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郭亞 整理/本報記者 陳希子
小時候嗜糖如命,麥芽糖、水果硬糖、泡泡糖、大白兔奶糖、棒棒糖……遍嘗天下糖滋味,又不注重牙齒保護,到頭來空余一口蛀牙,依然不舍糖滋味。看到各色糖果,總還是會忍不住品嘗,痛并快樂著。不過,品嘗名家豐子愷所著的《一粒糖》,全然不用擔心蛀牙問題,也不用擔心糖果過期問題,可以隨時隨地反復品嘗。
作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豐子愷尊重一切生命,愛惜一切生命,于是字里行間滲透了生命詩性,讓人暫離塵世,詩意棲居。
書籍完整收錄了作者的飲食散文,食材火候中充盈著哲思之美、幽默之美、童心之美。除此之外,本書另收錄了豐子愷談兒女的散文數篇,語句俏皮生動,令人莞爾,塵念全拋。
作者說人的追求有三種:物質追求、精神追求、靈魂追求。在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萬丈紅塵里,想獲得靈魂愉悅,需要豐饒的精神世界,當然,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的幸運或者能力。除了藝術(音樂、美術、文學),豐子愷還用一雙柔和親切的眼睛觀察孩童。
一個孩子從草算簿中抬起頭來,睜大眼睛傾聽一會,“小雞!小雞!”叫了起來。四個孩子同時放下手中的筆,飛奔下樓,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聽見了行人的腳步聲而飛去一般。我剛扶起他們所帶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滾下去的鉛筆,便聽見大門口一片吶喊,“買小雞!買小雞!”其中又混著哭聲。連忙下樓一看,原來元草因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蓋骨不能再跑,恐怕小雞被哥哥、姐姐們買完了輪不著他,所以激烈地哭著。
賣小雞的人看準了孩子們喜歡,所以不愿意還價,豐子愷于是欲教孩子,下次再遇見賣小雞的,就裝作不那么喜歡的樣子。然而他終于沒有說出口。這一篇是他的《作父親》,題目取得別有深意。
另一篇《兒女記事》里:微風吹動孩子們細絲一般的頭發,身上汗氣已經全消,百感暢快的時候,孩子們似乎已經充溢著生的歡喜,非發泄不可了。最初是三歲孩子的音樂表現,他滿足之余,笑嘻嘻地搖擺著身子,口中一邊嚼西瓜,一邊發出一種像花貓偷食時的聲音。
仿佛能看見豐子愷一雙眼睛在旁邊饒有興味地注視著。他尊重孩子,從稚童身上學習,從稚童身上發現趣味,讓人讀了之后會生出溫柔的笑意。
可見作者是很懂生活趣味的人,細致認真地講生活里的瑣碎,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也能寫很長,連小抱怨小無奈也是可愛的。作者的文筆像小孩子在講話,很容易懂,細想卻蘊藏了極美的意境,很多的憂愁都在這童言稚語里。
回味起來,《一粒糖》有麥芽糖的香醇,有泡泡糖的風趣,也有大白兔奶糖的綿延,當然,還有淡淡的酸酸苦苦之味。而最耐人尋味的大概是作者對萬物的敬畏之情,字里行間滲透了詩性人文關懷,皆寄托了祝福之意。
編輯:但堂丹
創新社會中的全能型人才講述人:汪永富(市教科院院長)在鄂南高中從事教學、行政工作21年后, 2016年,我調到市教科院工作。...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特約記者孔帆升海南咸寧商會會長孔祥富,是通山縣慈口鄉下泉村巖山莊人,他在外致富后不忘鄉鄰,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子川通訊員李婷婷3月10日,咸安區溫泉辦事處金葉社區聯合市啟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組織30余名家長和孩子...
領隊周舟拿起話筒給孩子們“開講了”,她要求孩子們遵守紀律認真聽講,并鼓勵孩子們完成今天的書畫學習任務和手工任務,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