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芳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者為開始,“秋”字由禾與火兩字組成,有禾谷成熟之意。
站在立秋的門庭,所望雖還是孟夏的光景,但秋意卻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暗度陳倉。大地上的萬物有靈,也感知著立秋之凜,紛紛俯首歡迎立秋的腳步。
立秋之秋,還是秋天稚嫩的小小雛形,并非真正成熟的秋天。
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過后,風起時會感覺到涼爽了,此時的風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并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后,還是悶熱的“三伏天”,夏天熱情不減。立秋后是處暑,“處暑”是出暑的意思,便還有“秋老虎”在虎視眈眈地等著。
諺語有“早立秋,涼悠悠;晚立秋,熱死?!敝f,“七月秋老虎,八月火焰山”,立秋過后,盡管夜晚感覺涼爽,但白天依然會很熱。
“七月秋風夜?jié)u涼,一番落水一番涼”。立秋后, 只有長期生活在鄉(xiāng)下,才能感知到天氣漸涼的細微變化。無論白天怎么熱,到了晚上,坐在竹床上乘涼,能感覺到風更涼快了,如果下雨的話,那就更涼爽了?!扒锴扒锖笠粓鲇?,白露前后一場風”,立秋后,一場秋雨,一場涼,才有王維的“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的清涼愜意。
立秋,是豐收在望的關口。在鄉(xiāng)村,母親叫它交秋。農忙雙搶時,母親每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抓緊割谷栽田,要在交秋前把秧苗栽完,過了交秋就不行了”。交秋,就是秧苗栽種的一個關口,過了這個節(jié)氣,同樣栽下去的秧苗,秋天谷子就要減產。立秋,是秋天的門口,要趕在秋天的門口前把所有的秧苗插下去,沐浴陽光雨露,開始發(fā)棵發(fā)禾,揚花抽穗,秋天才會顆粒飽滿,喜獲豐收。
立秋,是吃新的日子。經過農忙“雙搶”的辛苦勞累過后,曬脫一層皮,累瘦一身肉,我就盼著吃新,那是年少時期盼的快樂時光?!半p搶”辛苦勞累的農民,家家新谷子豐收了,顆粒歸倉了,家家戶戶都要去碾新谷吃新米了,這叫吃新。家家開始吃香噴噴的新米飯,餐桌上總會多加個把好菜,有時是蒸雞蛋,有時是煎荷包蛋。母親喜歡吃新米粥,母親笑著說,這新米粥就是好看,更糊湯一些,有新米的清香味。
立秋,是貼秋膘的日子。農村有立秋后貼“秋膘”習俗,正好吃新米,就要做幾個好菜,或買點肉,宰只雞或鴨犒勞一下辛苦的一家人。清貧的鄉(xiāng)村生活,一年到頭的菜都是菜園里種的,都是清淡的素菜,很少見葷腥,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能有大魚大肉。立秋,上集市買點肉,宰只家養(yǎng)的雞,煮上一鍋香噴噴的柴火新米飯,就是立秋最好的儀式感。吃上一盤父親燒的油亮紅燒肉,母親燒的雞肉,一家人圍坐一起大快朵頤,酣暢淋漓,那真是美美的幸福。所以,當我“雙搶”插完最后一棵秧苗,一洗腳上岸,伸伸酸痛的腰,我就盼望著立秋的到來。
立秋,是太陽自帶香氣的日子。立秋后,一閑下來的母親,就喜歡曬被子,曬大花床墊底的床席稻草。兒時,老屋大花床上墊的是陳年老稻草,經過多年的碾滾揉搓,早已柔軟無比。母親把床席老稻草全部抱到院子里的陽光底下一一抖散暴曬。母親說,交秋后,午時的太陽最毒辣,能去除稻草里的潮氣和病菌。老屋地勢低,四周草木繁盛,潮氣重,所以要經常曬被子、曬床席稻草。鄉(xiāng)村的母親,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樸素地表達對立秋的敬畏。
立秋,蔥綠的村莊,淹沒在各種果子的香氣氤氳里。各家房前屋后的棗子、柿子、梨子、橘子、柚子、石榴掛滿枝頭,經秋風輕輕撫弄,慢慢染上了一層胭脂,顯現(xiàn)出秋天獨有的燦爛顏色。
立秋后,栽下去的秧苗一天一個樣,進入了生長旺盛期。田野里,一丘丘水稻分蘗拔節(jié),在秋風中蕩起層層清波;母親種的秋玉米開始出穗揚花,葉片間孕育著一個個嫩綠的玉米棒,尖上吐露出粉紅的絲絲穗纓;院子里,滿架秋風扁豆花,扁豆像長了腳,爬墻上樹,牽藤開花,一串串粉的、紅的、紫的扁豆花,像無數(shù)彩蝶飛舞。
立秋后,天空湛藍,空氣清爽。秋韻慢慢釋放,季節(jié)悄悄轉換。夜晚,地氣上升,暑熱漸漸消融,晚風輕輕吹拂,陣陣清涼。
立秋,是夏天行將過去的預告,是秋天即將來臨的通知;立秋,是一種豐收的希望,帶給我們一個從辛勞走向快樂的信號。
立秋,是一份季節(jié)的感悟,是一種心靈的感應。
立秋,期待秋天那份成熟與厚實。
編輯:但堂丹
2018年起, “籉笠就緒,倉箱可期”的秋分被定為我國致敬農民、禮贊豐收的“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古人會折桂枝博個“蟾宮折桂”...
人們于正月十五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可你知道為何秋分時人們也要吃湯圓嗎?原來,此時人們煮湯圓不僅自己吃,還要插在細竹簽...
自力更生解民憂,建設農村新家園。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譚宏宇、通訊員皮道琦報道:5月17日,嘉魚縣馬鞍山電力排灌站, 20臺巨大的藍色電機一字排開,站長趙忠...
■賀紅巖秋天是成熟的季節(jié)農家小院里曬滿了豐收的喜悅組成一幅五顏六色的畫卷金燦燦的玉米一串串掛在房檐下宛如金色的獎狀炫...
擇一處院落,春有春風十里,夏有蝴蝶翩翩,秋有碩果累累,冬有白雪皚皚,我們在這樣的光陰里,約三五好友,品茶,品光陰,品...
秋風送爽,碩果飄香。此次活動主題為“慶豐收·迎小康”,旨在展示該縣農業(yè)新發(fā)展、農村新變化、農民新風采,讓廣大農民群眾充...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
10月11日,咸安區(qū)馬橋鎮(zhèn)曾鋪村建國畈,無人機鏡頭下的稻田一派豐收的景象。眼下金秋時節(jié),百畝彩色水稻迎來最佳觀賞期。
10月11日,咸安區(qū)馬橋鎮(zhèn)曾鋪村建國畈,無人機鏡頭下的稻田一派豐收的景象。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夏正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