畈上村,西鄰青山水庫大泉洞風景區,北靠巍峨高聳的白崖山,是崇陽縣金塘鎮最邊遠、最偏僻的一個小山村。
2日,記者走進畈上村看到,鄉村小道正在拓寬加固路基,穿村而過的河堤正在進行改造……
“自從沈氏兄弟回來后,我們村就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村支書陳鳴遠說。
陳鳴遠口中的“沈氏兄弟”,是本村走出去的企業家沈亞明和哥哥沈亞軍。
2015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沈亞明兄弟攜帶1.16億元資金,回鄉成立尚禾(集團)生態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申報了湖北尚禾(柃蜜小鎮)生態旅游區項目,以畈上村山水生態資源為依托,以農林種植、水產畜牧養殖為基礎,以打造“南鄂第一村”為使命,預計投、引資超10億元,用6至8年的時間分期推進。
目前,各項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其中,作為鄉村酷游開發配套的主要產業基地之一,“鳳鳴谷”林下生態土雞養殖基地雛形已現。林下養雞還為村民帶來了可喜收益,在公司從事養殖工作的村民,每人每年至少能增收3萬元。
根據畈上村的現狀,沈亞明兄弟推出了“公司+多層次精準扶貧”模式:
首先,由公司斥資,兜底虧損,創辦產業精準扶貧合作社。公司每年支付土地流轉費60多萬元、青苗補償費120萬元,并從盈利中抽出10%的資金,按合同數目回報土地流轉用戶。目前,公司為全村農戶提供了128個崗位,優先解決貧困戶就業,年支付工資約240萬元。
其次,對完全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除國家兜底外,公司再每戶每月幫扶100至300元;推出空巢老人幫扶項目,確保老有所養;推出教育扶貧、留守兒童關懷項目,確保幼有所教。
“我一個人富了,那只是收入;全村的人都富了,那才叫收獲!” 14日,湖北尚禾(柃蜜小鎮)生態、農業旅游項目被咸寧市列為2017年“211”工程重大項目時,沈亞明由衷感嘆。(咸寧日報見習記者 馬麗婭 特約記者 汪佳)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產業帶動加速脫貧 力爭完成28個貧困村出列
下一篇:
嘉魚新街鎮蜀港村村民發展稻蝦共生養殖闖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