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青青河边草高清免费版新闻,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三年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16專題 >> 五年跨越 精彩咸寧 >> 綠色生態 >> 正文

厚植綠色優勢 咸安區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紀實

來源:咸寧新聞網 時間:2016-12-18 21:01

  

  大幕山萬畝野櫻花自成生態美景

  

  游客在油菜花海流連忘返

  

  天源紡織產銷兩旺

  

  黃荊塘村千畝茶葉基地

  

  金桂湖風光引人醉

  

  群眾享受優質高效政務服務

  綠色生態,聚集換道超越新能量

  以“綠滿咸安”、創建“林業生態示范區”和“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咸安按照我市“以‘綠’為綱打造中國中部“綠心”和國際生態城市”的規劃,以荒山荒地和鄉村通道綠化為重點,嚴格森林資源管護,擦亮生態名片,繪就綠色崛起的飽滿底色。

  “綠滿咸安”卓有成效。大力推進“山上再造”工程,大力發展速生豐產林、高效經濟林和苗木基地,扎實開展義務植樹、四旁植樹和綠色通道建設,加大造林綠化力度,森林資源持續增加,全區每年造林保存面積在3萬畝以上,五年來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到1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了三個百分點,達到45%。

  護綠植綠真抓實干。自2014年起,咸安劃定2萬畝天然林,每年投入100萬元,連續10年以每畝50元的標準補助村民。同時,對16萬畝國家和省級生態公益林,完善和落實了管護措施,每年按省級規定將補償資金發放到經營者手中。同時加強雙石常綠闊葉林、大幕紅豆杉和桂花三個自然保護小區建設,并對全區2537株古樹名木實行了掛牌保護。

  林旅結合助民增收。修通14條村級旅游公路,讓生態環境好的汀泗星星、桂花鳴水泉南川、馬橋垅口馮、雙溪孫鑒、大幕雙垅等10多個村的村民吃上旅游飯,依托青山綠水鼓起口袋。依托咸嘉生態文化帶和幕阜山區帶,咸安林旅結合之路越走越寬:桂花鎮做大桂花產業,形成種植、養殖、旅游一條龍,帶動一二三產業同步發展;大幕鄉利用白云山林場、10萬畝楠竹、萬畝野櫻花等資源,發展旅游觀光,大山里的村民吃上了“生態飯”。

  護好“雙肺”養好“雙腎”。咸安著力護好“雙肺”、養好“雙腎”,“雙肺”,即潛山國家森林公園、孝子山公園;“雙腎”,即向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大洲湖濕地公園。在咸安,無論是城區建設,還是修路建房,都要為青山讓道,所有影響山體和植被的規劃一律禁止。強力推進退垸還湖、退田還湖,今年僅斧頭湖、西涼湖拆圍面積就超過1萬畝。連續9年實施增殖放流,加上嚴格限量捕撈,咸安河流的水質提升了,魚鳥品類豐富了。

  整治環境護衛綠色。嚴把采伐關,制定和健全森林資源管護機制,對亂砍濫伐森林、違法經營木材加工、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等案件嚴格查處。大力開展森林防火防蟲整治,近幾年全區境內沒有發生重大的森林火災,病蟲害綜合防治率在80%以上。

  實施“藍天工程”、“碧水工程”、“寧靜工程”、“清潔工程”,在農村廣泛開展“五改”、“三建”、“兩提高”,發展生態農業。對水源地周邊存在的工業污染源進行拆遷或整改,加大 “三河兩湖四庫”等重點水域的綜合整治力度。全區共創建省級生態鎮(村)7個、綠色社區14個、綠色學校5所、綠色家庭20戶、綠色單位17家。

  咸安把加強環境保護與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有機結合起來,在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全區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四庫三河兩湖符合功能區劃水質要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空氣質量優良,固廢、危廢安全處置率、森林覆蓋率等多項環保指標均優于全省平均水平。

  綠色產業,點燃換道超越新引擎

  發展特色農業,農業農村經濟實現增產增收、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咸安按照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以建設“馬橋鎮建國畈為中心的城郊油菜觀光+果蔬采摘休閑示范區、大幕鄉東源畈為中心的幕阜山系油菜+野櫻花賞花+農家樂示范區、汀泗橋鎮黃荊塘為中心的油菜+茶葉+美麗村灣觀光示范區、雙溪橋鎮雙溪村為中心的‘雙低’油菜生產保護科技示范區”等“四大綠色示范區”為抓手,加快現代農業推進的步伐。

  在全省范圍內首次提出了創建茶葉專業村,2015年底茶園面積達到5.64萬畝,產值增至2億元。創建茶葉品牌21個,成功申報“咸安磚茶”國家地理標志;全力抓好蔬菜基地建設,2015年蔬菜播種(復種)面積24.7萬畝,總產超過40萬噸,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9.6萬畝,現有綠色品牌4個,無公害品牌16個;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油菜生產,預計今年全區油菜籽收獲面積38萬畝、總產4.56萬噸、產值可達2.28億元。

