接近目標時,同事發現他正前方的土石似乎動了一下。“有危險,班長快上來!”同事們迅速拉起水中的胡甫,還沒站穩腳,只聽“轟”的一聲巨響,早被洪水淘空的土石傾瀉而下,在胡甫面前堆成了小山包。
“秀北配電臺區不修復,該線路后面的8個配電臺區受影響,上千戶居民沒電用。”剛脫離險情的胡甫沒有氣餒。和大家一合計,決心連夜動工,加固電桿基礎。人力不夠,緊急請來6位民工;因為停電,灌漿車來不了,胡甫和大家一起攪拌灌漿……他們澆灌了二十多噸泥石,一直鏖戰到次日才成功將桿基夯實。
19日,記者采訪時,胡甫手上、腳上、背上有大大小小十幾道傷口。它們有的已結痂,有的還紅腫,讓采訪的記者看著都心疼……
受災人的大愛情懷
從17日到18日,配電班班長吳海洋一直奮戰在搶修一線,根本沒時間回家。而不為人知的是,他家被水淹了,損失還不小。
吳海洋的家在雋水鎮古龍村5組。17日下午,特大暴雨造成縣城洪水泛濫,吳海洋下午16時許接到妻子電話:洪水到了家門口,快回家搬東西!
吳海洋當時已接到去現場的任務,正在路上。他簡單地告訴妻子:“剛接到搶修任務,我回不去,你自己想辦法吧!”
當時,縣城到處是漬水,倒桿、跳閘、斷線……各種事故,各種現場,都等著吳海洋他們去處理。
就在吳海洋搶修新塔10千伏昌蒲秀九支線時,洪水兇猛地涌進了他家,一直淹到了妻子的腰部。忙亂中,妻子和兒子只搬了一樓小部分生活用品,大部分家什泡在了水里。
妻子在家抗洪自救,吳海洋與同事們則鏖戰在搶修現場。忙到凌晨1點多回工區,同事們睡下了,作為工作負責人的他還在寫第二天的工作票、搶修單。
18日凌晨5時半,在工作椅上僅迷糊了3個小時的吳海洋又趕往搶修現場。
一個現場接一個現場,一場搶修接著一場搶修……吳海洋一直忙到18日下午18時,當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時,發現家里已收拾完好——他在外面搶修的一天一夜里,妻子帶著兒子在家沖洗淤泥,洗曬被水淹了的家具。只有客廳那道水印,在告訴他家里被淹的無情事實。
妻子告訴他:客廳空調來不及轉移,淹壞了;水泵也被淤泥覆蓋,沒用了……
“沒有顧得上家里抗災,確實很遺憾;但這兩天我搶修的現場大大小小有十多個,幾千戶居民用電得到了保障。我家受了點損失沒什么。”面對記者采訪,吳海洋這樣說。 (記者 周榮華 特約記者 鄧東峰 通訊員 李瑾 )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組圖:除險保供電
下一篇:
咸寧供電公司檢修分公司迎戰特大暴雨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