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吼西風——中央特科紀事》是著名中共黨史專家、中共隱蔽戰線史學者葉孝慎書寫的一部經有關部門正式審定、講述中央特科歷史的全景紀實作品。書中以具體的歷史事實為點,以中央特科發展脈絡為“線”,采用“點線”結合的方式,還原十五段特定歷史場景,揭開中央特科的塵封歷史傳奇,再現隱蔽戰線的英雄群像。
中國共產黨的創始、立足和發展壯大過程中,除了與反動派在公開戰場較量,在隱蔽戰場也進行著血與火的交鋒,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這條戰線的斗爭一直不為大眾所知。直到近年來《潛伏》《風箏》《偽裝者》等文藝作品的熱播,《隱蔽戰線》《無聲的功勛》《鐵血傳奇》等紀錄片的出現,讓人們漸漸了解了那段危機四伏、斗智斗勇的歷史,從而一窺隱蔽戰場上“紅色特工”的鐵血傳奇。
作為一本記錄歷史的書籍,貴在真實,貴在客觀。該書不僅真實記錄了中央特科成立的歷史背景、所經歷的重大事件、所成就的非凡人物、所建立的輝煌功勛,也客觀講述了曾經的艱難曲折和對于前行方向的探索尋覓。
而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并未認識到隱蔽戰線的工作對贏得中國革命勝利的重要性,在了解敵情和保衛自身方面一直處于被動地位,以至于無數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死于反動派屠刀之下,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27年。
血與淚的教訓讓周恩來等中共領導者認識到了情報保衛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共黨史上第一個專業情報保衛機構——中共特科于1927年11至12月間在上海成立,開啟了中央特科波瀾壯闊的征程。
歷史遠比演繹精彩,也遠比演繹驚心動魄。中央特科存在的時間并不長,而且因為工作性質特殊,史料對于它的記載只有粗疏而缺乏細節的重大事件,而那些隱藏在宏大敘事遮蔽或忽略的人物心境和靈魂交戰是十分缺乏的。
作者通過對親歷者傳記的深讀、對其后人的采訪和解密資料的分析,以類似電影化的文學敘述手法,讓中央特科“歷史”不再是空洞的粗線條敘述,而有了鮮活的氣息和逼真的氣氛。于腥風血雨、艱難竭蹶的環境下,在上海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陳賡與發展的第一個反間諜關系楊登瀛秘密街頭傳遞情報、第一次協同保衛重要峰會——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的召開、中共中央和江蘇省委的機關驚心動魄的轉移等歷史場景和故事,作者細致逼真地還原他們在隱蔽戰線上危機四伏的歷史性時刻,塑造他們身處如履薄冰的險境卻忠誠堅定、大智大勇的人物形象,書寫了他們非凡的鐵血傳奇生涯。
全書鮮活刻畫了隱蔽戰線的英雄群像,他們大智大勇、深入虎穴、舍生取義、忠誠可靠,用忠誠與信仰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無名豐碑,用熱血和生命錘煉出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可以說,書中講述的是紅色故事,展現的是文化自信,描繪的更是時代的精神圖譜。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12月7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常務委員會會議,傳達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
每逢七一,總會想起中學動員我寫入黨申請書的劉萬鵬老師,大學鼓勵我向黨組織靠攏的諸定立和汪光祖教授,我的入黨介紹人鄧喜...
推開黑漆實木大門,走進天井,抬頭是裝著暗紅色格棱窗的二樓……位于南昌路100弄2號(老漁陽里2號)的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
這本書收入五篇黨史論文,一篇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歷史地位》,一篇是《對創建贛南閩西蘇區的思考》,一篇是《以全局視角...
大力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必將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題:走向復興的歷史回響——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新華社記者黃明、梅常偉9...
1月18日,中宣部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啟動儀式。值此建黨百年之際,本報推出“奮斗百...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一周,...
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
穿越一個世紀,從50多人壯大到超過9000萬人有人說,這是世界上最牛創業團隊實現的最成功創業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