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永西
我們的老祖宗很擅長講故事,有些神話故事流傳數千年,愈久愈散發出無窮的魅力。更絕的是一些睿智的人會品故事、淘故事,像淘金礦,能淘出故事中蘊含的精華;像品古董,把簡簡單單的一個故事,品出無窮的人生韻味。
張良就是其中的一位。說起張良,人們立馬會想起他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也會想到他博浪刺秦,圯橋拾履,功成身退等等故事。鮮為人知的是,張良竟以神話為媒,創建伐桂書院。
桂鄉人們喜歡桂花樹,喜栽桂花樹,隱居在相師山的張良不會不知道,可他為什么還要用 “伐桂” 來命名書院呢?這好像有點不近人情,可這個 “不近人情” 正是張良的過人之處。他在這里巧用了一個神話故事,這個故事叫做吳剛伐桂。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場瘟疫突襲咸寧,郎中用盡各種藥方都不見效果,人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掛榜山下,有一個壯實的小伙叫吳剛,他母親也傳染了疾病臥床不起。觀音東游經過此地,見小伙子不顧危險在峭壁上采藥,深受感動。晚上托夢給他,說月宮中有桂花樹,開著一種金黃色的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這種瘟疫。吳剛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桂榜山頂,趕上了通向月宮的天梯。他搖著桂花樹,讓桂花紛紛飄落,掉到了掛榜山下的河中。頓時,河面清香撲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黃色。人們喝著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
天帝知道后非常震怒,命吳剛伐桂贖罪。他一斧下去,只斫開一個口子,可斧頭一離開,那個口子迅速愈合,沒留半點痕跡。他不停砍,樹不停地愈合。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月宮里嫦娥見他辛苦,問他有什么要求。吳剛說希望把桂花樹的種子灑在家鄉,讓家鄉的人們能康寧幸福。嫦娥就答應了他,于是咸寧就成了桂花之鄉。至今桂鄉人們還在傳唱:“月里嫦娥播的種,山中仙女育的秧,長成四季常青樹,開出那個小花金黃黃。”
在這個故事里,別人看到的是吳剛無休無止的勞作,張良看到的卻是他日復一日的堅持。讀書要久久為功,最怕一曝十寒。所以,張良把書院起名為伐桂書院,他想表達的或許就是這種寓意。
無獨有偶,西方也有類似的神話,描繪類似的意境。那個神話故事叫推石上山。西西弗斯被眾神懲罰,推著巨石上山。石頭沉重,山坡陡峭,每當推上山頂,巨石旋即滾下。西西弗斯只有一次次地重來,也是長年累月推石不止。
推石上山也好,揮斧伐桂也罷,先人告訴我們的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要堅守,堅定不移才能水滴石穿;要動手,要行動,只有在踐行中才能錘煉力量,增長才干,只有經過一遍遍近乎痛苦的磨礪才更會茁壯成長。
讀書的過程,就是推石的過程,就是伐桂的過程。要坐得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用這樣的名稱為書院命名,你不覺得張良老先生與眾不同、別具一格嗎?黃庭堅理解了老先生的良苦用心終成一大宗師,楊起莘沒辜負老先生的殷切期望而勇奪桂冠。
吳剛伐桂的故事流傳了幾千年,人們仰望月亮就倍感溫馨;伐桂書院創辦了幾千年,人們踏進書院就充滿力量。它們皆結緣于桂花,如同桂花樹一般,一旦根植中華沃土,就總是砍不倒、斫不斷,永遠四季常青,活力無限;永遠芳香四溢,香飄人間。
編輯:但堂丹
王艷(溫泉)黨的歷史是一部光輝燦爛的紅色史詩,我們翻閱著這部史詩慢慢地長大。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時,輔導員告訴我們,紅領...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縣域經濟活力,加快發展重點鎮、口子鎮、特色小鎮,促進區域協同發展。下一步老河口市將以‘口子鎮...
2019年12月10日下午,咸寧市副市長吳剛、市教育局局長陳禮高、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黃漢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工程師江振輝...
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報道:6月17日,市委常委、副市長吳剛結合創文工作,到咸安區溫泉街道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
吳剛強調,要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做好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健全部門之間協調聯動機制,加強災害預報預警及防范應對,以“時...
要“轉作風”,堅持“深實嚴細久”工作標準,推動獎優罰劣、揭榜掛帥等重點工作,為我市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貢獻...
要強化擔當精神,樹立精品意識、工期意識、質量意識、安全意識,以“深實嚴細久”的工作作風,抓好各項任務落實,推進各個項...
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從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需求入手,從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項抓起,抽絲剝繭、攻堅...
要切實加大城市提升工作的宣傳力度,努力用專業能力、超前思維引導群眾、感染群眾,營造“人人支持、人人參與”城市建設的良...
要標本兼治,持續推進,建立城鄉自建房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做到警鐘長鳴、舉一反三,確保排查到位、整改提質增效,全面做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