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慧瑕(桂林)
每年元宵節,我們家都要吃元宵、觀燈會、猜燈謎。我們家三代人心中,有著對元宵節的獨特體會,有著與眾不同的情結。
父親常說,他小時候,每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那時他還經常自己動手做花燈,做好燈后掛在家門口,那叫一個神氣。不過,那時的花燈全是紙糊的,家家上燈的規矩也不同。再后來,每到元宵節,家家就開始蒸面燈,要蒸十二個月份的面燈,借此占卜來年的風調雨順。
父親說,勺子燈,是小孩最喜歡的。勺子燈的做法是把面捏成勺子的形狀,并捏一個小老鼠趴在勺子沿上,小老鼠的眼睛用花椒粒代替。到了晚上,在勺子里倒上植物油,用一根火柴梗纏上棉花,然后把棉花浸濕了油,然后點燃,是最好玩的。
我兒時元宵節最開心的事,就是吃元宵。那時條件差點的家庭沒有糖,就只能吃沒有餡的實心元宵,最為普遍的還是芝麻糖元宵。那種豬油丁和糖做餡的元宵是最好吃的,俗稱“葷油元宵”,那時候吃“葷油元宵”,是我最期盼的。
我還跟著小伙伴學會了做蘿卜燈。蘿卜燈十分好做,就是把一紅皮蘿卜攔腰切斷,把下半截掏空、加油、按燈芯。上半截也掏空,但要留氣孔當燈罩。等把蘿卜燈挖好了,外邊再用根鐵絲穿上當提手。我挑著蘿卜燈小心翼翼地走東家竄西家,至今還記憶猶新。
有了網絡后,我的元宵節也悄悄發生了改變。出門看燈展,天冷人又多,我覺得還不如跟父母一起,在家中通過網絡觀看燈展,還可以時不時地把燈展實況放到微博中,與網友一起分享不同地方的元宵節風俗。
至于吃的元宵,現在流行自己動手做。我們家吃的元宵,是我與家人親自動手制作的,想吃什么餡兒就吃什么餡兒。我們一家人,一邊聊天一邊做元宵,氣氛融洽,其樂融融。全家人吃過元宵后,都會圍坐在一起觀看元宵節晚會,這幾乎成為了每年元宵節我家雷打不動的規律。
自從有了兒子后,這種規律被慢慢打亂。兒子眼中,元宵節最有趣的,是那元宵面,特好玩,黏黏的,可以捏各種形狀。去年元宵節,我帶兒子去吃快餐,給他買了一個帶音樂的花燈,還送他了一本有關燈謎的書,想讓兒子多了解些傳統文化。
我沒想到的是,六歲的兒子元宵節最向往的,是跟著爺爺學扎花燈。兒子說:“能親自做一個花燈,是最讓人羨慕的事。”父親拗不過小孫子,爺倆花了一下午,做成了一個漂亮的紙燈籠,那興奮勁兒,人見人愛。到了晚上,兒子又纏著我和他媽媽,一起挑著他的花燈,像我當年那樣,蹦蹦跳跳地走東家竄西家。
我覺得,元宵節的價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歡節,人人參與,樂在其中。不管過元宵節的方式如何改變,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元宵“結”。這種“結”會深深扎根于每個人的心中,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
編輯:但堂丹
元宵逢早春,正是好時光。正月十四,華燈初上的時刻,讓我們在《元宵奇妙游》中浪漫相遇,一起探索未知驚喜吧。
國際在線消息:由河南廣播電視臺制作,優酷聯合出品的2022“元宵奇妙游”,將于2022年2月14日18:30首播。
遼寧省博物館也開放免費夜場,屆時參觀者不僅可以看展覽、賞文物,還有機會參與各項文化活動……把厚重的藏館大門打開,就很...
同時,無糖低糖湯圓以及特色湯圓如福字湯圓、網紅口味湯圓、廣式流沙餡湯圓也十分受消費者喜歡,銷售增長比較明顯。
各地歡樂迎元宵大街小巷的燈籠紅紅火火,剛出鍋的湯圓冒著熱氣,虎年元宵節的氛圍日漸濃厚。
元宵節,是中國民族的重要節日之一,正所謂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是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另一個高潮。據說,中國...
?市縣兩級文藝團體同臺演出通城非物質文化遺產“賽鑼賽亮”表演小朋友看得目不轉睛“在這里不僅觀看了賽鑼賽亮、采蓮船、舞...
長江燈光秀元宵節特輯效果圖。此次長江燈光秀元宵節特輯重點呈現“非遺傳承”“元宵民俗”等內容,動態演繹形態豐富的主題元...
值得一提的是,為防控疫情,避免人群聚集,我市還將豐富多彩的元宵活動創新性地搬上網絡,既能滿足市民的文化精神生活需要,也讓就...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夏正鋒攝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報道:19日,第七屆香城大舞臺“春潤香城·啟航2019”咸寧市元宵...