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名片
白茶社區位于咸安區溫泉辦事處中心地帶,轄區內有市直單位54個,人口14042人。近年來,社區推行“45666”(即四進、五會、六訪、六報、六熱線)模式,打造服務型社區,先后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全國志愿者先進單位”、“全國綜合減災防災示范社區”、“全省社區黨組織十面紅旗”、“省級文明社區”等榮譽。
3月3日上午,小雨夾雪,溫泉辦事處白茶社區居民劉平英家。
“黃格格,真感謝你呀。”躺在床上養病的劉平英想坐起來,招呼客人。
“莫起身,我們送點讀機來了。”被稱為“黃格格”的客人叫黃輝,是白茶社區濱河東街的網格管理員。
去年12月3日,劉平英打給黃輝一個急促的電話:“我查出乳腺癌了,該怎么辦呀?!” 黃輝馬上趕到她家,仔細詢問病情,一邊安慰,一邊聯系醫院做手術。
劉平英家有3個小孩,最小的才兩歲,全家靠丈夫打零工過日子。黃輝把這些情況向領導反映,爭取上級支持,幫助她家解決了低保,還納入辦事處年底困難救濟對象。
今年年初,組織部門在社區開展“微心愿”認領活動,黃輝又到她家,得知她女兒想買一臺點讀機,迅速將其列入第一批“微心愿”。市中醫醫院的黨員干部滿足了她的心愿。
今天送點讀機是黃輝第5次來看望手術后的劉平英。
劉平英哽咽著說:“要不是她和社區領導關心,這日子真不知道怎么過啊。”
劉平英是黃輝聯系的濱河東街1200多戶居民之一。她把這些居民分為兩類:有物業管理的900多戶,她把電話留在小區,居民有事可以隨時找她;沒單位沒物業的散居戶300多戶,她和每一戶都互留號碼。
“她的電話都成了‘服務熱線’,經常晚上十一二點,還有居民給她打電話。” 黃輝的愛人解嘲說,“哪是格格呀,分明是嬤嬤嘛。”
在白茶社區,像黃輝這樣被稱之為“格格“的網格管理員共有6名。
為打造服務型社區,自2011年開始,白茶社區將轄區劃分6個網格,每個網格選派一位網格管理員,負責網格內居民的信息采集、政策宣傳、事務代辦、糾紛勸調、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禁麻禁鞭……
“他們每個人聯系幾百戶的居民,不分上班下班,不分工作日還是節假日,居民有什么煩心事為難事都會找他們。”社區主任張曦一邊介紹情況,一邊翻開厚厚的社區民情登記薄舉證……
一網格:金福園小區下水道堵塞無人管理,給小區居民帶來了生活的不便,立即召開由業主代表、社區兩委成員參加的專題議事會,決定由每戶業主出資400到600元,籌款17000元解決堵塞問題;
二網格:郭華英老人長期一人居住,組織社區志愿者服務隊前往看望,幫助打掃衛生,送去米、油、牛奶及一些營養品;
四網格:錢紅民夫妻雙下崗,靠零工來維持生活。網格員反映后,在區人大代表幫扶下,他在一家竹業公司就業,月薪3000元。
……
采訪手記:“上面千根線,下面一針穿”。白茶社區的網格管理員通過“穿針引線”將服務延伸至每家每戶,幫居民排憂解難,幫鄰里化解矛盾,這種“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格局被轄區居民欣然接受,并從中享受到網格化管理帶來的美好體驗。(記者 陳新 江世棟 通訊員 阮先強)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記者跑社區]咸安區華容巷老人的“幸福密碼”
下一篇:
[記者跑社區]赤壁市桃花坪社區的“桃花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