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焦元德、朱靜報道:魚塘、野兔、野豬、野雞、果園……這是筆者近日在通山縣洪港鎮楊林村一處山垅間,看到“九宮森源”生態農莊的情景。
“九宮森源”農莊負責人王定群介紹,2011年,他們8戶農民合伙投資,租賃承包山垅田地與山林面積1300多畝。又引進武漢啟源經信精貿公司合股投資1000萬元,建成山羊、野豬、野兔、山雞、梅花鹿等禽畜圈舍3000平方米、魚塘50余畝,栽植楊梅、枇杷、桃李、櫻桃等綠化果樹3萬多株,綠化荒山700多畝。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力爭5年后建成集垂釣、休閑、狩獵、玩樂為一體的生態農莊。
通山是一個人平擁有8畝山林的山區縣,山巒起伏、山垅連綿。近年來,通山加大退耕還林力度,加強野生動物保護,致使很多山垅田地種植莊稼受到野豬侵害,造成山垅田地荒蕪較多。
該縣出臺優惠政策,鼓勵投資者流轉開發山垅資源,讓撂荒的垅田垅地“活”起來,以此鋪就山區村民致富路。“九宮森源”生態農莊就是盤活山垅土地、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發展精致高效農業的一個成功范例,對鼓勵山區農民返鄉致富具有引領作用。
闖王鎮8個村3000多畝荒蕪山垅流轉建成農業開發示范基地。龜墩村合作社理事長周學龍在荒蕪山垅上建起了1500多畝綠化苗木基地、100多畝龍蝦池、50多畝魚塘,還興建了養豬場;富民牧業公司經理胡寶江將劉家嶺村400多畝山垅建成了集種植、養殖、加工為一體的生態農莊,成為該鎮休閑觀光農業的亮點。
山巒起伏好風光,山垅開發建農莊。“荒垅、荒山”變成“綠庫、富坑”,成為通山縣開發綠色生態農業的一大亮點。目前,該縣已建成各類生態農莊178處,總面積達7.6萬畝,帶動村組集體年增收350多萬元,吸納農民就業1780人。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寧市城管依法管理城市 城市管理長效化常態化
下一篇:
崇陽“一河兩岸”成百姓樂園 親山近水吸氧洗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