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紀》
|
內容簡介:本書集結了考古文博作者丁雨20篇現場觀展與展評文章,通過分享十余個與中華文明息息相關的文物展,講述中華文明在各個歷史時期以及不同空間所呈現出來的文化獨特性,展示了文明的多元統一。書中所述展覽都以考古發掘為基礎,作者以文圖結合的方式,一一講述各種考古成果展、文物展的內容和故事背景等,仿佛無意間打開古人留下的時間膠囊,將古代社會的生活面貌、古代人的審美喜好等展示給今人。
《法國盧浮宮》
|
內容簡介:本書介紹了盧浮宮博物館收藏的上百件世界美術名作,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名作的藝術流派、創作緣由、作品構圖和色彩特征等等,旨在普及審美品位,通過持續地凝視那些最令人贊賞的畫品杰作去發展藝術鑒賞力。書中配有大量精美彩色插圖,每一幅畫都附有一篇概述說明,再由一位評論家加以權威評論總結,讀者便可知道所需了解的信息。
《靖康之敗》
|
內容簡介:發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敗,是中國歷史上一場國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劇。本書以史料分析和情景還原為基礎,再現宋金太原之戰的完整戰斗細節,呈現宋金博弈與北宋靖康之敗全過程。作者對金軍采取的進軍路線與攻城戰術、太原軍民的守城策略、北宋混亂的政治局面、將從中御的軍事法度,以及北宋當時一流將領人物的多次軍事行動均有細致描摹,給出了北宋何以失敗之發人深省的歷史解讀。
《生活不是擲骰子》
|
內容簡介:本書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豐富案例,介紹了如何用數學思維,特別是運用貝葉斯定理來分析和解決看似簡單但內涵深刻的生活問題。例如,《兩小兒辯日》的邏輯錯誤,《賣拐》中使用的套路等等。這些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的案例,可以幫助我們穿透事物的表象,洞察事物的真相。通過本書,我們還能認識到,統計數據是常識的基礎,并在此之上建立正確的世界觀。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全景看中華文明”系列—— 以“拼圖”方式領略中華文明畫卷
下一篇:
在成長中尋找自由之光
劉斌是良渚古城的發現者、發掘主持人,崔勇則是中國第一代水下考古隊員、南海I號考古發掘領隊……這10位學者將考古報告中的地...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與開放性特質——基于中外文明比較的視野作者:楊共樂(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研究員、歷史學...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作者:張明(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人類文明...
繪畫藝術,不僅是以線條、色彩、構圖等藝術手法,表達畫家情感的藝術創作,亦是反映文明進程的重要載體。
這是一本田野考察片段的記錄,帶你回到傳統的春種、夏耕、秋收、冬藏,從中重拾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藝,激發傳統造物在民眾生活...
特別是要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充分吸收其中...
(作者:蔣樂平,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跨湖橋文化和上山文化主要發現者、發掘者).
內容提要: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提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
大會主題為“全球視野下的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當日在上海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