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蘿卜,拔蘿卜,嘿唷嘿唷拔蘿卜……
這邊彈琴唱曲,那邊勞動競賽,11日的咸安區高橋鎮白水畈村,“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經典融合,讓上千名群眾和游客大飽眼福。
“我家菜園白水畈”拔蘿卜比賽是“焦點節目”,吸引了最多的人氣,拔出的蘿卜一撥一撥,又白又胖,車載人挑,購銷一空……
蘿卜白菜,是不起眼的“大路菜”。
高橋鎮白水畈村有貧困戶53戶,貧困人口139人。白水蘿卜因其生長土壤、氣候環境特異,蘿卜個大質優,口感上佳,久負盛名的。
這樣的好蘿卜,卻長期無法打開市場,去年有上百萬斤爛在地里,農戶們直流淚嘆息。
可誰也沒有想到,今年的白水蘿卜長出了“花樣年華”,出落得“眾人喜愛”。
高橋鎮新一屆黨委提出“從一顆蘿卜做起,推動農民服務創新,助力群眾脫貧致富”的思路,大做“蘿卜文章”。
好酒還要好吆喝。他們從文化包裝,品牌營銷上想點子,開展系列蘿卜烹飪賽,蘿卜加工選拔賽,拔蘿卜大賽,蘿卜園區游等。這下子,白水蘿卜陡然升溫。今年截至目前,已銷出100萬斤。
拔出蘿卜帶出泥。蘿卜干、蘿卜絲、蘿卜片等蘿卜加工產品供不應求,還帶動了豬肉,豆角、白菜等多種農產品銷售。
蘿卜園成了游樂園、“131”旅游景區、白云寺等近地景點人氣驟升,月亮灣老年公寓將在此建全市首家規模最大的農村老年人中心,形成招商旅游發展的“多米諾”效應。
“沒想到,我家菜園的蘿卜還這么牛!”農戶們的心情很少這樣舒展過。
幕阜山通利民專業合作社社長李建軍介紹,他們從一顆蘿卜做起,目前盤活了高橋鄉全部土特色產品,貧困戶有的增收幾千元,有的上萬元。
“別看一棵不起眼的蘿卜,它在精準扶貧中能量無限!”鎮黨委書記王順榮說,一方土地都有一方特產,關鍵是如何做活特色文章。
隨著人們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地方農產品特別是優質農產品,是群眾脫貧致富的最大優勢。
她表示,高橋鎮將以品牌化營銷、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發展把蘿卜文章做到底,直到山區群眾脫貧致富…… (咸寧日報記者 劉文景 )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共青團咸寧市第四次代表大會開幕 丁小強出席
下一篇:
【喜迎黨代會⑤】脫貧攻堅的咸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