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程慧、特約記者陳衛民、通訊員徐富民、徐維帥、朱必坤報道:12日,記者在通山縣九州大潤發超市內看到,整齊的貨架上商品玲瑯滿目。
“6·28”罕見暴雨中,該超市發生內澇,損失很大,不僅所有貨物浸水損毀,水、電供應等基礎設施也幾近“癱瘓”。
“縣保險公司及時送來第一批次100萬元賠款,解了燃眉之急。”公司法人代表吳忠誠告訴記者,災后超市積極重建,迅速恢復營業。
來自九宮山鎮的養殖大戶章文兵對“6·28”暴雨同樣記憶猶新,因為肆虐的洪水曾導致合作社4個魚塘決了堤,造成直接經濟損失98萬元。
時隔一個半月,記者在通山縣洪茂生態種養殖合作社看到,只見池塘堤壩已經修復,農戶生產秩序井然。理事長章文兵說,通山農商行橫石支行獲悉情況后,對合作社16戶貧困戶社員以聯保方式發放120萬元貸款,解決了資金難題。
洪災無情人有情。災情發生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通山全縣金融部門聞汛而動,創新方式,特事特辦,優化服務,為全縣災后重建提供有效資金支持。
縣保險公司啟動極速理賠流程,開通綠色通道,核實一處賠付到位一處;縣農行災后三天內完成全縣208個因災受損的惠農服務站重建和修復工作,并對支持的企業、生產經營業主受災情況進行統計,先后發放貸款3054萬元。
同時,各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方式,簡化辦事流程和手續,臨時增加商戶聯保、流量貸等風險較大的貸款方式,并適度降低利率優惠,積極幫扶商戶、企業渡過難關。
縣政府還拿出鋪底擔保金500萬元,按約定比例承擔代償責任,由縣郵政銀行按1:5比例發放貸款;縣農商行在“精準扶貧貸”貼息貸款中安排1000萬元資金用于受災商戶災后恢復經營,有效提高了受災戶恢復生產的積極性。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城縣召開全縣項目建設“百日大會戰”動員會
下一篇:
丁小強主持市政府黨組會議 要求強化黨性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