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專
一次,乘車經一防疫卡點,防疫員讓我們出示行程碼。我在車后座說了一嘴:“我最近一直呆在咸寧,哪兒也沒去。”便打開行程碼,直接遞給他看。他看后說:“你明明去了江西!”我收回一看,果然是去了江西武寧。我當時有點懵,沒去啊!七想八想,想起來了,是去過通山的太平山,太平山是通山與江西武寧的界山。
清人朱奎斗《太平山》詩云:“太平勝景最悠悠,吳楚山川一望收。人在下方沖月上,泉從高處破云流。古松影落禪關靜,春草香生佛國幽。浴識蓬萊今便是,神仙舍此更何求。”“吳楚山川一望收”正說的是鄂贛界山。
興國州人、同治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時譽“江南才子”王鳳池。詠太平山有句:“震地晨鐘新日月,參天古柏老風霜。到來便與紅塵隔,頓使人間萬慮忘”。
太平山確有“勝景”。上到太平山頂,滿山的小樹林,葉子都掉光了,枝枝椏椏都結滿了冰凌,真正的玉樹瓊枝。這是我在鄂南家鄉第一次見到的霧凇景觀。那是11月初,處在鄂南的深秋季節,那天也是個好晴天,山下陽光燦爛,溫暖如春,山上卻滿樹霧凇了。
太平山原名絲羅山,西與九宮山相連,面積2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大垴尖海拔1385米。
太平山“勝景”還在佑圣宮。南宋,張道清到九宮山建御制九宮山派,章權孫到絲羅山創廣惠派。章權孫進山建造佑圣、萬壽、萬福三個宮和祖爺、巡爺、鄧九、真寶、玄帝五個殿及煉丹亭,傳代弟子均為廣惠派。明成化三年(1467),章權孫被加封為“太平護國天尊”,絲羅山遂改名為太平山。太平山道場是鄂南兩大道場之一,得到宋、元、明三朝多位皇帝的御賜和誥封。較著名的景觀有道士墳、試劍石、洗澡盆等。每逢初一、十五,湖北、江西兩地信眾上山朝香者絡繹不絕。1948年,武昌道教總會頒發布告、印信及組織章程細則,設太平山道教分會,師承武昌長春觀。太平山的神像造型古樸,線條流暢,是珍貴的南宋石雕藝術品。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197師隨軍記者方濟生與當地紳士聊天。紳士說,太平山可養活十萬難民。那時,到幕阜山區躲避戰亂的難民很多。養活的途徑是在太平山上開荒種紅薯和玉米,地挖出來,種子丟下去,不用多少田間管理,百十來天就能獲得豐收。此說,有我大中華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的豪邁。方濟生把這個聊天內容寫進他的戰地通訊里,顯然有壯我民心與士氣的功效。
現在,太平山上有國有林場,是湖北省最南端的省際國有林場。1970年代,山坡軍用機場首次派飛機在太平山一帶飛播造林七萬畝。現林場森林覆蓋率97.57%,林內名貴珍稀動植物繁多。我那天在上山的路上看見一頭小野豬。野豬雖然不稀罕,但我卻是第一次見到活物。
太平山上還新建了高冷茶場,是中國緯度最低的雪頂茶基地。
“人在下方銜月上”比“僧推月下門”的意境美多了,太平山的夜月如何地美,沒能欣賞。當我們從太平山返回的途中,一路有鵝眉月在天,還有啟明星相伴那一絲美月。
古之智者,最愛與月對談。“不知江月待何人”,其實,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界所等待的人,我正是那個月亮所等待的人。因為我來了,世界才如此美好。江月與山月,都有一樣的情懷。
(選自《路自通山》一書)
編輯:但堂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會文通訊員黃行今日, ,今年對九宮山滑雪場游客中心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后,將于12月15日盛大開業迎賓。據...
“咸安雙溪——通山黃沙扶貧旅游公路是銜接大幕山、隱水洞、九宮山、富水湖和王英千島湖等旅游景點的重要交通公路,沿線旅游...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袁燦20日,市委書記丁小強到通山縣調研農村人居環境和“一山兩線”綜合整治等工作,強調要樹牢生態優...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鄧昌爐、通訊員徐世聰報道:3日,記者在九宮山風景區看到,云中湖畔游人如織,一座嶄新的現代化酒...
21日,無人機拍攝的九宮山風景區,云霧繚繞,宛若仙境。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通訊員余日儲報道:17日,通山縣九宮山風景區武漢大學修養所前,數名工人正忙著在橋底的...
我們都會平安康寧以你的名字告訴每一個人攜手同心必定能贏災難面前我們負重前行太陽沖破烏云沒有什么能壓抑光明春天就要到來...
九宮山在南陳宣帝太建元年(公元569年)就開始營建開辟和定名,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名道張道清攜皇帝之詔,上九宮...
九宮山在南陳宣帝太建元年(公元569年)就開始營建開辟和定名,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名道張道清攜皇帝之詔,上九宮...
孔帆升(通山)夏日的九宮山上,午后涼風習習,行人寥寥。湖面細碎的波紋,密密匝匝,湖邊碧綠的山野寧靜無躁,從對面筆架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