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鐘祥市胡集鎮湖山村,寬闊的水泥路直通到每一戶農戶門前,整齊劃一的別墅式居民小區住著村民。而新農村建設美好藍圖——村民聚居區、工業園區、優質稻種植區、畜禽養殖區、生態農業觀光旅游區,則讓人對湖山村的未來發展更具期待。
5年前,湖山村還是負債87萬元,無辦公場地、無特色經濟、無集體收入的“三無村”,很多農戶家的房子,甚至是茅草屋。
湖山村前后五年驚人的變化,源于村支書鄭雄一班人的帶領。他們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創建了“五統一”的村集體經濟增長的新機制,即統一設置“三資”管理臺賬、統一制定“三資”管理制度、統一規劃“三資”增值方案、統一公開“三資”處置方案、統一公開“三資”開發收益。
湖山村對村集體所有資源進行排查、登記。共清理集體荒地資源1000畝。現在,村級集體年收益成了“活水”,穩定在100萬元以上。對清理出來的集體土地,集中開發300多畝,先后引進5家公司,建成育肥羊場、生態種植園、高效農業示范園、盆景植物園等規模農業企業,實行土地租賃經營,一次性獲得租金500多萬元;200畝通過招拍給企業,獲得土地補償金600萬元。
資產清理出來后,在盤活、盤大、盤強上做文章。一是提升管理增效,促進資產保值增值。二是提升經營增效,促進資產壯大增值。三是提升服務增效,促進資產紅利放大。鄭雄介紹,現在,湖山村村級積累達到了1700萬元,一躍成為遠近有名的富裕村、文明村。(荊楚行記者 楊義杰)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孝感市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下一篇:
興產業拔窮根——荊門市推進精準扶貧路徑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