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通城縣麥市鎮九房村貧困戶胡訓保,既繁忙又高興。
“今年鎮里給我3000元錢扶持我發展產業,村里讓我在冬棗白芨基地入了股。我平時在基地照看務工,大半年下來,已經有一萬多塊錢的收入了。”胡訓保高興地說。
好消息還不止這些。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近百畝新培育的產業園長勢喜人。冬棗樹今年可收獲棗子10000斤左右,實現產值18余萬元。老胡等入股貧困戶,均可以獲得分紅。
在九房村,冬棗白芨扶貧產業種植基地,建成第一年,經濟效益就已經十分明顯。
這是麥市鎮做好扶貧產業,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
在幫扶措施上,該鎮首先號準“貧困脈”。宜牛則養牛,宜菜則種菜,宜果則栽果,宜游則發展鄉村旅游……因戶施策,對癥下藥。該鎮將幫扶措施由“漫灌”轉向量身定做的“滴灌”,為全鎮所有貧困人口分類制定脫貧良策,并跟蹤服務,直至見到成效。
截至目前,全鎮新建成產業基地或合作社24個、引進種羊、牛1000余頭,新發展油茶面積3000畝、藥材400畝、高山蔬菜80畝、草莓面積50畝、新挖池塘面積200畝,正在按規劃發展農家樂8家。
有了扶貧產業作支撐,該鎮精準脫貧工作底氣足,后勁大。目前,該鎮正據實算好扶貧賬,對今年預脫貧的戶頭進行綜合分析,查漏補缺,使脫貧人口實現真脫貧,永久脫貧。 (咸寧日報記者 姜明助 通訊員 何兵方 李世鵬)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走進貧困村】崇陽洞泉村“領頭雁”助村民脫貧
下一篇:
【走進貧困村】崇陽沙坪鎮進口村精準幫扶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