  如今,咸安是全國油料大區、全國580個蔬菜重點縣(區)之一、成功申報了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了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發展新型工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更好更快發展。咸安科學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扶持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推動苧麻紡織、森工建材等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與高科技、新能源等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協調發展。

  為積極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咸安完善招商引資獎勵機制,完善重點項目用地政策,鼓勵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支持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2012年以來,咸安經濟開發區在做強森工建材、防腐橡膠及新材料、苧麻紡織和機電制造等園區四大傳統產業的基礎上,積極培育生物醫藥、數控模具、竹循環經濟和食品飲料等新興產業。如今,園區傳統產業基本完成技術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初步形成規模加速釋放效益,園區“4+4”(森工建材、苧麻紡織、機電制造、防腐橡膠、數控模具、生物醫藥、竹循環經濟、食品飲料)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來,咸安涌現一批擁有自主定價權、多項發明專利,多個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的科技創新型綠色企業。

  發展第三產業,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大旅游格局。咸安抓住武廣高鐵開通、湘、鄂、贛旅游“中三角”、“小三角”市場對接機遇,依托特有的人文、歷史和生態農業優勢、美麗村灣(一鎮兩片四景八點)的投入以及14條扶貧旅游公路的修建,將多個山區鄉鎮景點一線串珠,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確定為全區旅游重點發展主攻方向,形成了鄉村生態游為主,自然風光游、現代農業觀光游、紅色文化游等共發展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大旅游格局。

  近5年,咸安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1個、3A級旅游景區1個、創建湖北省休閑農業旅游示范點4個,創建湖北省地質公園1個、創建湖北省星級旅游農家樂23個、創建湖北省旅游名鎮1個、旅游名村1個,通過旅游創建,全區旅游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

  五年來,全區共接待海內外游客225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6億元,其中,2015年接待游客65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9.1億元,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95.9%和96.4%。

  綠色通道,構筑換道超越新平臺

  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要求,咸安加大“放管服”改革創新力度,加快“區鎮村”三級體系建設,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順利通過了國務院的第三次大督查,并為全省縣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樣板。

  強化組織保障、資金保障、制度保障。改造升級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同時,督促區直46家部門、212項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進駐大廳,大力實施政務服務“二次創新”、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實現了規范管理“常態化”。嚴格按照“兩一律、三統一”要求,整合資源,整合資金,整合職能,全力支持鄉鎮便民服務大廳建設,目前已有8個鄉鎮建成使用、4個鄉鎮正在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可以實現全面“達標”。

  采用“以獎代補”方式,以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載體,大力推行基層便民服務與黨群服務、網格管理、三萬工作“四位一體”模式,實現了138個行政村、50個城鄉社區便民服務室建設“全覆蓋”。

  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全面厘清權責邊界。區級權責事項由省定的3429項減少為2603項,精簡率達到24%,并率先在全省公布了113項鄉鎮便民服務事項、101項村(社區)便民服務事項;同時區級窗口辦結時限由原來的7天縮短為2.5天,項目審批辦結時限由原來的100多天縮短為35個工作日,行政效能提升64%。創新服務方式。編印《咸安政務百事通》,下發到鎮村兩級,方便群眾辦事;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降低社會運行成本,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的同時,實行“審批做減法、服務做加法”,先后協調電信移動、楓丹公交、昆侖燃氣等進駐中心,大力推行延時、預約、代理、代辦等人性化服務。

  咸安為降低企業成本,幫助企業度過經濟下行的壓力和難關,如期完成了營業稅改增值稅工作,切實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四項規費全部停征,擴大有關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圍,降低了養老保險繳費比率,落實降低電、氣價格政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

  此外,加大對妨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和現象的整治力度,嚴厲查處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案件,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加大價格執法力度,組織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檢查,進一步規范收費項目,推廣前置審批零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堅決治理“紅頂中介”,打破中介服務市場壟斷,實現中介組織、行業協會與政府主管部門的徹底脫鉤。規范壟斷行業行為,督促有關公共服務單位制定標準化服務流程。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寧市領導率部門調研咸嘉生態文化城鎮帶側記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 <samp id="7vmt8"><dl id="7vmt8"><pre id="7vmt8"></pre></dl></samp>
  • <fieldset id="7vmt8"><table id="7vmt8"><kbd id="7vmt8"></kbd></table></fieldset>
      <sup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up>
      <menuitem id="7vmt8"></menuitem>
    • <strike id="7vmt8"><table id="7vmt8"></table></strike>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
    • <fieldset id="7vmt8"><var id="7vmt8"></var></fiel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